【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琴铁排弦列
本技术属于钢琴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钢琴铁排弦列。
技术介绍
现有钢琴存在低音不够清晰浑厚,中高音发音不够饱满的缺陷,特别是立式钢琴的弦列排列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其振动性能不完全符合力学性能,最终影响钢琴的音质和音阶的均匀过渡,得不到纯正的音质效果,钢琴音质品质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琴铁排弦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琴铁排弦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包括铁排、弦轴、中高音弦枕和低音弦枕钮、弦、码桥、码桥别弦钉和挂弦钉,所述弦为裸弦或缠弦,其中外部带有缠丝的琴弦为缠弦,外部无缠丝的琴弦为裸弦,所述铁排上固定安装有数根弦轴和数根挂弦钉,所述码桥上别有码桥别弦钉,所述弦缠绕在铁排上的弦轴上,并通过中高音弦枕或低音弦枕钮拉伸别到码桥上的码桥别弦钉,然后挂在铁排上的挂弦钉上,对应于钢琴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区和高音区分别设置有28个琴弦组、24个琴弦组、18个琴弦组和18个琴弦组,低音区的28个琴弦组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包括铁排(1)、弦轴(2)、中高音弦枕和低音弦枕钮(3)、弦(4)、码桥(5)、码桥别弦钉(6)和挂弦钉(7),其特征在于:所述弦(4)为裸弦或缠弦,其中外部带有缠丝的琴弦为缠弦,外部无缠丝的琴弦为裸弦,所述铁排(1)上固定安装有数根弦轴(2)和数根挂弦钉(7),所述码桥(5)上别有码桥别弦钉(6),所述弦(4)缠绕在铁排(1)上的弦轴(2)上,并通过中高音弦枕或低音弦枕钮(3)拉伸别到码桥(5)上的码桥别弦钉(6),然后挂在铁排(1)上的挂弦钉(7)上,对应于钢琴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区和高音区分别设置有28个琴弦组、24个琴弦组、18个琴弦组和18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包括铁排(1)、弦轴(2)、中高音弦枕和低音弦枕钮(3)、弦(4)、码桥(5)、码桥别弦钉(6)和挂弦钉(7),其特征在于:所述弦(4)为裸弦或缠弦,其中外部带有缠丝的琴弦为缠弦,外部无缠丝的琴弦为裸弦,所述铁排(1)上固定安装有数根弦轴(2)和数根挂弦钉(7),所述码桥(5)上别有码桥别弦钉(6),所述弦(4)缠绕在铁排(1)上的弦轴(2)上,并通过中高音弦枕或低音弦枕钮(3)拉伸别到码桥(5)上的码桥别弦钉(6),然后挂在铁排(1)上的挂弦钉(7)上,对应于钢琴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区和高音区分别设置有28个琴弦组、24个琴弦组、18个琴弦组和18个琴弦组,低音区的28个琴弦组包括8个单琴弦构成的琴弦组和20个双琴弦组构成的琴弦组,24个中音区琴弦组、18个次高音琴弦组和18个高音区琴弦组皆为三琴弦构成的琴弦组,低音区的8个单琴弦钢丝外缠有内外双层缠丝,其他20个双琴弦钢丝外面只缠有单层外缠丝,琴弦由钢丝和缠丝构成缠弦,钢丝外部无缠丝为裸弦,24个中音区琴弦组、18个次高音区琴弦组和18个高音区琴弦组皆为裸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铁排弦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至第28琴弦组之间琴弦击弦点排列间距是14.0~15.0mm,第1至第28琴弦组之间各琴弦的有效弦长是按照第1琴弦1290~1315mm开始递减9~13mm至第28琴弦980~10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琴铁排弦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音区第29至第52琴弦组击弦点之间琴弦排列间距是14~15.5mm,第29至第52琴弦组之间琴弦的有效弦长是按照第29至第52顺序从第29琴弦1050~1080mm开始递减45~15mm至第52琴弦340~360mm。
技术研发人员:张绪斌,胡晓红,王风海,戴美宝,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金斯波格钢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