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19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属于钢琴配件技术领域,包括铁排、弦轴、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裸弦或缠弦、码桥、码桥别弦钉、挂弦钉、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裸弦或缠弦绕在铁排上的弦轴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通过码桥设置于码桥别弦钉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挂设于挂弦钉上;所述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分别设置有22个琴弦组、24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发音持久,过渡均匀性,解决了现有钢琴低音不够浑厚,中低音过渡不均匀的缺陷,易于推广,结构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琴铁排弦列
本技术属于钢琴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钢琴铁排弦列。
技术介绍
现有钢琴存在低音不够清晰浑厚,中低音过渡不均匀的缺陷,特别是中型三角钢琴的弦列排列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其振动性能不符合力学性能,最终影响钢琴的音质和音阶的均匀过渡,得不到纯正优美的音质效果,因此,需要一种钢琴铁排弦列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琴铁排弦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包括铁排、弦轴、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裸弦或缠弦、码桥、码桥别弦钉、挂弦钉、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裸弦或缠弦绕在铁排上的弦轴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通过码桥设置于码桥别弦钉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挂设于挂弦钉上;所述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分别设置有22个琴弦组、24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低音区的22个琴弦组包括8个单琴弦构成的琴弦组和14个双琴弦组构成的琴弦组、24个中音区琴弦组、21个次高音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包括铁排(1)、弦轴(2)、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3)、裸弦或缠弦(4)、码桥(5)、码桥别弦钉(6)、挂弦钉(7)、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其特征在于,裸弦或缠弦(4)绕在铁排(1)上的弦轴(2)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3)通过码桥(5)设置于码桥别弦钉(6)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3)挂设于挂弦钉(7)上;/n所述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分别设置有22个琴弦组、24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低音区的22个琴弦组包括8个单琴弦构成的琴弦组和14个双琴弦组构成的琴弦组、24个中音区琴弦组、21个次高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包括铁排(1)、弦轴(2)、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3)、裸弦或缠弦(4)、码桥(5)、码桥别弦钉(6)、挂弦钉(7)、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其特征在于,裸弦或缠弦(4)绕在铁排(1)上的弦轴(2)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3)通过码桥(5)设置于码桥别弦钉(6)上,高音和次高音弦枕或中音和低音压弦钮(3)挂设于挂弦钉(7)上;
所述低音区、中音区、次高音和高音区分别设置有22个琴弦组、24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21个琴弦组,低音区的22个琴弦组包括8个单琴弦构成的琴弦组和14个双琴弦组构成的琴弦组、24个中音区琴弦组、21个次高音区琴弦组、21个高音区琴弦组皆为三琴弦构成的琴弦组,低音区的8个单琴弦组和14个双琴弦组钢丝外侧缠有单层缠丝,缠弦由钢丝和缠丝构成,外裸弦由钢丝制成,24个中音区琴弦组、21个次高音区琴弦组和21个高音区琴弦组皆为裸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其特征在于:第1至第22琴弦组之间琴弦击弦点排列间距是13.5-14.8mm,第1至第22琴弦组之间各琴弦的有效弦长是按照顺序从第1琴弦1670-1680mm递减15-30mm至第22琴弦1200-12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琴铁排弦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音区第23至第46琴弦组之间琴弦击弦点排列间距是14-15.4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红张绪斌王风海戴美宝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金斯波格钢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