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属于LED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容置腔;内装板,所述内装板设置在容置腔内;以及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控制板包括:部件单元,所述部件单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部件单元采用PCBA和/或PCB的形式;其中,多个所述部件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装板上,且相邻的部件单元之间采用对插的方式连接。达到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连接便捷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LED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
技术介绍
LED电子显示屏采用LED颗粒发光显示;主要由壳体、显示屏主体以及多个部件单元构成。现有的LED电子显示屏装置产品内部以线束链接来完成各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内部除各部件空间,还需要预留走线空间,成本上涉及到扎线结构件设计成本,高额的制作线材的设备,物料和人力成本,以及装配线材,扎线的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的布线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的布线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达到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连接便捷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所述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容置腔;内装板,所述内装板设置在容置腔内;以及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控制板包括:部件单元,所述部件单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部件单元采用PCBA和/或PCB的形式;其中,多个所述部件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装板上,且相邻的部件单元之间采用对插的方式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部件单元包括:走线PCB单元、LED显示驱动单元、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作为优选,所述LED显示驱动单元、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走线PCB单元的多个方向;且所述LED显示驱动单元、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分别和所述走线PCB单元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走线PCB单元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走线PCB单元的第一侧面和所述内装板之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LED显示驱动单元和所述走线PCB单元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和所述走线PCB单元的第二侧面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电源单元分别设置在走线PCB单元上相对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相对于信号电源输入单元设置有开口,并通过开口使得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外露。作为优选,所述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电源输入单元;第二信号电源输入单元;以及第三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其中,第一信号电源输入单元、第二信号电源输入单元以及第三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并排一直线设置在走线PCB单元上。作为优选,所述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还包括:显示屏主体,所述显示屏主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容置腔内由前向后依次容置显示屏主体、压板、内装板以及控制板;所述压板和所述壳体或内装板连接,并通过压板贴合限制显示屏主体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内装板为框架形式,并通过所述内装板包覆所述控制板。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相对于控制板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和所述壳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并通过后盖使得所述控制板外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壳体,在壳体内连接一个内装板,利用内装板来固定控制板,使得控制板上的各个部件单元的位置固定,并采用对插的方式实现信息交互,避免了线束连接繁琐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的布线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达到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连接便捷的技术效果。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块走线PCB单元来实现和其他部件单元的连接,且优化其他部件单元相对于走线PCB单元的位置,使得部件单元在控制腔内均匀分布,便于均匀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的轴侧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的侧视向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的后视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在去后盖状态下的后视向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壳体;11、支架;2、显示屏主体;3、压板;4、内装板;5、控制板;51、LED显示驱动单元;52、走线PCB单元;53、主控单元;54、电源单元;55、第一信号电源输入单元;56、第二信号电源输入单元;57、第三信号电源输入单元;6、后盖;61、第一缺槽;62、第二缺槽。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内部取消线束链接,减少制作线材成本,装配成本,适合不同的环境条件安装和维护灵活方便的LED电子显示屏装置;具体为通过设置壳体1,在壳体1内连接一个内装板4,利用内装板4来固定控制板5,使得控制板5上的各个部件单元的位置固定,并采用对插的方式实现信息交互,避免了线束连接繁琐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的布线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达到显示屏内各部件之间连接便捷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包括:壳体1、显示屏主体2、压板3、内装板4以及控制板5;其中,容置腔内由前向后依次容置显示屏主体2、压板3、内装板4以及控制板5;控制板5包括多个部件单元,多个部件单元分别固定连接在内装板4上,且相邻的部件单元之间采用对插的方式连接,避免采用线束连接,使得显示屏安装便捷,减少线材成本,维护灵活。壳体1,壳体1具有一个容置腔;且壳体1的相对于控制板5设置有后盖6,后盖6和壳体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如采用卡合或螺钉连接;并通过后盖6使得控制板5外露;且后盖6上设置有第一缺槽61和第二缺槽62,第一缺槽61和第二缺槽62对应信号电源输入单元,使得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外露。另一方面,壳体1外连接设置有支架11,通过支架11便于壳体1固定连接在某处。内装板4,内装板4设置在容置腔内,和壳体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内装板4为框架形式,并通过内装板4包覆控制板5;内装板4上设置有多个支柱,便于限制控制板5的位置,使得控制板5固定稳定。控制板5,控制板5设置在容置腔内;控制板5包括:部件单元,部件单元设置有若干个,部件单元采用PCBA和/或PCB的形式;部件单元包括:走线PCB单元52、LED显示驱动单元51、主控单元53、电源单元54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LED显示驱动单元51、主控单元53、电源单元54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分别位于走线PCB单元52的多个方向;且LED显示驱动单元51、主控单元53、电源单元54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分别和走线PCB单元52连接。走线PCB单元52,具有印刷好的线路,用来取代传统的线束,达到信号在PCB上完成传输的作用。走线PCB单元52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走线PCB单元52的第一侧面和内装板4之间固定连接;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容置腔;/n内装板,所述内装板设置在容置腔内;以及/n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控制板包括:/n部件单元,所述部件单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部件单元采用PCBA和/或PCB的形式;/n其中,多个所述部件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装板上,且相邻的部件单元之间采用对插的方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容置腔;
内装板,所述内装板设置在容置腔内;以及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控制板包括:
部件单元,所述部件单元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部件单元采用PCBA和/或PCB的形式;
其中,多个所述部件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装板上,且相邻的部件单元之间采用对插的方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单元包括:走线PCB单元、LED显示驱动单元、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驱动单元、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走线PCB单元的多个方向;且所述LED显示驱动单元、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分别和所述走线PCB单元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PCB单元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走线PCB单元的第一侧面和所述内装板之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LED显示驱动单元和所述走线PCB单元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信号电源输入单元和所述走线PCB单元的第二侧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束化LED电子显示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序,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来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