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14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包括闸机主体(5)、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以及云控制板,所述云控制板安装在闸机主体(5)内部,所述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分别与云控制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识别人员帽子上的标签,防止未带帽子人员进入工地,同时能够方便摄像,防止别人代打考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行业的人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属于智能化

技术介绍
当前,建筑施工行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逐步发展。随着BIM、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应用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及大数据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施工工地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实现技术水平先进化以及功能应用实用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竞争取代了以前的市场经济竞争,提高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成为现代建筑施工单位发展的关键,对建筑企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核心在于对施工现场的人员的管理,现有的施工现场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也相对比较落后,制约了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主要表现为:日常考勤不规范,缺乏真实有效的考勤证据,人员进场不按要求配套安全帽,增加了安全隐患。随着市场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的考勤也越来越多样化,如闸机和智能芯片卡相结合的考勤、指纹考勤等。但不管是闸机和智能芯片卡的考勤还是指纹考勤的形式,都存在很多弊端,考勤的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比如闸机和智能芯片卡的考勤不够严格,不考勤和代考勤的情况严重,很多人对考勤不够重视。指纹考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勤的严谨性,但由于指纹膜的出现,又引发了大量的虚假考勤。为后期的劳务纠纷问题埋下隐患,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考勤数据;安全防护从头做起,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具有防冲击、防穿刺等防护作用,是工地进行人员安全管理的核心。为对人员进场佩戴安全帽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工人考勤进场时,就对工人进行安全帽佩戴检测成了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该装置能够识别人员帽子上的标签,防止未带帽子人员进入工地,同时能够方便摄像,防止别人代打考勤。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包括闸机主体、闪烁灯、显示屏、RFID识别设备、人脸识别摄像机以及云控制板,所述云控制板安装在闸机主体内部,所述闪烁灯、显示屏、RFID识别设备、人脸识别摄像机分别与云控制板连接,其中: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有两台,分别为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分别安装在闸机主体的两端。所述显示屏有两块,分别为显示屏一和显示屏二,所述显示屏一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一上,且所述显示屏一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一连接,所述显示屏二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二上,且所述显示屏二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二连接。所述RFID识别设备通过支撑杆安装在闸机主体上,所述闪烁灯安装在闸机主体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L型。优选的:RFID识别设备位于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之间。优选的:所述闪烁灯安装在支撑杆底部。优选的:所述云控制板包括232数据通讯模块、485数据通讯模块、wg读卡模块、HTTP通讯模块。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人脸识别摄像机有两台,分别为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分别安装在闸机主体的两端,因此本技术能够对进出闸机主体的人员进行摄像,方便摄像。2、所述显示屏有两块,分别为显示屏一和显示屏二,所述显示屏一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一上,且所述显示屏一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一连接,人脸识别摄像机一的摄像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一上,同时,方便人员观看,所述显示屏二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二上,且所述显示屏二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二连接,人脸识别摄像机二的摄像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二上,同时,方便人员观看。3、所述RFID识别设备通过支撑杆安装在闸机主体上,由于设置有支撑杆,使得RFID识别设备的安装位置较高,能够识别人员帽子上的标签。4、由于支撑杆为L型,因此能够使得RFID识别设备的识别区域较大,使得人员经过RFID识别设备下面时,能够识别出人员帽子上的标签。5、云控制板包括232数据通讯模块、485数据通讯模块、wg读卡模块、HTTP通讯模块,通过这些模块,使得云控制板能够很好的与闪烁灯、显示屏、RFID识别设备、人脸识别摄像机进行通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闸机主体5、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以及云控制板,所述云控制板安装在闸机主体5内部,所述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分别与云控制板连接,其中: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1有两台,分别为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分别安装在闸机主体5的两端。所述显示屏3有两块,分别为显示屏一和显示屏二,所述显示屏一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一上,且所述显示屏一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一连接,所述显示屏二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二上,且所述显示屏二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二连接。所述云控制板包括232数据通讯模块、485数据通讯模块、wg读卡模块、HTTP通讯模块。所述RFID识别设备2通过支撑杆安装在闸机主体5上,所述闪烁灯4安装在闸机主体5上,所述闪烁灯4安装在支撑杆底部。RFID识别设备2位于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之间。所述支撑杆为L型,因此使得RFID识别设备2的识别区域大。闸机主体5可以为双向闸机(既能进又能出的闸机)或者单向闸机(只有一个方向能开的闸机),对于双向闸机,其双向闸机主体就一个,人脸识别摄像机一、人脸识别摄像机二、RFID识别设备2均安装在双向闸机主体上。对于单向闸机,其单向闸机主体有两个,分为进闸机主体和出闸机主体,此时,RFID识别设备2需要两个,其中,一个RFID识别设备2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安装在进闸机主体上,另一个RFID识别设备2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安装在出闸机主体上,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实现的。技术通过云控制板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给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内录有该工地工人及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以及性别、生物人脸信息、所对应的智能安全帽RFID标签信息等;云服务平台内部嵌有人脸识别模块和RFID识别模块,此两种识别模块可采用现有最新的识别模块,可以提高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在使用者进入工地现场的时候,人脸识别摄像机1对其人脸进行摄像并保存,等以后考勤的时候进行翻阅,防止代打,或者,通过云控制板将采集的人脸信息上传给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自动进行人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机主体(5)、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以及云控制板,所述云控制板安装在闸机主体(5)内部,所述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分别与云控制板连接,其中:/n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1)有两台,分别为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分别安装在闸机主体(5)的两端;/n所述显示屏(3)有两块,分别为显示屏一和显示屏二,所述显示屏一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一上,且所述显示屏一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一连接,所述显示屏二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二上,且所述显示屏二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二连接;/n所述RFID识别设备(2)通过支撑杆安装在闸机主体(5)上,所述闪烁灯(4)安装在闸机主体(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机主体(5)、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以及云控制板,所述云控制板安装在闸机主体(5)内部,所述闪烁灯(4)、显示屏(3)、RFID识别设备(2)、人脸识别摄像机(1)分别与云控制板连接,其中:
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1)有两台,分别为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一和人脸识别摄像机二分别安装在闸机主体(5)的两端;
所述显示屏(3)有两块,分别为显示屏一和显示屏二,所述显示屏一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一上,且所述显示屏一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一连接,所述显示屏二安装在人脸识别摄像机二上,且所述显示屏二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二连接;
所述RF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啸虎凡荣赵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祥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