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管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25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以及电源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以及云控制板单元均与闸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均与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连接,并为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供电,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与云服务平台通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RFID识别技术、云服务平台技术,实现了对工人考勤的自动化、对工人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实现了一人一帽、人帽合一的实名制考勤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管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设备,属于智能化

技术介绍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建筑工程信息化、专业化、全面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向发展,这也是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建筑施工行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逐步发展。随着BIM、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应用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及大数据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施工工地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实现技术水平先进化以及功能应用实用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竞争取代了以前的市场经济竞争,提高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成为现代建筑施工单位发展的关键,对建筑企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核心在于对施工现场的人员的管理,现有的施工现场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也相对比较落后,制约了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主要表现为:日常考勤不规范,缺乏真实有效的考勤证据。随着市场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的考勤也越来越多样化,如闸机和智能芯片卡相结合的考勤、指纹考勤等。但不管是闸机和智能芯片卡的考勤还是指纹考勤的形式,都存在很多弊端,考勤的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比如闸机和智能芯片卡的考勤不够严格,不考勤和代考勤的情况严重,很多人对考勤不够重视。指纹考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勤的严谨性,但由于指纹膜的出现,又引发了大量的虚假考勤。为后期的劳务纠纷问题埋下隐患,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考勤数据。<br>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设备,实现对人员考勤的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管理。实现了自动考勤、“人帽合一”的功能。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以及电源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以及云控制板单元均与闸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均与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连接,并为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供电,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与云服务平台通讯连接,其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现场人脸信息,并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将获取的现场人脸信息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RFID识别单元采用RFID天线读取集成在智能安全帽终端中的标签,得到现场标签信息,并将读取的现场标签信息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存储有人员信息,所述人员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该人脸信息所对应的智能安全帽RFID标签信息,分别记为平台存储人脸信息和平台存储标签信息。将现场人脸信息与平台存储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若现场人脸信息与平台存储人脸信息误差在设定的人脸比对阈值内,则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反之,人脸信息比对不成功。将现场标签信息与平台存储标签信息进行比对,若现场标签信息与平台存储标签信息一致,则标签信息比对成功,反之,标签信息比对不成功。如果人脸信息比对成功且标签信息比对成功,则比对结果正确,所述云服务平台确认开门命令,并下发给云控制板单元,所述云控制板单元通过所述闸机控制单元控制闸机开门,并自动记录考勤时间。如果人脸信息比对不成功或者标签信息比对不成功,则比对结果不正确,所述云服务平台不下发开门命令,不开门。优选的:所述RFID识别单元包括RFID天线辐射模块、标签读写器模块。优选的:所述云控制板单元包括232数据模块、485数据模块、云控制板模块、wg读卡模块、HTTP通讯模块。所述232数据模块、485数据模块、wg读卡模块、HTTP通讯模块均与云控制板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闸机控制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械控制模块和道闸电控系统。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平台包括AI人脸识别模块和RFID标签比对模块,所述AI人脸识别模块用于现场人脸信息与平台存储人脸信息的比对。所述RFID标签比对模块用于现场标签信息与平台存储标签信息的比对。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还包括信息提醒模块,用于提醒人脸识别比对结果。若云服务平台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则将比对成功信息通过云控制板单元下发给信息提醒模块,信息提醒模块闪烁绿灯。比对不成功,则不闪烁。优选的:所述人员信息还包括姓名、年龄以及性别、工种、职务信息。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RFID识别技术、和云服务技术,实现对人员考勤的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管理、实现了自动考勤、“人帽合一”等功能。本专利技术具备独创性和实用性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人脸识别模块(人脸识别设备)、RFID识别单元(RFID识别设备)、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闸机控制板)以及电源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以及云控制板单元均与闸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均与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连接,并为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供电,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与云服务平台通讯连接,其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现场人脸信息,并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将获取的现场人脸信息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RFID识别单元采用RFID天线读取集成在智能安全帽终端中的标签,得到现场标签信息,并将读取的现场标签信息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RFID识别单元包括RFID天线辐射模块、标签读写器模块。它将现场的智能安全帽RFID标签信息,通过所述读写器模块读取的数据传输给所述云控制板单元,由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并记录数据为现场标签信息。所述云控制板单元包括232数据模块、485数据模块、云控制板模块、wg读卡模块、HTTP通讯模块。所述232数据模块、485数据模块、wg读卡模块、HTTP通讯模块均与云控制板模块连接。通过云控制板模块与云服务平台通讯连接;云控制板模块采用HTTP通讯模块实现与云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闸机控制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械控制模块和道闸电控系统。所述云服务平台存储有人员信息,所述人员信息还包括姓名、年龄以及性别、工种、职务信息、人脸信息和该人脸信息所对应的智能安全帽RFID标签信息,分别记为平台存储人脸信息和平台存储标签信息。在使用者进入工地现场的时候,自动进行人脸信息的比对认证;所述RFID模块自动读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以及电源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以及云控制板单元均与闸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均与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连接,并为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供电,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与云服务平台通讯连接,其中:/n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现场人脸信息,并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将获取的现场人脸信息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n所述RFID识别单元采用RFID天线读取集成在智能安全帽终端中的标签,得到现场标签信息,并将读取的现场标签信息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n所述云服务平台存储有人员信息,所述人员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该人脸信息所对应的智能安全帽RFID标签信息,分别记为平台存储人脸信息和平台存储标签信息;将现场人脸信息与平台存储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若现场人脸信息与平台存储人脸信息误差在设定的人脸比对阈值内,则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反之,人脸信息比对不成功;将现场标签信息与平台存储标签信息进行比对,若现场标签信息与平台存储标签信息一致,则标签信息比对成功,反之,标签信息比对不成功;如果人脸信息比对成功且标签信息比对成功,则比对结果正确,所述云服务平台确认开门命令,并下发给云控制板单元,所述云控制板单元通过所述闸机控制单元控制闸机开门,并自动记录考勤时间;如果人脸信息比对不成功或者标签信息比对不成功,则比对结果不正确,所述云服务平台不下发开门命令,不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以及电源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以及云控制板单元均与闸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均与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连接,并为人脸识别模块、RFID识别单元、云控制板单元、云服务平台、闸机控制单元供电,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与云服务平台通讯连接,其中: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现场人脸信息,并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将获取的现场人脸信息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
所述RFID识别单元采用RFID天线读取集成在智能安全帽终端中的标签,得到现场标签信息,并将读取的现场标签信息通过所述云控制板单元上传到所述云服务平台;
所述云服务平台存储有人员信息,所述人员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该人脸信息所对应的智能安全帽RFID标签信息,分别记为平台存储人脸信息和平台存储标签信息;将现场人脸信息与平台存储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若现场人脸信息与平台存储人脸信息误差在设定的人脸比对阈值内,则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反之,人脸信息比对不成功;将现场标签信息与平台存储标签信息进行比对,若现场标签信息与平台存储标签信息一致,则标签信息比对成功,反之,标签信息比对不成功;如果人脸信息比对成功且标签信息比对成功,则比对结果正确,所述云服务平台确认开门命令,并下发给云控制板单元,所述云控制板单元通过所述闸机控制单元控制闸机开门,并自动记录考勤时间;如果人脸信息比对不成功或者标签信息比对不成功,则比对结果不正确,所述云服务平台不下发开门命令,不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人员进出场智能考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啸虎凡荣赵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祥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