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板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触控板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的触控板具有触控感应和振动反馈功能,传统触控板的触控感应结构多采用应变片技术,而振动反馈结构多采用线性马达技术,传统触控板的触控感应结构和振动反馈结构均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现有的有将压电材料运用于触控板的振动反馈结构中,以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而本申请旨在设计一种利用压电材料实现触控感应和振动反馈功能的触控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板结构以及电子设备,旨在设计一种利用压电材料实现触控感应和振动反馈功能的触控板结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板结构,包括支撑件、触控板、压电触控感应器和压电振动反馈器;所述触控板沿预设方向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触控板的板面平行;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的底面连接,对所述触控板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压电触控感应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之间,用以在所述触控板被按压时与所述触控板接触,以感应按压力度大小;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触控板、压电触控感应器和压电振动反馈器;所述触控板沿预设方向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触控板的板面平行;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的底面连接,对所述触控板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压电触控感应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之间,用以在所述触控板被按压时与所述触控板接触,以感应按压力度大小;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之间,用以通过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带动所述触控板沿所述预设方向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触控板、压电触控感应器和压电振动反馈器;所述触控板沿预设方向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触控板的板面平行;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的底面连接,对所述触控板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压电触控感应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之间,用以在所述触控板被按压时与所述触控板接触,以感应按压力度大小;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触控板之间,用以通过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带动所述触控板沿所述预设方向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触控板的同一板面,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通过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触控板;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为能沿所述预设方向振动,用以通过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带动所述支架和所述触控板沿所述预设方向振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包括压电伸缩振动件和两个弹性件,所述压电伸缩振动件的伸缩振动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所述两个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压电伸缩振动件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两侧,每一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在所述伸缩振动方向上分别与所述压电伸缩振动件的两端连接,且每一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之间的中间区域与所述压电伸缩振动件相互间隔,用以通过所述压电伸缩振动件两端的伸缩,带动所述弹性件沿所述预设方向形变振动;
所述两个弹性件中一个为第一弹性件,另一个为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压电伸缩振动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压电伸缩振动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支架,用以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带动所述支架和所述触控板沿所述预设方向振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处,所述底座的底面背向所述触控板,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凸设有底座连接部,所述支架的底面背向所述触控板,所述支架的底面上凸设有支架连接部,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支架连接部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所述压电振动反馈器设置于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支架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底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宜青,
申请(专利权)人: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