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06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涉及轮速模拟领域,针对轮速模拟不易达到真实情况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一,所述传感器支架一的壳体内圈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一,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中部壳体和固定连接有两个传感器支架二,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二的壳体内圈均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二,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壳体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上方设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圈安装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方便通过气动马达来带动磁环,配合真实的轮速传感器实现轮速信号模拟,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镜消毒
,尤其涉及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EMC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EMC),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电磁兼容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广义还包括生物体)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学科。它包括电磁干扰和电磁敏感度两部分,电磁干扰测试是测量被测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并向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大小来反应对周围电子设备干扰的强弱。电磁敏感度测试是测量被测设备对电磁骚扰的抗干扰的能力强弱。对于某些车辆的电控系统,如ESP和IBS在做EMC(电磁兼容)实验时需要模拟轮速,但是在EMC实验室中,无法通过电气元件来模拟轮速信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解决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一,所述传感器支架一的壳体内圈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一,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中部壳体和固定连接有两个传感器支架二,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二的壳体内圈均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二,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壳体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上方设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圈安装法兰,且气动马达的外圈固定套接在支撑板的中部壳体内圈里,所述齿圈安装法兰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感应齿圈。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传感器支架一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一,所述螺纹孔一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栓一。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传感器支架二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二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栓二。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三,所述螺纹孔三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栓三。优选的,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一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一,所述轮速传感器一的外圈固定套接在通孔一的内圈里。优选的,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二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二,所述轮速传感器二的外圈固定套接在通孔二的内圈里。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支撑板、传感器支架一、轮速传感器一、传感器支架二、轮速传感器二、底板、气动马达、齿圈安装法兰、感应齿圈等结构,气动马达带动齿圈安装法兰进行转动,齿圈安装法兰带动感应齿圈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两个轮速传感器一和两个轮速传感器二进行信号模拟,从而达到完全模拟整车真实状态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方便通过气动马达来带动磁环,配合真实的轮速传感器实现轮速信号模拟,适合进行市场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传感器支架一、3轮速传感器一、4传感器支架二、5轮速传感器二、6底板、7气动马达、8齿圈安装法兰、9感应齿圈、10螺栓一、11螺栓二、12螺栓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右侧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一2,传感器支架一2的壳体内圈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一3,支撑板1的右侧中部壳体和固定连接有两个传感器支架二4,两个传感器支架二4的壳体内圈均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二5,支撑板1的底部壳体固定连接有底板6,底板6的顶部上方设有气动马达7,气动马达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圈安装法兰8,且气动马达7的外圈固定套接在支撑板1的中部壳体内圈里,齿圈安装法兰8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感应齿圈9。支撑板1与传感器支架一2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一,螺纹孔一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栓一10,支撑板1与传感器支架二4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二,螺纹孔二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栓二11,支撑板1和底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三,螺纹孔三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栓三12,两个传感器支架一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一,轮速传感器一3的外圈固定套接在通孔一的内圈里,两个传感器支架二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二,轮速传感器二5的外圈固定套接在通孔二的内圈里。本实施例中,首先,因为气动马达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圈安装法兰8,所以气动马达7的转动可以带动齿圈安装法兰8进行转动,而齿圈安装法兰8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感应齿圈9,所以齿圈安装法兰8的转动能够带动感应齿圈9进行转动,由于支撑板1的右侧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一2,两个传感器支架一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一,轮速传感器一3的外圈固定套接在通孔一的内圈里,且支撑板1的右侧中部壳体和固定连接有两个传感器支架二4,两个传感器支架二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二,轮速传感器二5的外圈固定套接在通孔二的内圈里,因此能够通过两个轮速传感器一3和两个轮速传感器二5进行信号模拟,由此实现了完全模拟整车真实状态的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右侧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一(2),所述传感器支架一(2)的壳体内圈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一(3),所述支撑板(1)的右侧中部壳体和固定连接有两个传感器支架二(4),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二(4)的壳体内圈均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二(5),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壳体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顶部上方设有气动马达(7),所述气动马达(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圈安装法兰(8),且气动马达(7)的外圈固定套接在支撑板(1)的中部壳体内圈里,所述齿圈安装法兰(8)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感应齿圈(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右侧顶部壳体和底部壳体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支架一(2),所述传感器支架一(2)的壳体内圈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一(3),所述支撑板(1)的右侧中部壳体和固定连接有两个传感器支架二(4),两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二(4)的壳体内圈均固定套接有轮速传感器二(5),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壳体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顶部上方设有气动马达(7),所述气动马达(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圈安装法兰(8),且气动马达(7)的外圈固定套接在支撑板(1)的中部壳体内圈里,所述齿圈安装法兰(8)的外圈固定套接有感应齿圈(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EMC实验的轮速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与传感器支架一(2)相互靠近的一侧壳体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一,所述螺纹孔一的内圈转动套接有螺栓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雄辉黄志勇王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