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0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的绘制工具,包括主杆;滑轨,其对称地安装在所述主杆的两侧;磁力下杆,其平行于所述主杆;所述磁力下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滑轨的下端;网格线,其分布于所述主杆与所述滑轨和所述磁力下杆围成的矩形框内;所述网格线的材质为尼龙线;其中,所述绘制工具还包括滚动压杆,所述滚动压杆的半径大于所述网格线与所述滑轨间竖直方向中心面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转轴,配合滑轨、套筒等,控制滚动压杆和网格线进行上升或下降,不仅提高了绘制的精度也降低了绘制工作的难度,提高了绘制的效率;磁力下杆和磁力配重的设置,使得网格线平整,提高绘制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结构检测工作中,为确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需要使用回弹仪对构件强度进行检测。在混凝土构件回弹试验作业中,需要在混凝土构件上绘制回弹测区,行业内目前这一步骤通常通过徒手绘制来完成,人工采用钢尺和油笔先在构件表面指定位置画出网格外轮廓线,然后对网格进行细部划分,绘出满足规范要求的网格。徒手绘制测区边框的方式通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需要测量的构件数量较多的时候,工作量非常大。更为重要的是徒手绘制的测区大小往往不能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绘制效率低且绘制效果不佳,导致测区分布不能具备较好的均匀性与代表性,最后使得构件强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影响。现有技术CN110686365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检测回弹法测区印章装置,包括正方形底板和正方形中空框架,所述的中空框架内部固定4*4的印章网格,其中中空框架内部印章网格边长为240mm且每个网格尺寸为60*60mm,所述的中空框架四个边角位置处均开有安装通孔且中空框架框边厚度为5mm,所述的底板前面设有与中控框架内部印章网格一一对应的4*4的安装槽,所述的每个安装槽内部均安装有一个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形磨片。但该结构的使用周期短,不能及时为印章补充墨水。综上,现需要设计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绘制的方式效率低、绘制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现有回弹测区采用人工绘制的方式效率低、绘制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便捷、配合混凝土回弹仪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的绘制工具,包括:主杆;滑轨,其对称地安装在所述主杆的两侧;磁力下杆,其平行于所述主杆;所述磁力下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滑轨的下端;网格线,其分布于所述主杆与所述滑轨和所述磁力下杆围成的矩形框内;所述网格线的材质为尼龙线;其中,所述绘制工具还包括滚动压杆,所述滚动压杆的半径大于所述网格线与所述滑轨间竖直方向中心面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杆为空心杆,其内置有墨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二滚轴;所述墨盒内设有第一滚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滚轴上,所述网格线的下端固定有磁力配重,所述磁力下杆设有与所述磁力配重配合使用的凹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杆在所述网格线卷入所述墨盒的一侧设有开口,当所述网格线全部进入所述墨盒内时,所述磁力配重卡置在该开口处,避免所述网格线脱落后不易再转出所述墨盒。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动压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可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滚动压杆的两端设有凸起,该凸起与所述套筒过盈配合,防止所述套筒脱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绘制工具还包括连接绳,该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滚轴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滚轴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轴正转或倒转;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滚轴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轴正转或倒转。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滑轨分别设有把手,用于控制所述绘制工具的位置;所述把手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滚轴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滚轴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均设有三个档位,依次为正转档、倒转档和停档。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墨盒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墨盒内的墨水含量。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杆上还设有指示灯,该指示灯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之间通信连接,用于提示所述墨盒中墨水含量不足;所述指示灯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所述绘制工作的初始状态,网格线全部处于墨盒外部,相应地磁力配重吸附卡置在磁力下杆的凹槽内;滚动压杆位于滑轨最底端;第一开关处于“停档”;第二开关处于“停档”。使用时,手持把手将本技术所述的绘制工具贴在待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右手控制第二开关,使第二开关处于“正转档”,第二电机启动处于正转状态,相应地第二滚轴也处于正转状态,卷动连接绳,扯动套筒,带动滚动压杆从下到上滚动,按压网格线绘制测区。当绘制一定的测区后,在构件表面留下的墨痕不够明显时,调节第一开关使其处于“正转档”,第一电机启动处于正转状态,相应地第一滚轴也处于正转状态,卷动网格线进入墨盒内充墨;充墨完成后,调节第一开关使其处于“倒转档”,第一电机启动处于倒转状态,相应地第一滚轴也处于倒转状态,在磁力配重的重力作用下,带动网格线离开墨盒,当磁力配重吸附卡置在磁力下杆时,使第一开关处于“停档”,便可继续进行下一个测区绘制。当上述操作重复一定次数后,指示灯亮起时,说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墨盒内墨水含量不足,此时打开主杆的盖子向墨盒内加墨再继续进行上述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一、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转轴,分别对滚动压杆和网格线进行上升或下降的控制;配合滑轨、套筒等的设置,不仅提高了绘制的精度也降低了绘制工作的难度,提高了绘制的效率。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磁力下杆和磁力配重,一方面可以使得网格线平整,提高绘制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也使得网格线在升起和下降的过程中动作更加平稳流畅。三、本技术通过在墨盒中设置湿度传感器以及在主杆上安装指示灯,能够及时准确地显示墨盒中的墨水含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绘制工具的智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主杆背面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主杆侧面的剖面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杆、101-中间部、102-左端部、103-右端部、2-网格线、3-滚动压杆、4-磁力下杆、5-滑轨、6-把手、7-套筒、8-连接绳、9-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11-指示灯、12-磁力配重、13-第一电机、14第一滚轴、15-第二电机、16-第二滚轴、17-墨盒、18-湿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杆;/n滑轨,其对称地安装在所述主杆的两侧;/n磁力下杆,其平行于所述主杆;所述磁力下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滑轨的下端;/n网格线,其分布于所述主杆与所述滑轨和所述磁力下杆围成的矩形框内;所述网格线的材质为尼龙线;/n其中,所述绘制工具还包括滚动压杆,所述滚动压杆的半径大于所述网格线与所述滑轨间竖直方向中心面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杆;
滑轨,其对称地安装在所述主杆的两侧;
磁力下杆,其平行于所述主杆;所述磁力下杆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滑轨的下端;
网格线,其分布于所述主杆与所述滑轨和所述磁力下杆围成的矩形框内;所述网格线的材质为尼龙线;
其中,所述绘制工具还包括滚动压杆,所述滚动压杆的半径大于所述网格线与所述滑轨间竖直方向中心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空心杆,其内置有墨盒、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二滚轴;所述墨盒内设有第一滚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滚轴上,所述网格线的下端固定有磁力配重,所述磁力下杆设有与所述磁力配重配合使用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压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可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滚动压杆的两端设有凸起,该凸起与所述套筒过盈配合,防止所述套筒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回弹测区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元宋国福代亚勇张立夷乔繁华史海悦吴晗张建东王晓斌邱向东冯国栋陈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