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00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隧道模型、导向筒、动力加载系统、承重支撑结构、动态信号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模型箱内填充土体,土体中埋置隧道模型,隧道模型通过导向筒连接动力加载系统,动力加载系统通过电液伺服作动器连接动态信号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动力加载系统向隧道模型加载。该试验装置可较为真实的模拟由列车长期运营振动引发的地铁隧道累积沉降变化及对隧道周边地层振动的影响,为列车长期运营振动下的地铁隧道提供可靠、便利的试验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特性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由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地铁)运营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地铁列车振动荷载具有幅值大,频率高的特征,地铁隧道在列车长期运营振动作用下极易引发隧道地基的沉降变位及周边地层的振动影响,使得地铁线路沿运行方向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对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营构成潜在的安全风险,如上海地铁一号线在建成初期基本无沉降,但在正式运营后8个月该线路沉降便增加了30-60mm,4年后部分路段沉降甚至超过了140mm;此外国内其它城市新建地铁线路通车运营后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形;在此基础上,由地铁列车运营引发的隧道围岩振动将产生更大的不确定性,由此所带来的环境振动影响亦不容忽视;综上可知,列车循环振动荷载的作用对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特性具有重要影响,这一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而相应的室内模型试验、理论研究等仍然较为滞后,是当前工程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隧道模型(6)、导向筒(7)、动力加载系统、承重支撑结构、动态信号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所述模型箱内填充土体(5),土体中埋置隧道模型(6),隧道模型(6)通过导向筒(7)连接动力加载系统,动力加载系统通过电液伺服作动器(12)连接动态信号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动力加载系统向隧道模型(6)加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隧道模型(6)、导向筒(7)、动力加载系统、承重支撑结构、动态信号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所述模型箱内填充土体(5),土体中埋置隧道模型(6),隧道模型(6)通过导向筒(7)连接动力加载系统,动力加载系统通过电液伺服作动器(12)连接动态信号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动力加载系统向隧道模型(6)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包括钢板底座(1)及固定在钢板底座(1)四周的有机玻璃板(3)与三角形钢框架(2)构成内部中空腔体,并在腔体中填充土体(5),土体(5)中埋置隧道模型(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型(6)上设置有导向筒(7),电液伺服作动器(12)下端设置有动力加载杆(16),动力加载杆(16)穿过导向筒(7)与隧道模型(6)中道床顶部相接触,动力加载杆(16)顶端与电液伺服作动器(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7)外部设置钢性套筒(8),钢性套筒(8)外侧与填充土体(5)相接触,内侧与导向筒(7)为无摩擦或低摩擦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循环动载下的地铁隧道围岩动力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加载系统包括电液伺服作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珠山伍翔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