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97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载实验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包括集成板,所述的集成板上设置有驱动模块、固定模块和传动模块,传动模块包括丝杆、导轨和导轨滑块,导轨设置在集成板上,导轨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导轨滑块上设置有移动座,丝杆与所述移动座螺纹传动连接,丝杆的两端与固定模块转动连接,驱动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模块上,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丝杆的一端;移动座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连接有铰接有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超重力离心过载环境下由驱动模块驱动,经传动模块实现筒形固定工装带动其内部的试验体的运动姿态的动态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载实验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火箭飞行速度、加速度及快加速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产生的横向高过载,导致其发动机内燃烧及流场产生更为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严重影响在役发动机的稳定运行。研究高过载等复杂工况下发动机流场变化规律,改进发动机热结构,对提升发动机抗过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发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在地面重复再现火箭发动机运行过程不同姿态下的高过载环境,并对试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获得实时数据,从而为高过载发动机流场及热结构研究提供有效手段。为了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同姿态下的高过载,需要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过程中对筒形试验体的姿态角度进行实时调整,以满足筒形试验体离心过载试验的载荷要求。专利号为CN20151026264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系统,专利号为CN20151026233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过载试验的安装装置。上述的试验系统和安装装置不能够在离心过载试验过程中对筒形试验体的姿态角度进行实时调整,因此针对离心过载试验过程中筒形试验体姿态角度的实时调整需求,设计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包括集成板,所述的集成板上设置有驱动模块、固定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的传动模块包括丝杆、导轨和导轨滑块,所述的导轨设置在集成板上,所述的导轨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导轨滑块上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的丝杆与所述移动座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的丝杆的两端与固定模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模块上,所述的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丝杆的一端;所述的移动座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连接有铰接有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固定支座和丝杆固定支座,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支座和丝杆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集成板上,所述的丝杆固定支座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杆固定支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端,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固定支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支座上。具体的,所述的连接部为双耳连接座,所述的传动杆的一端通过传动销轴铰接在双耳连接座上。具体的,所述的双耳连接座设置有两个,两个双耳连接座上均通过传动销轴铰接有一传动杆,所述的两根传动杆平行设置。具体的,所述的两根传动杆的一端均与连接座铰接。具体的,所述的连接座为弧形结构,其弧心位于连接座远离与传动杆连接的一侧。具体的,所述的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机壳固定在驱动电机固定支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固定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的移动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的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具体的,所述的两根传动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丝杆的两侧。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实现了超重力离心过载环境下由驱动模块驱动,经传动模块实现筒形固定工装带动其内部的试验体的运动姿态的动态调整,滑动导轨与丝杠螺母组合传动、对称双传动杆外置的结构形式、满足整体式拆装的集成板结构设计等充分考虑了超重力离心过载环境下结构传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2、整体装置内置的布局形式契合离心机转臂的结构特点,未产生额外的安装或保护结构,并且未影响离心机整体外形。3、本装置通过设计高度集成的结构减轻了的整体装置的质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离心机转臂额外负载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姿态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姿态调整装置安装在离心过载试验系统中的示意图A;图3为本技术的姿态调整装置安装在离心过载试验系统中的示意图B;图中:1-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固定支座,22-丝杆固定支座,31-导轨滑块,32-移动座,33-丝杆螺母,34-传动销轴,35-传动杆,36-丝杆,37-导轨,38-连接座,39-双耳连接座,4-集成板,5-转臂,6-姿态调整装置,7-安装板,8-筒形固定工装,9-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包括集成板4,所述的集成板4上设置有驱动模块、固定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的传动模块包括丝杆36、导轨37和导轨滑块31,所述的导轨37设置在集成板4上,所述的导轨滑块31与所述导轨37滑动连接,所述的导轨滑块31上设置有移动座32,所述的丝杆36与所述移动座32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的丝杆36的两端与固定模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模块上,所述的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丝杆36的一端;所述的移动座32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铰接有传动杆35,所述的传动杆3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38。超重力场下的姿态调整装置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驱动部件高离心场下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关键件受离心场作用的变形对传动的影响、安装固定接口对转臂强度的影响、离心场下的介质传输条件是否满足液压作动元件的作动要求、整套系统质量对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板(4),所述的集成板(4)上设置有驱动模块、固定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的传动模块包括丝杆(36)、导轨(37)和导轨滑块(31),所述的导轨(37)设置在集成板(4)上,所述的导轨滑块(31)与所述导轨(37)滑动连接,所述的导轨滑块(31)上设置有移动座(32),所述的丝杆(36)与所述移动座(32)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的丝杆(36)的两端与固定模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模块上,所述的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丝杆(36)的一端;/n所述的移动座(32)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铰接有传动杆(35),所述的传动杆(3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板(4),所述的集成板(4)上设置有驱动模块、固定模块和传动模块,所述的传动模块包括丝杆(36)、导轨(37)和导轨滑块(31),所述的导轨(37)设置在集成板(4)上,所述的导轨滑块(31)与所述导轨(37)滑动连接,所述的导轨滑块(31)上设置有移动座(32),所述的丝杆(36)与所述移动座(32)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的丝杆(36)的两端与固定模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模块上,所述的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丝杆(36)的一端;
所述的移动座(32)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铰接有传动杆(35),所述的传动杆(3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固定支座(21)和丝杆固定支座(22),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支座(21)和丝杆固定支座(22)固定在所述集成板(4)上,所述的丝杆固定支座(22)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杆固定支座(22)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37)的两端,丝杆(3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固定支座(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的驱动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支座(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离心过载试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为双耳连接座(39),所述的传动杆(35)的一端通过传动销轴(34)铰接在双耳连接座(3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磊李心耀冉光斌许元恒宋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