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97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所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基座、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所述基座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车轮模拟单元与机车单元制动器配合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动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通过动作控制模块可以实现单独控制单元制动器充气、排气、拉动手环解和手环解归位四个动作,满足型式试验需对手环解进行单独试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车部件疲劳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机车上的一些部件需要对其进行疲劳试验,例如机车单元制动器。针对目前安装于动力集中型动车的单元制动器,暂无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的疲劳试验装置,疲劳试验需要人工干预完成,每次单元制动器在功能改进、故障分析后,进行疲劳试验时耗费大量人力物料,且试验周期长,难以达到试验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所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基座、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所述基座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车轮模拟单元与机车单元制动器配合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动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动作。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动作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盒和气缸,所述控制盒连接气缸和机车单元制动器,通过控制盒实现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充气或排气,进而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气缸缩回或伸出实现机车单元制动器模拟拉动手环解或手环解归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单元,气缸和机车单元制动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控制单元实现控制气缸和机车单元制动器动作。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或单片机。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包括安装板和弧板,所述弧板通过安装板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弧板与机车单元制动器的制动阀对应设置,所述弧板与制动阀的形状相匹配设置,所述弧板用于模拟车轮;所述机车单元制动器充气实现制动阀推向弧板模拟车轮制动,所述机车单元制动器排气实现制动阀收回。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实现调节弧板和制动阀之间的距离;或者是,所述弧板和安装板之间设有调节护板,通过调整调节护板的数量和/或厚度实现调节弧板和制动阀之间的距离。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安装立板、气缸安装座和底板,所述安装立板和气缸安装座均设置于底板上,所述安装立板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所述气缸安装座用于安装气缸。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立板和安装板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盒的连接板。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板和连接板上均设有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实现底板与安装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安装板之间可活动连接,进而实现调节弧板和制动阀之间的距离。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基座、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所述基座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所述车轮模拟单元用于模拟车轮,通过动作控制模块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的制动阀伸出或收回实现车轮制动模拟;通过控制盒和气缸可以实现单独控制单元制动器充气、排气、拉动手环解和手环解归位四个动作,满足型式试验需对手环解进行单独试验要求。(2)本技术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通过控制盒可以实现试验次数的记录及显示(可以实现8位试验次数的记录),精准记录存储试验次数;试验装置在试验过程设置完成后实现自动启停,24h不间断运行每天可完成1万次左右试验,试验效率高,且无需人员看管。通过控制盒设置不同的试验需求,满足不同型号制动器疲劳试验。有效地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疲劳试验的自动化程度低、试验过程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3)本技术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安装板采用活动设置于基座上,即底板上,实现调节弧板和制动阀之间的距离;或者是在弧板和安装板之间设置调节弧板,通过调整调节弧板的数量和/或厚度实现调节弧板和制动阀之间的距离;可以将弧板与制动阀之间的距离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满足试验要求,同时可以降低对于试验装置组装的要求。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疲劳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疲劳试验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其中,1、气缸,2、安装立板,3、连接板,4、控制盒,5、安装板,6、调节护板,7、弧板,8、机车单元制动器,9、气缸安装座,1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所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基座、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所述基座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8,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车轮模拟单元与机车单元制动器8配合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动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8动作。所述动作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盒4和气缸1,所述控制盒4连接气缸1和机车单元制动器8,通过控制盒4实现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8充气或排气,进而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气缸1缩回或伸出实现机车单元制动器8模拟拉动手环解或手环解归位。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手环解连接,所述手环解属于机车单元制动器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当机车单元制动器的制动阀遇到故障无法收回时,通过拉动手环解实现制动阀强制收回。所述控制盒4包括控制单元,气缸1和机车单元制动器8均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控制单元实现控制气缸1和机车单元制动器8动作。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或单片机。本实施例中优选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控制完成气缸充放气、拉动手环解、记录试验次数、系统断气保护、自动启停、紧急制动等功能。以每天完成1万次左右制动器疲劳试验进度,高效完成制动器疲劳试验,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包括安装板5和弧板7,所述弧板7通过安装板5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弧板7与机车单元制动器8的制动阀对应设置,所述弧板7与制动阀的形状相匹配设置,所述弧板7用于模拟车轮;所述机车单元制动器8充气产生强大的制动力将制动阀推向弧板7模拟车轮制动,所述机车单元制动器8排气实现制动阀收回。所述基座包括安装立板2、气缸安装座9和底板10,所述安装立板2和气缸安装座9均设置于底板10上,所述安装立板2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8,所述气缸安装座9用于安装气缸1。所述安装板5设置于所述底板10上,所述安装立板2和安装板5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盒4的连接板3。所述安装板5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实现调节弧板7和制动阀之间的距离;所述底板10和连接板3上均设有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实现底板10与安装板5之间以及连接板3与安装板5之间可活动连接,进而实现调节弧板7和制动阀之间的距离。底部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板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基座、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所述基座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8),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车轮模拟单元与机车单元制动器(8)配合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动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8)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基座、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所述基座用于安装机车单元制动器(8),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和动作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车轮模拟单元与机车单元制动器(8)配合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动作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8)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盒(4)和气缸(1),所述控制盒(4)连接气缸(1)和机车单元制动器(8),通过控制盒(4)实现控制机车单元制动器(8)充气或排气,进而实现车轮制动模拟,所述气缸(1)缩回或伸出实现机车单元制动器(8)模拟拉动手环解或手环解归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4)包括控制单元,气缸(1)和机车单元制动器(8)均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控制单元实现控制气缸(1)和机车单元制动器(8)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或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车单元制动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模拟单元包括安装板(5)和弧板(7),所述弧板(7)通过安装板(5)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弧板(7)与机车单元制动器(8)的制动阀对应设置,所述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真贾仕贤龙骏彭龙刘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