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两用中心束管式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97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外两用中心束管式光缆,包括缆芯、外护层,所述的缆芯包括松套管、设置在松套管内的着色光纤或紧套光纤,在松套管与所述的外护层之间还设置有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该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具有阻水、抗张及柔软易弯曲等特性,因此其可代替传统室内光缆中的芳纶纤维作为抗张元件,且其价格比芳纶纤维低得多,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缆的制造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心束管式光缆。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包括缆芯、位于最外层的外护层,缆芯 包括松套管、设置在松套管内的多根着色光纤或紧套光纤,故该种光 缆称为中心束管式光缆,在缆芯与外护层之间设置有平行钢丝以使得 该光缆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也起到支撑光缆的作用,但是由于采用钢丝设置在光缆内,使得光缆的不易弯曲、韧性不好,影响布线;现 有技术中还有采用芳纶纤维代替钢丝,但是芳纶纤维价格较高,从而 使得光缆的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水、 抗张以及弯曲性能较好且成本较低的中心束管式光缆。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室内外两 用中心束管式光缆,包括缆芯、外护层,所述的缆芯包括松套管、设 置在松套管内的着色光纤或紧套光纤,在所述的松套管与所述的外护 层之间还设置有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所述的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纵 包在所述的松套管的外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以纵包方式包覆于所述的 松套管外,并用扎纱螺旋绕包固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在缆芯与外护层之间设置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该阻水玻 璃纤维编织带具有阻水、抗张及柔软易弯曲等特性,因此其可代替传 统室内光缆中的芳纶纤维作为抗张元件,且其价格比芳纶纤维低得多, 从而使得本技术光缆的制造成本较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横截面其中1、缆芯;11、松套管;12、光纤;2、外护层;3、阻水玻 璃纤维编织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光缆,包括由中心管束构成的缆芯1,该缆 芯1包括松套管(PBT) 11、设置在松套管11内的多根着色光纤或紧 套光纤12,在松套管11的外周包覆有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所述的 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由阻水玻璃纱编织而成,阻水玻璃纱是采用立 干技术制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涂覆的 加强件工艺,每根玻璃纱都涂覆有均匀的超吸水聚合物质,由此得到 的玻璃纤维股线既软而韧,将此种玻璃纱编制成带作为光缆中的加强元件,既能对水迁移提供十分均匀的保护,又具有极好的弯曲性能。 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以纵包方式包覆于光纤束管外,并以螺旋扎纱固定,在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外周还包覆有外护层2,该外护层2 由常用的PVC或低烟无闺聚烯烃等材料制成,在加工的时候,釆用阻 水玻璃纱编织带纵包工艺与护套挤出连续进行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 艺都较简单。本技术光缆的特点在于采用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以纵包方式 在光缆中构成抗张元件,具有价格低廉,加工工艺简单,光缆弯曲 性好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外两用中心束管式光缆,包括缆芯(1)、外护层(2),所述的缆芯(1)包括松套管(11)、设置在松套管(1)内的着色光纤或紧套光纤(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松套管(11)与所述的外护层(2)之间还设置有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所述的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纵包在所述的松套管(11)的外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外两用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以纵包方式包覆于所述的松套管(ll)夕卜,并用扎纱螺旋绕包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外两用中心束管式光缆,包括缆芯、外护层,所述的缆芯包括松套管、设置在松套管内的着色光纤或紧套光纤,在松套管与所述的外护层之间还设置有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该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具有阻水、抗张及柔软易弯曲等特性,因此其可代替传统室内光缆中的芳纶纤维作为抗张元件,且其价格比芳纶纤维低得多,从而使得本技术光缆的制造成本较低。文档编号G02B6/44GK201212918SQ20082003805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波 张, 张海军, 陈炳炎 申请人: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外两用中心束管式光缆,包括缆芯(1)、外护层(2),所述的缆芯(1)包括松套管(11)、设置在松套管(1)内的着色光纤或紧套光纤(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松套管(11)与所述的外护层(2)之间还设置有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所述的阻水玻璃纤维编织带(3)纵包在所述的松套管(11)的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炎张海军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