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91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用于辅助游标卡尺测量玻璃残余厚度,所述游标卡尺包括游标卡尺本体、固定卡脚和移动卡脚,所述固定卡脚固定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的一端,所述移动卡脚滑动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上,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固定附爪、移动附爪、角度贴合板、转座和调整丝杆,所述固定附爪与所述固定卡脚连接,所述移动附爪与所述移动卡脚连接,所述角度贴合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附爪铰接,所述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附爪上,所述调整丝杆贯穿所述转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辅助测量装置中角度贴合板的移动来与固定附爪相配合,能够精准测量玻璃厚度,配合游标卡尺上的读数,可以精准计算出待测玻璃的残余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后,残余厚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玻璃透明性好,钢化后强度又高,所以现有的各种展示柜,玻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玻璃拼接而成的各种展示柜,好多都是要将不同厚度的玻璃加工成一定角度,然后进行拼接。为防止尖锐棱边的出现,加工后的玻璃要有一定的残留厚度且后面棱边要有一定的小倒角,如图1所示。而残余厚度的精度直接影响拼接后展示柜的尺寸精度,所以残余厚度的测量至关重要。由于玻璃对光的折射、反射作用,用常规卡尺对其残厚测量时,对其两面相交的棱边及其不好把握,容易卡脚卡在斜面上,致使测量值不准确,测量精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残余厚度测量不精准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用于辅助游标卡尺测量玻璃残余厚度,所述游标卡尺包括游标卡尺本体、固定卡脚和移动卡脚,所述固定卡脚固定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的一端,所述移动卡脚滑动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上,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固定附爪、移动附爪、角度贴合板、转座和调整丝杆,所述固定附爪与所述固定卡脚连接,所述移动附爪与所述移动卡脚连接,所述角度贴合板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附爪铰接,所述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附爪上,所述调整丝杆贯穿所述转座,所述角度贴合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丝杆铰接,所述调整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母和第二调整螺母,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母分别位于所述转座的上下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附爪包括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的相交线为定位棱线,所述定位棱线用于抵顶所述角度贴合板。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贴合板上设有第三定位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移动卡脚的移动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附爪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避让所述移动附爪。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附爪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在所述固定卡脚上,所述移动附爪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在所述移动卡脚上。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贴合板的一端通过定位销与所述移动附爪铰接。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贴合板的另一端通过转销与所述调整丝杆铰接。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辅助测量装置中角度贴合板的移动来与固定附爪相配合,能够精准测量玻璃厚度,配合游标卡尺上的读数,可以精准计算出待测玻璃的残余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待测玻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附爪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测量玻璃残厚时的状态图1;图5为本技术测量玻璃残厚时的状态图2。【附图标记说明】01-待测玻璃,1-游标卡尺、101-游标卡尺本体、102-固定卡脚、103-移动卡脚、2-固定附爪、201-第一定位面、202-第二定位面、203-定位棱线、204-凹槽、3-移动附爪、4-角度贴合板、401-第三定位面、5-转座、6-调整丝杆、7-第一调整螺母、8-第二调整螺母、9-紧定螺钉、10-定位销、11-转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2-图5所示,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用于辅助游标卡尺1测量玻璃残余厚度,游标卡尺1包括游标卡尺本体101、固定卡脚102和移动卡脚103,固定卡脚102固定连接在游标卡尺本体101的一端,移动卡脚103滑动连接在游标卡尺本体101上,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固定附爪2、移动附爪3、角度贴合板4、转座5和调整丝杆6,固定附爪2与固定卡脚102连接,移动附爪3与移动卡脚103连接,角度贴合板4的一端与移动附爪3通过定位销10铰接,转座5转动连接在移动附爪3上,调整丝杆6贯穿转座5,角度贴合板4的另一端与调整丝杆6通过转销11铰接,调整丝杆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母7和第二调整螺母8,第一调整螺母7和第二调整螺母8分别位于转座5的上下两侧。通过调整第一调整螺母7和第二调整螺母8,能够使角度贴合板4绕定位销10转动,并通过角度贴合板4的移动来与固定附爪2相配合,能够精准测量玻璃厚度,配合游标卡尺上的读数,可以精准计算出待测玻璃的残余厚度。本实施例中,固定附爪2包括第一定位面201和第二定位面202,第一定位面201与第二定位面202相互垂直,第一定位面201与第二定位面202的相交线为定位棱线203,定位棱线203用于抵顶角度贴合板4。本实施例中,角度贴合板4上设有第三定位面401。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201与移动卡脚103的移动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中,固定附爪2还包括凹槽204,凹槽204用于避让移动附爪3,当角度贴合板4的第三定位面401顶在固定附爪2的定位棱线203上时,移动附爪3的前端部能够伸进凹槽204中,如若不设置凹槽204,则角度贴合板4的第三定位面401无法顶在固定附爪2的定位棱线203上,导致测量不准确。本实施例中,固定附爪2通过紧定螺钉9连接在固定卡脚102上,移动附爪3通过紧定螺钉2连接在移动卡脚103上,通过紧定螺钉9,能够将固定附爪2和移动附爪3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卡脚102和移动卡脚103上。本技术工作原理:将固定附爪2的第一定位面201与待测玻璃01的背面贴紧,固定附爪2的第二定位面202与待测玻璃01的顶部贴紧,松开第一调整螺母7,旋动第二调整螺母8或松开第二调整螺母8,旋动第一调整螺母7,滑动移动卡脚103,使角度贴合板4的第三定位面401与待测玻璃01的斜面吻合,调整好后,拧紧已松开的第一调整螺母7或是第二调整螺母8,锁紧调整丝杆6。滑动移动卡脚103,使角度贴合板4的第三定位面401顶在固定附爪2的定位棱线203上(如图4所示),记录此时的游标卡尺1的读数A;将固定附爪2的第一定位面201与待测玻璃01的背面贴紧,固定附爪2的第二定位面202与待测玻璃01的顶部贴紧,滑动移动卡脚103,使角度贴合板4的第三定位面401与待测玻璃01的斜面吻合(如图5所示),读出此时游标卡尺1的读数B,用B值减去A值,就可以精准算出待测玻璃的残余厚度C值。在本技术中,当出现方位词时,对于方位词,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当出现术语如“设置在”、“相连”、“连接”时,这些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用于辅助游标卡尺(1)测量玻璃残余厚度,所述游标卡尺(1)包括游标卡尺本体(101)、固定卡脚(102)和移动卡脚(103),所述固定卡脚(102)固定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101)的一端,所述移动卡脚(103)滑动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固定附爪(2)、移动附爪(3)、角度贴合板(4)、转座(5)和调整丝杆(6),所述固定附爪(2)与所述固定卡脚(102)连接,所述移动附爪(3)与所述移动卡脚(103)连接,所述角度贴合板(4)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附爪(3)铰接,所述转座(5)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附爪(3)上,所述调整丝杆(6)贯穿所述转座(5),所述角度贴合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丝杆(6)铰接,所述调整丝杆(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母(7)和第二调整螺母(8),所述第一调整螺母(7)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母(8)分别位于所述转座(5)的上下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用于辅助游标卡尺(1)测量玻璃残余厚度,所述游标卡尺(1)包括游标卡尺本体(101)、固定卡脚(102)和移动卡脚(103),所述固定卡脚(102)固定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101)的一端,所述移动卡脚(103)滑动连接在所述游标卡尺本体(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包括固定附爪(2)、移动附爪(3)、角度贴合板(4)、转座(5)和调整丝杆(6),所述固定附爪(2)与所述固定卡脚(102)连接,所述移动附爪(3)与所述移动卡脚(103)连接,所述角度贴合板(4)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附爪(3)铰接,所述转座(5)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附爪(3)上,所述调整丝杆(6)贯穿所述转座(5),所述角度贴合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丝杆(6)铰接,所述调整丝杆(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整螺母(7)和第二调整螺母(8),所述第一调整螺母(7)和所述第二调整螺母(8)分别位于所述转座(5)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残余厚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附爪(2)包括第一定位面(201)和第二定位面(202),所述第一定位面(201)与所述第二定位面(20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定位面(201)与所述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大拓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