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88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包括:一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一块PLC型1×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四块相同的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及其各自匹配的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PLC型1×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与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光耦合,其四个输出端通过UV胶分别与一块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光耦合,耦合时PLC型1×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与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均形成平面垂直,且每个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32通道的输出端通过UV胶光耦合一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本结构光功率分路器紧凑可靠性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平面光波导光功率分路器(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Optical Power Splitter),尤其涉及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 路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光功率放大技术的发展,使FTTX光无源 网20公里内将光功率均分成128路光路成为可能。现有的光功率1X128路 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采用将1只1X4光纤耦合器的四个输出端各光 耦合1只PLC型1X32光功率分路器进行光纤熔接,该种结构的128路光输 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具有体积大,存在熔接损耗等缺点,而且光纤耦合器 损耗对波长有选择性,不能用于保证1260 1625nm波长通带内的低光损耗。 若直接在一块芯片上一次性刻蚀128路光输出的PLC型光功率分路器,需要 较大的硅基刻蚀面,而且与其直接进行光耦合128路输出光纤阵列的可靠性 差,导致整个光分路器的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128路光 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1、本技术提供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包括 一单 通道输入光纤阵列、 一块PLC型1 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四块相同的PLC型1X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及其各自匹配的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所述PLC型 1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光耦合,其四个 输出端通过UV胶分别与一块所述PLC型1 X 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光 耦合,耦合时所述PLC型1 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与所述PLC型1 X 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均形成平面垂直,且每个所述PLC型1 X32光 功率分路器芯片的32通道的输出端通过UV胶光耦合一所述32信道输出光纤 阵列,使整个光功率分路器的输出端形成为4X32即128路的光路输出。2、 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包括 一单通道输入光纤阵 列、 一块PLC型1X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两块相同的PLC型1X64光功率分 路器芯片及其各自匹配的64信道输出光纤阵列,所述PLC型1X2光功率分 路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光耦合,其两个输出端通过UV 胶分别与一块所述PLC型1X6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光耦合,耦合时 所述PLC型1 X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与所述PLC型1 X64光功率分路 器芯片的刻蚀面均形成平面垂直,且每个所述PLC型1X64光功率分路器芯 片的64通道的输出端通过UV胶光耦合一所述64信道输出光纤阵列,使整个 光功率分路器的输出端形成为2X64即128路的光路输出。3、 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包括 一双通道输入光纤阵 列、 一块PLC型2X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两块相同的PLC型1X64光功率分 路器芯片及其各自匹配的64信道输出光纤阵列,所述PLC型2X2光功率分 路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光耦合,其两个输出端通过UV 胶分别与一块所述PLC型1X6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光耦合,耦合时 所述PLC型2X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与所述PLC型1 X6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均形成平面垂直,且每个所述PLC型1X64光功率分路器芯 片的64通道的输出端通过UV胶光耦合一所述64信道输出光纤阵列,使整个 光功率分路器的输出端形成为2X64即128路的光路输出。4、 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包括 一双通道输入光纤阵 列、 一块PLC型2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四块相同的PLC型1X32光功率分 路器芯片及其各自匹配的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所述PLC型2X4光功率分 路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双通道输入光纤阵列光耦合,其四个输出端通过UV 胶分别与一块所述PLC型1X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光耦合,耦合时 所述PLC型2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与所述PLC型1 X32光功率分路 器芯片的刻蚀面均形成平面垂直,且每个所述PLC型1X32光功率分路器芯 片的32通道的输出端通过UV胶光耦合一所述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使整个 光功率分路器的输出端形成为4X32即128路的光路输出。上述各个结构均采用了一块小分配比(1 X4、 2 X4、 1 X2或2 X2) 的PLC型光功率分路器芯片与四块1X32或两块1X64的光功率分路器芯片 直接光耦合,使整个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的结构紧凑,实现完 全平面光波导型的高比例光路输出的光功率分路器,适合宽波长1260 1625nm低损耗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A表示本技术的第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的平面 结构示意图。图IB表示图1A所示的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第二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的结构 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的第三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的结构 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的第四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的结构 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10,包括一 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11、 一块PLC型1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2、四块相同 的PLC型1X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3及其各自匹配的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 14,其中,PLC型1X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3的输出光波导间距为127um或 250 ym。 PLC型1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2的输入端与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 11光耦合,其四个输出端通过UV胶分别与一块PLC型1 X 32光功率分路器芯 片13的输入端光耦合,耦合时PLC型1 X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2的刻蚀面与 PLC型1X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3的刻蚀面均形成平面垂直,每个1X32光 功率分路器芯片13的32通道输出端通过UV胶光耦合一 32信道输出光纤阵 列14,使整个光功率分路器的输出端形成为4X32即128路的光路输出。上 述UV胶的固定采用自动耦合封装方式。如图2所示的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20,包括 一单通道输 入光纤阵列21、 一块PLC型1X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22、两块相同的1X64 光功率分路器芯片23和四只相同的64信道输出光纤阵列24,其中,1X6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23的输出光波导间距为127um或250ixm。其组装结构与 光路原理同第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10相似,其区别是将PLC 型1 X 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2替换为PLC型1 X 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22,以及 将四块PLC型1 X 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13更换为两块PLC型1 X64光功率分 路器芯片,并且相应的输出光纤阵列也做相应的变换。如图3所示的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30,包括 一双通道输 入光纤阵列31、 一块PLC型2X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32、两块相同的PLC型1 X6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33和四只相同的64信道输出光纤阵列34,其中,1 X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33的输出光波导间距为127ym或250um。其组装结 构与光路原理同第一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28路光输出PLC型光功率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一块PLC型1×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四块相同的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及其各自匹配的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所述PLC型1×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单通道输入光纤阵列光耦合,其四个输出端通过UV胶分别与一块所述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输入端光耦合,耦合时所述PLC型1×4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与所述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刻蚀面均形成平面垂直,且每个所述PLC型1×32光功率分路器芯片的32通道的输出端通过UV胶光耦合一所述32信道输出光纤阵列,使整个光功率分路器的输出端形成为4×32即128路的光路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健张威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飞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