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82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其包括末端设备、集水箱、空调主机以及后处理设备,所述末端设备分别与集水箱以及空调主机连接,所述集水箱分别与空调主机以及后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空调主机与后处理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循环利用冷凝水、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凝水回收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中央空调的冷凝水大多数都是通过重力自流法直接排放到室外,容易在墙壁、地面上留有水迹。并且,冷凝水直接外排并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循环利用空调冷凝水的冷凝水循环系统。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包括末端设备、集水箱、空调主机以及后处理设备,所述末端设备分别与集水箱以及空调主机连接,所述集水箱分别与空调主机以及后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空调主机与后处理设备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主机与后处理设备连接,后处理设备与集水箱连接,集水箱又与空调主机连接,从而,在实际使用时,空调主机在使用时所产生的冷凝水会通过后处理设备流至集水箱,然后,集水箱中的冷凝水会流向空调主机,以使空调主机循环利用冷凝水,节约了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末端设备上设置有进水口、冷冻水进水管、出水口以及冷冻水出水管,所述空调主机上设置有冷冻水进水口以及冷冻水出水口,所述末端设备的进水口通过冷冻水进水管与空调主机的冷冻水出水口连接,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出水管与空调主机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主机中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进水管流至末端设备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末端设备的降温,经过热交换后温度升高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出水管重新进入空调主机中,减少了空调主机的能耗,降低了空调主机的用电负荷,从而节省了运行费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末端设备上还设置有冷凝水出水口以及冷凝管,所述空调主机上还设置有喷雾管、接水盘以及回水管,所述喷雾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对空调主机进行喷洒,所述集水箱上设置有循环管以及集水管,所述后处理设备包括除锈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净化机构,所述除锈机构上设置有除锈管,所述过滤机构上设置有过滤管,所述末端设备的冷凝水出水口通过冷凝管与集水箱连接,所述集水箱通过循环管与喷雾管连接,所述接水盘通过回水管与除锈机构连接,所述除锈机构通过除锈管与过滤机构连接,所述过滤机构通过过滤管与净化机构连接,所述净化机构通过集水管与集水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末端设备内进行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管流至集水箱,然后,通过循环管、喷雾管以及雾化喷头把集水箱内的冷凝水喷洒在空调主机的散热网上,在空调主机散热网上雾化后的冷凝水与升温后的冷冻水进行换热,进而降低了冷冻水的温度,实现了冷凝水的循环利用,并且,空调主机在使用过程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回水管流至后处理设备,以此在后处理设备中进行除锈、过滤以及净化处理,除去冷凝水中的杂质,然后通过集水管流至集水箱,从而,通过循环管将集水箱中的冷凝水流至空调主机,通过后处理设备对冷凝水进行处理,避免冷凝水中存有杂质,影响空调主机的正常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上还设置有补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箱上设置有补水管,通过补水管向集水箱中补充自来水,以避免集水箱中的水不足,影响空调主机的正常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水管中设置有多个回水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水管中设置回水带,以对接水盘中的冷凝水起到导流以及布水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冻水进水管以及冷冻水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排气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冻水进水管以及冷冻水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排气阀,进而,通过排气阀降低冷冻水进水管以及冷冻水出水管内的不凝气体,增强冷冻水的热交换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以及冷冻水出水管上均设置有计量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循环管以及冷冻水出水管上均设置计量泵,进而,通过计量泵不仅能够为冷凝水和冷冻水提供动力源,还能够通过计量泵的精确计量方便后续水量的统计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冻水进水管以及冷冻水出水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冻水进水管以及冷冻水出水管上均设置单向阀,进而,通过单向阀避免冷冻水倒流,保证系统的正产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加湿罐、加湿管以及加湿泵,所述加湿泵设置于集水箱中,所述加湿管的一端与加湿泵连接,所述加湿管的另一端与加湿罐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湿机构,并且,加湿机构的加湿泵设置于集水箱内,加湿管的一端与加湿泵连接,另一端与加湿罐连接,进而,通过加湿机构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以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空气良好的工作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空调主机中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进水管流至末端设备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末端设备的降温,经过热交换后温度升高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出水管重新进入空调主机中,减少了空调主机的能耗,降低了空调主机的用电负荷,从而节省了运行费用;2.在末端设备内进行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管流至集水箱,然后,通过循环管、喷雾管以及雾化喷头把集水箱内的冷凝水喷洒在空调主机的散热网上,在空调主机散热网上雾化后的冷凝水与升温后的冷冻水进行换热,进而降低了冷冻水的温度,实现了冷凝水的循环利用,并且,空调主机在使用过程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回水管流至后处理设备,以此在后处理设备中进行除锈、过滤以及净化处理,除去冷凝水中的杂质,然后通过集水管流至集水箱,从而,通过循环管将集水箱中的冷凝水流至空调主机,通过后处理设备对冷凝水进行处理,避免冷凝水中存有杂质,影响空调主机的正常运行;3.通过设置加湿机构,并且,加湿机构的加湿泵设置于集水箱内,加湿管的一端与加湿泵连接,另一端与加湿罐连接,进而,通过加湿机构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以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空气良好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调主机与后处理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出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末端设备;110、进水口;120、冷冻水进水管;130、出水口;140、冷冻水出水管;150、冷凝水出水口;160、冷凝管;200、集水箱;210、循环管;220、集水管;230、补水管;300、空调主机;310、冷冻水进水口;320、冷冻水出水口;330、喷雾管;331、雾化喷头;340、接水盘;350、回水管;351、回水带;400、后处理设备;410、除锈机构;411、除锈管;420、过滤机构;421、过滤管;430、净化机构;500、排气阀;600、计量泵;700、单向阀;800、加湿机构;810、加湿罐;820、加湿管;830、加湿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照图1及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如图所示,包括末端设备100、集水箱200、空调主机300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设备(100)、集水箱(200)、空调主机(300)以及后处理设备(400),所述末端设备(100)分别与集水箱(200)以及空调主机(300)连接,所述集水箱(200)分别与空调主机(300)以及后处理设备(400)连接,所述空调主机(300)与后处理设备(4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末端设备(100)、集水箱(200)、空调主机(300)以及后处理设备(400),所述末端设备(100)分别与集水箱(200)以及空调主机(300)连接,所述集水箱(200)分别与空调主机(300)以及后处理设备(400)连接,所述空调主机(300)与后处理设备(4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设备(100)上设置有进水口(110)、冷冻水进水管(120)、出水口(130)以及冷冻水出水管(140),所述空调主机(300)上设置有冷冻水进水口(310)以及冷冻水出水口(320),所述末端设备(100)的进水口(110)通过冷冻水进水管(120)与空调主机(300)的冷冻水出水口(320)连接,所述末端设备(100)的出水口(130)通过冷冻水出水管(140)与空调主机(300)的冷冻水进水口(3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设备(100)上还设置有冷凝水出水口(150)以及冷凝管(160),所述空调主机(300)上还设置有喷雾管(330)、接水盘(340)以及回水管(350),所述喷雾管(330)上设置有雾化喷头(331),所述雾化喷头(331)用于对空调主机(300)进行喷洒,所述集水箱(200)上设置有循环管(210)以及集水管(220),所述后处理设备(400)包括除锈机构(410)、过滤机构(420)以及净化机构(430),所述除锈机构(410)上设置有除锈管(411),所述过滤机构(420)上设置有过滤管(421),所述末端设备(100)的冷凝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中消防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