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冷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81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冷器及空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组合式空调器中的空气净化段无法对表冷器自身的细菌进行灭杀以及需要占用组合式空调器内部较多的空间的问题。为此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表冷器包括表冷器本体和杀菌模块;表冷器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相邻的换热片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杀菌模块沿换热片的排列方向布置在表冷器本体的内部。如此,杀菌模块的设置范围贯穿表冷器本体的所有换热片及通风间隙,杀菌模块可以同时对表冷器内部以及进入空调器中的风流进行杀菌,避免了表冷器内部细菌的滋生,并且节约了空调器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减小空调器的体积,使空调器的使用场所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冷器及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表冷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组合式空调器是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向室内送风的末端设备,具有对空气进行过滤、降温、净化杀菌等功能。组合式空调器中通常设置有空气净化段,以对风流中的细菌及异味进行处理。组合式空调器中的表冷器复杂的内部结构使得其内部容易积灰,并且表冷器自身会产生冷凝水,表冷器自身形成的潮湿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但是,目前的组合式空调器中的空气净化段无法对表冷器自身的细菌进行灭杀,当表冷器中持续产生的细菌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由于空气净化段的净化能力有限,这些细菌和异味会随着风流排到室内,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并且,在组合式空调器中增加空气净化段,需要占用组合式空调器内部较多的空间,而体积较大的组合式空调器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从而限制了组合式空调器的应用范围。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表冷器及空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组合式空调器中的空气净化段无法对表冷器自身的细菌进行灭杀,以及空气净化段需要占用组合式空调器内部较多的空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表冷器及空调器。首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表冷器包括表冷器本体和杀菌模块;所述表冷器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相邻的换热片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所述杀菌模块沿所述换热片的排列方向布置在所述表冷器本体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冷器本体的出风侧还设置有细菌异味监测模块和/或风量感应器;并且/或者所述表冷器还包括与空调器的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细菌异味监测模块和/或风量感应器,且所述杀菌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冷器包括固定架,多个所述换热片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所述第一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同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另一侧的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换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上。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冷器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上,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细菌异味监测模块和/或风量感应器。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冷器本体沿气流方向设置有多排换热片,相邻两排换热片之间形成有所述杀菌模块的安装空间,所述杀菌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板和所述第二管板上。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片上相应地设置有多个通孔,冷媒管依次穿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并在多个所述换热片之间来回穿插;冷媒管沿多个所述换热片的排列方向延伸至所述表冷器本体的两侧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上。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述表冷器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换热片相应地设置有供所述杀菌模块穿过的连接孔,所述杀菌模块通过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在所述换热片上;或者多个所述杀菌模块沿所述换热片的排列方向设置。最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任一种表冷器。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表冷器及空调器中,该表冷器包括表冷器本体和杀菌模块;表冷器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相邻的换热片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杀菌模块沿换热片的排列方向布置在表冷器本体的内部。如此,杀菌模块的设置范围贯穿表冷器本体的所有换热片及通风间隙,杀菌模块可以同时对表冷器内部以及进入空调器中的风流进行杀菌,避免了表冷器内部细菌的滋生,并且节约了空调器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减小空调器的体积,使空调器的使用场所更广泛。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表冷器及空调器中,表冷器还包括与空调器的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细菌异味监测模块和/或风量感应器,且杀菌模块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进一步地,还可以将细菌异味监测模块和/或风量感应器设置在表冷器本体的出风侧。如此,当细菌异味监测模块监测到风流中的细菌含量超过设定阈值时,或异味气体分析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即开启杀菌模块进行杀菌;通过风量感应器监测到的风量来控制开启杀菌模块的数量或者控制杀菌强度,实现了空调器的杀菌功能的自动控制。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组合式空调器来描述本技术的表冷器及空调器。附图中:图1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表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A-A位置的剖面图。附图标记列表1-进风段;11-进风口;2-过滤段;3-表冷段;31-表冷器本体;311-固定架;3111-第一护板;3112-第二护板;3113-第一管板;3114-第二管板;312-换热片;313-冷媒管;32-杀菌模块;33-细菌异味监测模块;34-风量感应器;35-加强板;4-检修段;5-排风段;51-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是针对组合式空调器及其内部的表冷器进行说明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技术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吊顶式空调器、立式空调器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解决现有的组合式空调器中的空气净化段无法对表冷器自身的细菌进行灭杀,以及空气净化段需要占用组合式空调器内部较多的空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表冷器及空调器。首先,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冷器包括表冷器本体31和杀菌模块32;表冷器本体3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312,相邻的换热片312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杀菌模块32沿换热片312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包括表冷器本体和杀菌模块;/n所述表冷器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相邻的换热片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所述杀菌模块沿所述换热片的排列方向布置在所述表冷器本体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包括表冷器本体和杀菌模块;
所述表冷器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相邻的换热片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所述杀菌模块沿所述换热片的排列方向布置在所述表冷器本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本体的出风侧还设置有细菌异味监测模块和/或风量感应器;并且/或者
所述表冷器还包括与空调器的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细菌异味监测模块和/或风量感应器,且所述杀菌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包括固定架,多个所述换热片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所述第一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同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的另一侧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冷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江韩江伟赵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