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80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器,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本体和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所述导风件将所述出风口分割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将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的气流沿倾斜方向引导,使得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能够分布更广、更加均匀,避免气流过度聚集导致噪音较大的情况发生。所述导风件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可调,以分配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换言之改变经过所述导风件引导的风量大小,从而适应不同规格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系统中主要依靠换热器实现制冷或制热过程,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表面空气流速越快换热效率越高。一般为了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会设置风机向换热器表面吹风。但是风机吹出的高速气流在集中经过换热器时,基于气流集中、流速较高会存在风吹翅片声,产生噪音。而且不同规格的空调系统中,换热器的尺寸以及与风机的设置位置关系会有所差异,如何使得风机在应用到各种规格中时,均能够降低噪音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器,以使其在应用到各种规格中时,均能够降低噪音。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本体和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所述导风件将所述出风口分割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风件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可调,以分配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风机本体和导风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导风件能够将所述出风口的气流进行引导,具体地,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将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的气流沿倾斜方向引导,使得所述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能够分布更广、更加均匀,避免气流过度聚集导致噪音较大的情况发生。同时,气流分布更加均匀能够使得换热效果更佳。而且,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所述导风件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从而根据情况分配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换言之改变经过所述导风件引导的风量大小,从而适应不同规格需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在所述出风口可移动,以分配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本体和所述导风件均为两个,所述风机本体与所述导风件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导风件沿纵向设置,所述导风件在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可沿横向移动,两个导风件相向倾斜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出风方向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风机本体包括蜗壳和设置在蜗壳中的风叶,所述蜗壳所围的出口为所述出风口,所述蜗壳插在所述安装口中,使得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叶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隔板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内侧面,所述导风件与所述中间隔板的内侧面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包括导风部和支撑部,所述导风部位于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将所述出风口分割为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所述支撑部连接在所述导风部与所述中间隔板之间,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中间隔板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为导风条形板,所述导风条形板沿纵向设置,所述导风条形板相对于所述出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支撑部为支撑条形板,所述支撑条形板支撑在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导风部的底端之间,所述支撑条形板沿所述导风条形板倾斜方向延伸与所述中间隔板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中围成所述出风口的部分为出口壳体,所述出口壳体的上部分伸入所述中间隔板内侧的长度大于所述出口壳体的下部分伸入所述中间隔板内侧的长度,导风部沿纵向设置,所述支撑部为两个,其中一个支撑部为第一支撑部,另一个支撑部为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在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导风部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在所述中间隔板与所述导风部的顶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于所述导风部向所述出风口左侧或右侧倾斜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与所述支撑部由板件一体弯折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沿横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导风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横向设置,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或下方,所述导风件的端部滑动限定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的侧壁设有限位卡口,所述导风件的端部能够卡在所述限位卡口中。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上述的风机组件,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热器相对设置。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机组件来与所述换热器对应设置,使得经过所述风机组件提供的气流能够更加均匀的覆盖到所述换热器上,避免气流过度聚集导致噪音较大的情况发生。同时气流分布更加均匀能够使得换热效果更佳。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所述风机组件中的导风件在出风口的位置,按需分配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从而适应不同规格需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的轴测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的轴测图;图4为图3所示风机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图3和图4所示风机组件中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导风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又一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的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0、空调器;11、换热器;20、风机组件;21、风机本体;211、蜗壳;2111、出口壳体;212、风叶;213、出风口;2131、第一风口;2132、第二风口;22、导风件;221、导风部;222、支撑部;2221、第一支撑部;2222、第二支撑部;23、中间隔板;231、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20。如图1所示,所述风机组件20可以应用于空调器10中。所述风机组件20的出风口213与空调器10的换热器11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组件20使得所述换热器11表面的气流能够快速流动,提高换热效率。具体地,所述换热器11可以为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换热器11包括多个翅片和换热管,多个翅片间隔排布形成如图1所示的换热板,所述换热管则贯穿所述换热板。气流在经过所述翅片时,与换热器11的换热管中的冷媒进行换热,使得空调系统能够进行制冷或制热。而气流在高速通过翅片时,易形成风吹翅片声,产生噪音。而且,如图1可知,相对于换热板整个平面面积而言,出风口213所能够正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本体和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所述导风件将所述出风口分割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风件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可调,以分配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本体和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所述导风件将所述出风口分割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风件在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可调,以分配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在所述出风口可移动,以分配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的出风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本体和所述导风件均为两个,所述风机本体与所述导风件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导风件沿纵向设置,所述导风件在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可沿横向移动,两个导风件相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出风方向的倾斜角度可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风机本体包括蜗壳和设置在蜗壳中的风叶,所述蜗壳所围的出口为所述出风口,所述蜗壳插在所述安装口中,使得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叶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隔板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的内侧面,所述导风件与所述中间隔板的内侧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包括导风部和支撑部,所述导风部位于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将所述出风口分割为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所述支撑部连接在所述导风部与所述中间隔板之间,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中间隔板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威周剑波曾锦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