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78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包括主体、水箱、燃气箱、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主体与所述水箱之间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燃气箱,所述主体与所述燃气箱之间固定设置有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蒸汽的生产过程中,对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回流装置将溢出的水回流收集进行再次利用,在提高蒸汽生成效率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
本技术属于蒸汽供热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
技术介绍
蒸汽亦称“水蒸气”。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分类为:饱和蒸汽,过热蒸汽。蒸汽主要用途有加热/加湿;还可以产生动力;作为机器驱动等,如果把饱和蒸汽继续进行加热,其温度将会升高,并超过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超过饱和温度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有其本身的应用领域,如用在发电机组的透平,通过喷嘴至电机,推动电机转动。但是过热蒸汽很少用于工业制程的热量传递过程,这是因为过热蒸汽在冷凝释放蒸发焓之前必须先冷却到饱和温度,很显然,与饱和蒸汽的蒸发焓相比,过热蒸汽冷却到饱和温度释放的热量是很小的,从而会降低工艺制程设备的性能。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蒸汽供热装置多为大型的锅炉,在蒸汽的产生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导致热量未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从而不利于环境保护,在锅炉的水箱内对水进行加热时,水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溢出锅炉,从而再次造成水资源和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蒸汽供热装置多为大型的锅炉,在蒸汽的产生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导致热量未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从而不利于环境保护,在锅炉的水箱内对水进行加热时,水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溢出锅炉,从而再次造成水资源和热量的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包括主体、水箱、燃气箱、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主体与所述水箱之间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燃气箱,所述主体与所述燃气箱之间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注水口,所述水箱的底部靠近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的外壁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管延伸至所述主体内部的一端与U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室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靠近所述第二水管的一侧包裹有预热管;所述蒸汽发生室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室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溢流管靠近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阀门。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侧壁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所述观察窗的外侧标注有水位刻度。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容积大于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容积。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侧壁的内部开设有真空层。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室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燃烧室。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室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穿过所述主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主体与所述水箱和所述燃气箱的位置,通过所述水箱为所述蒸汽发生室土工充足的水源,通过所述水泵将所述水箱内部的水泵送至所述蒸汽发生室,通过所述燃气箱储存燃气,通过所述气泵将燃气泵送至燃烧室;通过所述注水口向所述水箱的内部灌装和储备用于产生蒸汽的水,通过所述第一水管将水输送至所述水泵,通过所述第二水管将经过所述水泵加压后的水泵送至所述主体的内部,水流经过所述第二水管进入到所述U型管的内部,当水流经过所述U型管时,经过外部的所述预热管进行初步的预热,经过预热后的水输送至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部,经过进一步的加热后形成蒸汽;在使用前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当所述蒸汽发生室内部的水经过加热后,水位达到所述溢流管的高度时,多余的水通过所述溢流管回流到所述水箱的内部,从而避免未充分气化的水从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部回流至所述U型管的内部。所述水箱的侧壁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所述观察窗的外侧标注有水位刻度,通过所述观察窗便于观察所述水箱内部的水位高度,通过所述观察窗外部标注的刻度可直接读取所述水箱内部的水量,从而更好的确定向所述蒸汽发生室内部灌注的水量。所述水箱的容积大于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容积,使得所述水箱有充足的水向所述蒸汽发生室供给。所述主体侧壁的内部开设有真空层,使得所述主体内部的保温效果更好,更易于蒸汽的形成。所述蒸汽发生室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燃烧室,通过所述燃烧室提供充足的热量将水充分气化。所述蒸汽发生室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穿过所述主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外部,通过所述导管向外部输送蒸汽。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从而避免所述蒸汽发生室内部产生锈蚀。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由于所述蒸汽发生室从底部加热,通过搅拌装置将不同温度的水充分融合。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供热的环保型蒸汽装置,包括主体、水箱、燃气箱、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燃气箱,所述燃气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燃气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气泵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的外壁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主体的底部开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燃烧器,所述气泵穿过所述主体的一端通过管箍与所述燃烧器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导热板,所述主体的内部靠近所述导热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蒸汽发生室,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底部与所述导热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蒸汽发生室的顶部与导流管固定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室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桥型支架,所述桥型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蒸汽发生室延伸至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部,所述传动轴延伸至所述蒸汽发生室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扇叶组,所述扇叶组可围绕所述传动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侧壁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玻璃,所述观察窗的外侧标注有水位刻度。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容积大于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容积。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侧壁的内部开设有真空层。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室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室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阀门。进一步的,所述扇叶组呈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以所述传动轴为中线呈轴对称分布。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主体与所述水箱和所述燃气箱的位置,通过所述水箱为所述蒸汽发生室土工充足的水源,通过所述水泵将所述水箱内部的水泵送至所述蒸汽发生室,通过所述燃气箱储存燃气,通过所述进气口将所述燃气箱的内部灌装燃气,通过所述气泵和所述出气管将燃气泵送至所述燃烧室;所述主体的底部开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水箱(2)、燃气箱(3)、底座(4);/n所述底座(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水箱(2),所述主体(1)与所述水箱(2)之间固定设置有水泵(5),所述主体(1)远离所述水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燃气箱(3),所述主体(1)与所述燃气箱(3)之间固定设置有气泵(6);/n所述水箱(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注水口(14),所述水箱(2)的底部靠近所述水泵(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管(13),所述第一水管(13)的一端与所述水箱(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5)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1)的外壁延伸至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管(12)延伸至所述主体(1)内部的一端与U型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17)的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室(9)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17)靠近所述第二水管(12)的一侧包裹有预热管(11);/n所述蒸汽发生室(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溢流管(18),所述溢流管(18)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室(9)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溢流管(18)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2)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溢流管(18)靠近所述水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阀门(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水箱(2)、燃气箱(3)、底座(4);
所述底座(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水箱(2),所述主体(1)与所述水箱(2)之间固定设置有水泵(5),所述主体(1)远离所述水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燃气箱(3),所述主体(1)与所述燃气箱(3)之间固定设置有气泵(6);
所述水箱(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注水口(14),所述水箱(2)的底部靠近所述水泵(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管(13),所述第一水管(13)的一端与所述水箱(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5)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1)的外壁延伸至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管(12)延伸至所述主体(1)内部的一端与U型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17)的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室(9)固定连接,所述U型管(17)靠近所述第二水管(12)的一侧包裹有预热管(11);
所述蒸汽发生室(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溢流管(18),所述溢流管(18)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室(9)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溢流管(18)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2)的上部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德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联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