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撕裂、高柔韧、可折叠的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50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撕裂、高柔韧、可折叠的反光膜,它由面层(1)、粘结层(2)、玻璃微珠(3)、聚焦层(4)、金属反射层(5)、粘结层(6)和基底层(7)构成,所述粘结层(2)的上面粘结面层(1),粘结层(2)的下面单层密集均布玻璃微珠(3),聚焦层(4)呈“碗”状包覆于玻璃微珠(3)裸露于粘结层(2)之外的底部半球,金属反射层(5)附着在聚焦层(4)上,金属反射层(5)由粘结层(6)粘结在基底层(7)上;采用本结构后,不仅具有反光织物的高柔韧、可折叠、抗撕裂的特性,而且具有反光膜耐候性、耐化学品性、色彩还原性和颜色附着牢度优异的特性,特别适合户外广告和可折叠的柔性标志、标识制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为反光单元、利 用其回归反射原理制作而成的反光膜,特别是一种具有高撕裂 强度和优异柔韧性、并适用于户外广告、标志和标识的可折叠 反光膜。
技术介绍
鉴于利用高折射率坡璃微珠的回归反射原理制作成的反光 材料在黑暗环境或夜间受到外来光束照射时,其醒目的逆反射 光具有极高的可识别和警示效果而被广泛用于道路交通安全和个人安全防护领域。如各种道路交通标志牌、各种安全警示 服装等。 一般而言反光材料按其结构和用途分为反光膜和反光 织物两大类,反光膜一般用于各种道路交通标志的制作,而反 光织物则用于安全警示服装的加工。反光膜有透镜埋'入型和密 封胶囊型两种,其区别在于透镜埋入型反光膜的反光单元一一 玻璃微珠是埋藏于透明树脂层之间的,而密封胶囊型反光膜的 玻璃微珠则暴露于表层透明树脂层和玻璃微珠间的密封空气 中。反光织物根据基材的不同, 一般分为反光布、反光革等类, 其玻璃微珠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反光膜多为压敏胶粘贴型, 一般用于粘贴铝板、钢板、塑3料板等平面基材,虽然反光膜具有非常优异的耐候性和耐溶剂 性能,但其硬度较高、刚性大,而柔韧性、可挠曲性差,不能折 叠,同时耐撕裂强度也较低。反光织物一般通过缝制的方式应 用于个人防护用品,这种玻璃微珠暴露型反光材料具有优异的 柔软性、折叠性和较高的撕裂强度,但鉴于其结构特征和材质 特性,这种反光材料存有以下明显的不足,并不适合用于制作 户外标志、广告。1) 耐候性、耐盐雾腐蚀性、耐水性差,影响其户外使用寿 命。反光织物的生产 一般采用纯涤纶、涤纶和棉混纺的布基或者PVC、 PU类的革基作为反光单元一玻璃微珠的载体,玻璃微珠镶嵌于胶粘剂中并通过胶粘剂固定于载体的表面一侧。在户 外紫外光长期照射及雨水浸泡和环境因素影响下,因为纤维降解,布基会在较短时间内开裂、粉化或被腐蚀;反光织物表面 的玻璃微珠也会因为胶粘剂性能老化和降解而脱落,导致逆反 射性能明显衰减。2) 表面颜色附着牢度、色彩还原性差。反光织物的外表面 为密集均布的高度光洁、圆滑的玻璃微珠,鉴于玻璃微珠的表 面特性,在其表面很难进行图案或文字的印刷,而且油墨对玻 璃微珠的附着牢度较低,容易脱落。同时因为位于镶嵌于胶粘 剂中的玻璃微珠底部半球的金属反射层的存在,反光织物呈现 出暗淡、灰黑色的表面。在其表面印刷后,图案、文字的颜色 鲜艳程度大打折扣,色彩还原性能很差。这不仅影响了广告图 文的色彩效果,也影响标志、标识的视认。显而易见,以现有工艺生产的反光膜或者反光织物存在着 致命的性能缺陷,无法满足用于户外广告、有折叠要求的标志、标识所使用反光材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反光材料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耐候性、耐盐雾腐蚀性、耐水性好,表面颜色附着 牢度、色彩还原性强,具有优异的柔软性、折叠性和较高的撕 裂强度的反光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由面层、 粘结层、玻璃微珠、聚焦层、金属反射层、粘结层和基底层构 成,所述粘结层的上面粘结面层,粘结层的下面单层密集均布 玻璃微珠,聚焦层呈"碗"状包覆于玻璃微珠裸露于粘结层之 外的底部半球,金属反射层附着在聚焦层上,金属反射层由粘 结层粘结在基底层上。本技术为了具有优异的户外使用性能和可折叠性,所 述面层可以是采用热固性或双组分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聚氯 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树脂的其中一种经涂布、干燥、固化形成的薄膜。其厚度为30~ 6 0um,表 面张力大于50达因,拉伸强度大于ION,断裂伸长率大于120%。 同时面层具备优异的柔韧性、耐候性、耐盐雾性、耐溶剂性和 极高的透明度;粘结层可采用双组分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其中一种,对玻璃微珠及面层有优良的 附着性,其厚度在10~ 30um左右;聚焦层由溶剂型丙烯酸树脂、 水性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氨酯树脂的其中一种涂 覆于玻璃微珠裸露于粘结层的底部半球而成,其厚度取决于玻 璃微珠的直径和玻璃微珠镶嵌于粘结层的深度。本技术为了具有优异的逆反射性能,所述玻璃微珠单层密集均布,其粒径为40~ 120um,折射率为2.1~2.3。玻璃 微珠通过热压或自然沉降的方式镶嵌在粘结层中,玻璃微珠镶 嵌于粘结层的深度为其直径的30%~95%。牢固粘结金属反射层和基底层的粘结层可以是聚酯树脂或 聚氨酯树脂。粘结层对基底层及金属反射层有足够的粘结牢度, 而且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基底层可以是纯涤纶、涤纶和棉混纺 的布基或者是PVC、 PU类涂层布的其中一种。釆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兼具反光膜和反光布的特性, 逆反射性能优异,而且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候性和极高的耐 撕裂强度,适用于户外广告、可折叠的标志、标识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l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抗撕裂、高柔韧、可折叠的 反光膜的具体实施方案,它由面层l、粘结层2、玻璃微珠3、 聚焦层4、金属反射层5、粘结层6和基底层7构成,所述粘结 层2的上面粘结面层1,粘结层2的下面单层密集均布玻璃微 珠3,聚焦层4呈"碗"状包覆于玻璃微珠3裸露于粘结层2 之外的底部半球,金属反射层5附着在聚焦层4上,金属反射 层5由粘结层6粘结在基底层7上。所述基底层7是现有生产用的各种材质布基的 一种,可以 是纯涤纶、涤纶和棉混纺的布基,也可以是PVC、 PU类涂层布.等。牢固粘结金属反射层5和基底层7的粘结层6可以是聚酯 树脂或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和柔韧性。牢固附着于 聚焦层4的金属反射层5由现有蒸镀工艺所能实现的金属经高 真空蒸镀而成。呈"碗"状包覆于玻璃微珠3棵露于粘结层2 之外的底部半'球的聚焦层4由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水性丙烯酸 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氨酯树脂的其中一种涂覆干燥而成, 其厚度取决于玻璃微珠3的直径、和玻璃微珠镶嵌于粘结层2的 深度。单层密集均布的玻璃微珠3为无机硅酸盐玻璃球体,其 粒径为40 120um,折射率为2.1~2.3,通过热压或自然沉降 的方式镶嵌在粘结层2中,玻璃微珠3镶嵌于粘结层2的深度 为其直径的30%~ 95%。粘结层2牢固粘结面层1和玻璃微珠3, 粘结层2可釆用双组分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醇缩 丁醛树脂的其中一种,对玻璃微珠及面层有优良的附着性,其 厚度在10~ 30um左右。面层1是釆用热固性或双组分聚酯改性 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 醇缩丁醛树脂的其中 一种经涂布、干燥、固化形成的薄膜,其 厚度为30 ~ 6 0um,表面张力大于50达因,拉伸强度大于10N, 断裂伸长率大于120%,同时面层1具备优异的柔韧性、耐候性、 耐盐雾性、耐溶剂性和极高的透明度。釆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面层1优异的柔韧性、耐候性、耐 盐雾性、耐溶剂性和极高的透明度以及较高的表面张力,同时 由于粘结层6具有优异的粘结性柔韧性,使得本技术不仅 具有反光织物的高柔韧、可折叠、抗撕裂的特性,而且具有反 光膜耐候性、耐化学品性、色彩还原性和颜色附着牢度优异的 特性,特别适合户外广告和可折叠的柔性标志、标识制作。权利要求1、一种抗撕裂、高柔韧、可折叠的反光膜,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撕裂、高柔韧、可折叠的反光膜,其特征是:它由面层(1)、粘结层(2)、玻璃微珠(3)、聚焦层(4)、金属反射层(5)、粘结层(6)和基底层(7)构成,所述粘结层(2)的上面粘结面层(1),粘结层(2)的下面单层密集均布玻璃微珠(3),聚焦层(4)呈“碗”状包覆于玻璃微珠(3)裸露于粘结层(2)之外的底部半球,金属反射层(5)附着在聚焦层(4)上,金属反射层(5)由粘结层(6)粘结在基底层(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彪胡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