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9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滑移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开门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驱动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开门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驱动第一开门装置移动,实现门板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驱动缸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开门装置连接,第二驱动缸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门板的两侧,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与门板的下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第二驱动缸与第一驱动缸联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板运行不平稳,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动滑移门
,涉及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公交塞拉门(含气动、电动),为带门轴和无门轴两种,其中无门轴塞拉门由于不占车内空间,得到客户的认可,但是无门轴的塞拉门由于门板下部没有相应的拉力,造成车辆运行过程中,门板下部会里外晃动,密封效果非常差,并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板运行不平稳,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开门装置,所述第一开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驱动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开门装置,所述第二开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开门装置移动,实现门板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开门装置连接,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门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与门板的下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缸与所述第一驱动缸联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后腔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前腔连通,第二管路,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前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后腔连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侧支撑架,所述侧支撑架为两个,所述第一开门装置和所述第二开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侧支撑架上,中间架,所述中间架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之间,条形孔,所述侧支撑架和所述中间架上均设有所述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第二方向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缸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上,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后腔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前腔连通,前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后腔连通,另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后腔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前腔连通,前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后腔连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缸设置在所述中间架上,还包括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后腔连通,另两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前腔连通,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前腔连通,另两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后腔连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门装置包括光轴,所述光轴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开门装置带动所述光轴沿第二方向移动穿设在所述侧支撑架和所述中间架上的所述条形孔内,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光轴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架或所述光轴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一个所述移动架上,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移动架上,所述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所述同步轮转动,所述同步轮的中心轴与所述光轴垂直,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同步轮上,用于带动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为滑动设置在所述光轴上的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架的两侧,一个所述滑块与所述同步带的上传送边连接,另一个所述滑块与所述同步带的下传送边连接,两个滑块分别用于与两个门板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开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侧支撑架上,纵向轴,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纵向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架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纵向轴上随其转动,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带动所述光轴移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上,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第一方向开设在门板的下端,所述第一导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驱动缸通过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一导向槽带动门板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架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之间,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二导轮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双缸之间的液压或气压传动,将塞拉门上部的纵向动力同步传递至门板下部,有效拉紧门板下部,避免了行车过程门板里外晃动的出现,降低了行车过程由于门板晃动产生的“哒哒”噪音,提高塞拉门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第一开门装置,3-第二开门装置,4-第一驱动缸,5-第二驱动缸,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101-侧支撑架,102-中间架,103-条形孔,8-第一三通接头,9-第二三通接头,21-光轴,22-移动架,23-第一电机,24-同步轮,25-同步带,10-滑块,31-第二电机,32-纵向轴,33-第一连杆,34-第一拉杆,11-第一导轮,12-第一导向槽,13-第二导轮,14-第二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1,第一开门装置2,第一开门装置2设置在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开门装置3,第二开门装置3设置在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第一开门装置2移动,实现门板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驱动缸4,第一驱动缸4设置在支撑架1上,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与第一开门装置2连接,第二驱动缸5,第二驱动缸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门板的两侧,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与门板的下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第二驱动缸5与第一驱动缸4联动。还包括第一管路6,第一驱动缸4的后腔通过第一管路6与第二驱动缸5的前腔连通,第二管路7,第一驱动缸4的前腔通过第二管路7与第二驱动缸5的后腔连通。本实施例中分为打开和关闭两个运动过程,在打开过程中,第二开门装置3先带动第一开门装置2纵向移动,使门板纵向运动,然后第一开门装置2带动两侧的门板向远离各自的方向移动,使门板先纵向移动再横向移动,实现门板打开。在第二开门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1),/n第一开门装置(2),所述第一开门装置(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n第二开门装置(3),所述第二开门装置(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开门装置(2)移动,实现门板沿第二方向移动,/n第一驱动缸(4),所述第一驱动缸(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开门装置(2)连接,/n第二驱动缸(5),所述第二驱动缸(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门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与门板的下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缸(5)与所述第一驱动缸(4)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
第一开门装置(2),所述第一开门装置(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开门装置(3),所述第二开门装置(3)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开门装置(2)移动,实现门板沿第二方向移动,
第一驱动缸(4),所述第一驱动缸(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开门装置(2)连接,
第二驱动缸(5),所述第二驱动缸(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门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活塞杆与门板的下端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缸(5)与所述第一驱动缸(4)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路(6),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后腔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与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前腔连通,
第二管路(7),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前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7)与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后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
侧支撑架(101),所述侧支撑架(101)为两个,所述第一开门装置(2)和所述第二开门装置(3)均设置在所述侧支撑架(101)上,
中间架(102),所述中间架(102)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101)之间,
条形孔(103),所述侧支撑架(101)和所述中间架(102)上均设有所述条形孔(103),所述条形孔(103)沿第二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缸(4)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101)上,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后腔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前腔连通,前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7)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后腔连通,
另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后腔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与另一个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前腔连通,前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路(7)与同侧的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后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轴塞拉门门下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缸(4)设置在所述中间架(102)上,
还包括
第一三通接头(8),所述第一三通接头(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后腔连通,另两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前腔连通,
第二三通接头(9),所述第二三通接头(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前腔连通,另两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7)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缸(5)的后腔连通。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永学胡梅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诺贝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