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46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框架及位于所述主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主框架、侧框架上均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侧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显示公交信息的显示屏。所述主框架、侧框架的上方共同设有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呈倒“V”型结构的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上均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底座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控制装置、变电器,所述变电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连,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照明装置、显示屏电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公交站台不仅减少了施工难度,节约了电能,而且保证了在停电情况下的正常照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亮化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
技术介绍
新能源亮化系统是指采用新能源作为主要动力为城市提供绿色、环保、节能的照明方案,以提升城市形象,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公共交通是城市经济和民众生活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其对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健全公共交通配套基础设施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公交站台是专门为城市候车市民建设的公共设施,其亮化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形象,达到自我宣传、体现城市文化的效果。但现有的公交站台普遍采用市电进行供电,不仅浪费电能,而且在发生停电故障时,公交站台难以在夜间提供有效照明,容易影响到候车人的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不仅减少了施工难度,节约了电能,而且保证了在停电情况下的正常照明。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框架及位于所述主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主框架、侧框架上均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侧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显示公交信息的显示屏。所述主框架、侧框架的上方共同设有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呈倒“V”型结构的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上均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底座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控制装置、变电器,所述变电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连,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照明装置、显示屏电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在前挡板、后挡板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能吸收太阳的热量,再通过变电器将其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池内,通过控制装置将蓄电池的电力供给给照明装置及显示屏,以此通过太阳能发电,大大节约了电能,并在停电状态下保证公交站台的正常照明;通过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能减少乘客被淋湿的问题,提高乘客的出行满意度;而且通过顶板组件的调节也能调节到太阳能光伏板的角度,使得其能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充分吸收太阳的热量。进一步来说,所述顶板组件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框架及侧框架上端的水平基板,所述水平基板的一端与所述后挡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前挡板滑动连接。所述前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后挡板的顶端铰接。当水平基板固定时,通过其与后挡板的铰接使得后挡板能沿着水平基板转动,再通过前挡板、后挡板的铰接,前挡板能沿着水平基板的另一端滑动,进而实现前挡板伸出水平基板的遮雨面积的变化,实现遮雨范围的调节。进一步来说,所述水平基板包括矩形的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挡板的连接部,另一端均布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前挡板的顶紧块。进一步来说,所述顶紧块呈楔形结构。进一步来说,所述后挡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通槽,所述通槽内穿设有受驱动件驱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设有嵌入到所述通槽内的平键,所述转轴的两端延伸出所述通槽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铰接。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通过平键带动通槽及后挡板随之转动,进而实现后挡板相对于水平基板的转动。进一步来说,所述前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个横向设置的限位条,任一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条之间限定形成用于限制所述顶紧块位置的限位空间。初始状态时,若干个顶紧块顶紧在任一限位空间内;当后挡板转动时,前挡板随之发生移动,顶紧块挤压限位条,在后挡板及顶紧块的作用下,前挡板有向外移动的趋势,进而使得顶紧块能移动至下一个限位空间内,直至后挡板转动至指定的位置,此时前挡板能在顶紧块的作用下保持平衡。设置若干个顶紧块能避免单个顶紧块损坏导致的限位失效。进一步来说,所述限位条包括横截面呈梯形结构的限位基板,所述限位基板的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橡胶层。通过弹性橡胶层的设置使得挤压效果更好,而且能提高对顶紧块的限位作用,减少对限位基板的损伤。进一步来说,所述前挡板、后挡板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还盖合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玻璃盖板。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玻璃盖板便于更换太阳能光伏板。进一步来说,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呈门形结构设置的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内侧限定形成广告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平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主框架;3-侧框架;4-照明装置;41-广告位;5-显示屏;61-前挡板;611-凹槽;612-限位基板;613-弹性橡胶层;62-后挡板;63-水平基板;631-平板;632-连接部;633-顶紧块;64-玻璃盖板;7-太阳能光伏板;8-蓄电池;9-控制装置;10-变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参见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主框架2及位于所述主框架2两侧的侧框架3。所述主框架2、侧框架3上均安装有照明装置4,所述侧框架3上还安装有用于显示公交信息的显示屏5。所述主框架2、侧框架3的上方共同设有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呈倒“V”型结构的前挡板61、后挡板62,所述前挡板61、后挡板62上均设有太阳能光伏板7。所述底座1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8、控制装置9、变电器10,所述变电器10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蓄电池8电连,所述控制装置9分别与所述蓄电池8、照明装置4、显示屏5电连。通过设置在前挡板61、后挡板62上的太阳能光伏板7能吸收太阳的热量,再通过变电器10将其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池8内,通过控制装置9将蓄电池8的电力供给给照明装置4及显示屏5,以此通过太阳能发电,大大节约了电能,并在停电状态下保证公交站台的正常照明;通过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能减少乘客被淋湿的问题,提高乘客的出行满意度;而且通过顶板组件的调节也能调节到太阳能光伏板7的角度,使得其能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充分吸收太阳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组件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框架2及侧框架3上端的水平基板63,所述水平基板63的一端与所述后挡板6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前挡板61滑动连接。所述前挡板61的顶端与所述后挡板62的顶端铰接。当水平基板63固定时,通过其与后挡板62的铰接使得后挡板62能沿着水平基板63转动,再通过前挡板61、后挡板62的铰接,前挡板61能沿着水平基板63的另一端滑动,进而实现前挡板61伸出水平基板63的遮雨面积的变化,实现遮雨范围的调节。同时,通过上述调节能改变位于前挡板61、后挡板62上的太阳能光伏板7的角度变化,使得其在太阳照射时能根据太阳照射角度进行调整,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框架及位于所述主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主框架、侧框架上均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侧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显示公交信息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侧框架的上方共同设有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呈倒“V”型结构的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上均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底座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控制装置、变电器,所述变电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连,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照明装置、显示屏电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框架及位于所述主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主框架、侧框架上均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侧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显示公交信息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侧框架的上方共同设有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呈倒“V”型结构的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上均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底座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控制装置、变电器,所述变电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连,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照明装置、显示屏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框架及侧框架上端的水平基板,所述水平基板的一端与所述后挡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前挡板滑动连接;所述前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后挡板的顶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基板包括矩形的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连接后挡板的连接部,另一端均布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前挡板的顶紧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手指智能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