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5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包括通过紧固组件安装于狭窄沉降缝内侧的加固模板组件本体,所述加固模板组件本体包括加固模板和支撑定位件,其中,在狭窄沉降缝的两侧内侧相对布置有加固模板,在两块加固模板之间成排地安装有数个支撑定位件,支撑定位件的任意一端上从上至下依序设置有提钩和木方搭挂件以及防脱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拆装方便,施工效率高,模板整体强度、刚度较高,不易损坏,大大提高了模板周转使用次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混凝土成型质量,且由于使用塔吊辅助安装,节省了较多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主要是适用于高层剪力墙或框架结构沉降缝处支模体系施工,属于房屋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建筑市场迫切需要新的施工工艺代替传统的施工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能降低对质量的要求。如今很多建筑物由于设计跨度较大,为满足结构的收缩、抗震及不均匀沉降,在结构中间设置宽度不同的沉降缝,由于操作面较小,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又要考虑降低施工成本,因此沉降缝两侧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存在较大难度。沉降缝两侧剪力墙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难点,普遍无法保证剪力墙的构件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混凝土密实度以及观感质量。沉降缝处模板支设难度较大,拆除模板难度更大,易造成模板遗留在沉降缝内。通常来说,建筑物的沉降缝两侧是剪力墙且外侧端部设计有“L"形暗柱。由于沉降缝内空间狭窄,工人无法操作。按照传统采用聚苯板或废旧层板做一次性模板使用,又很难控制钢筋排距及保护层,质量无法保证且费用较高。也有采用先进行浇筑一侧剪力墙,在一侧墙体成型后另一侧剪力墙模板采用定制组合模板进行加固后再浇筑。而且,传统的沉降缝模板通常采用木模板和钢模板。木模板的现场加工需要数名木工配合工作,场地狭小,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并且木模板周转次数少,费用高。而钢模板整体成型,可以反复使用,尺寸准确,但是投入成本大,钢模周转率低,而且钢模板比较重不方便吊装。针对建筑沉降缝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施工效率高、经济性好的沉降缝支撑体系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而成的,应用于实际沉降缝施工中必将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拆装方便,施工效率高,模板整体强度、刚度较高,不易损坏,大大提高了模板周转使用次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混凝土成型质量,且由于使用塔吊辅助安装,节省了较多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能够解决传统的建筑模板拼合后存在的倾斜、错台和漏浆等问题,采用该结构的加固模板组件,施工速度快、安装便利,模板现场拼装易操作、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的改进,包括通过紧固组件安装于狭窄沉降缝内侧的加固模板组件本体,所述加固模板组件本体包括加固模板(1)和支撑定位件(2),其中,在狭窄沉降缝的两侧内侧相对布置有加固模板(1),在两块加固模板(1)之间成排地安装有数个支撑定位件(2),支撑定位件(2)的任意一端上从上至下依序设置有提钩(21)和木方搭挂件(22)以及防脱限位件(2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加固模板(1)一端设有吊耳(11),吊耳(11)对称设置于加固模板(1)的顶部;所述加固模板(1)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12),限位卡槽(12)对称设置于加固模板(1)的底部。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固模板(1)整体为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的任意一端面上设有多个长短不一的加强构件(1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构件(13)为扁平细长的扁铁,该扁铁沿加固模板(1)的宽度方向等距或是不等距设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耳(11)整体为“倒U字形”或是“倒V字形”或者是“圆环形”结构,该吊耳(11)与加固模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卡槽(12)整体为“倒U字形”或是“半圆形”或是“三角形”或者是“Ω字形”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定位件(2)是由两根棒状体构件并列焊接而成的扁平长条构件,在该扁平长条构件的顶部从上至下依序焊接设置有提钩(21)和木方搭挂件(22)以及防脱限位件(23),防脱限位件(23)为板状体构件。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提钩(21)固定连接于支撑定位件(2)的顶部;所述木方搭挂件(22)固定连接于支撑定位件(2)的顶部一侧;所述防脱限位件(23)中部穿过支撑定位件(2)的顶部与之固定连接为一整体。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木方搭挂件(22)设置于提钩(21)与防脱限位件(23)之间;所述防脱限位件(23)紧贴木方搭挂件(22)设置,且位于木方搭挂件(22)的下方。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加固模板(1)和支撑定位件(2)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工作原理是:绑扎钢筋→绑扎安装砼支撑→沉降缝内加固模板的制作与安装→纵向刚性支撑定位件安装→两侧外墙及封头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安装楼面承托钢筋→(贯通墙身及沉降缝)对拉螺杆安装→整体模板加固→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支撑定位件拆除→对拉螺杆拆除→封头模板拆除→沉降缝内加固模板拆除→两外墙身连接模板拆除→常规养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具有拆装方便,施工效率高,模板整体强度、刚度较高,不易损坏,大大提高了模板周转使用次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混凝土成型质量,且由于使用塔吊辅助安装,节省了较多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能够解决传统的建筑模板拼合后存在的倾斜、错台和漏浆等问题,采用该结构的加固模板组件,施工速度快、安装便利,模板现场拼装易操作、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3、本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重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同时还能使混凝土成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4、本技术板面光滑,刚度、强度、稳定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成型质量好;5、本技术的外部上涂防锈漆,因此可以防止生锈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同时,在装置的外部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以及地下施工环境清楚地标示该模板组件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技术的加固模板(1)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支撑定位件(2)部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包括通过紧固组件安装于狭窄沉降缝内侧的加固模板组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模板组件本体包括加固模板(1)和支撑定位件(2),其中,在狭窄沉降缝的两侧内侧相对布置有加固模板(1),在两块加固模板(1)之间成排地安装有数个支撑定位件(2),支撑定位件(2)的任意一端上从上至下依序设置有提钩(21)和木方搭挂件(22)以及防脱限位件(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包括通过紧固组件安装于狭窄沉降缝内侧的加固模板组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模板组件本体包括加固模板(1)和支撑定位件(2),其中,在狭窄沉降缝的两侧内侧相对布置有加固模板(1),在两块加固模板(1)之间成排地安装有数个支撑定位件(2),支撑定位件(2)的任意一端上从上至下依序设置有提钩(21)和木方搭挂件(22)以及防脱限位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模板(1)一端设有吊耳(11),吊耳(11)对称设置于加固模板(1)的顶部;所述加固模板(1)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12),限位卡槽(12)对称设置于加固模板(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模板(1)整体为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的任意一端面上设有多个长短不一的加强构件(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13)为扁平细长的扁铁,该扁铁沿加固模板(1)的宽度方向等距或是不等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沉降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1)整体为“倒U字形”或是“倒V字形”或者是“圆环形”结构,该吊耳(11)与加固模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能严福明段锦祥陈汝宝彭元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