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胜国专利>正文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32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挡板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合页连接,第二挡板上设有圆筒,第二支撑装置和圆筒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缺口,支撑杆设有缺口的一端设有钩;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下移动,比较方便,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缺口和钩,可以使支撑杆扣在钢筋上,增加了支撑杆的稳定性,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方便拆卸和调节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是指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建设筑,很多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建筑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质量,但是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模板制作成后浇带,然后在后浇带中浇灌混凝土,制成承重梁和承重墙;现在常规后浇带制作与安装如下:首先后浇带网片需要钢筋焊制并且绑上钢丝网,随后安装后浇带网片需要焊在底板钢筋上;但是这种方式对底板钢筋会造成一定伤害,从而会影响钢筋质材,焊接网片的钢筋与钢丝网对于二次后浇带浇注的防水性及结构性都受到一定影响。对于常规后浇带制作与安装的缺陷,从而研究出新型后浇带支撑模及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上并和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n所述挡板装置包括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通过合页(4)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上设有圆筒(5),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圆筒(5)转动连接;/n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缺口(6),所述支撑杆(1)设有缺口(6)的一端设有钩(7)。/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第一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套在支撑杆(1)上并和支撑杆(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挡板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通过合页(4)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上设有圆筒(5),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和圆筒(5)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缺口(6),所述支撑杆(1)设有缺口(6)的一端设有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后浇带模及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套管(8)、第一螺栓(9)、第一垫片(10)和第一螺母(11),所述第一套管(8)套在支撑杆(1)上,所述第一螺栓(9)设置在第一套管(8)上,所述第一垫片(10)套在第一螺栓(9)上,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一螺栓(9)通过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周胜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