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式脚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4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全钢式脚手板,包括两个相平设置的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筋板连接焊接口,所述矩形管焊接固定在筋板连接焊接口内,两个所述矩形管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矩形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相对较为轻巧的全钢式脚手板,因简洁的构造、优秀的整体性,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安装、使用和升降过程中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钢式脚手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尤其涉及全钢式脚手板。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近年来新开发的高层建筑安全防护工程设备,能沿着建筑物升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用料少,组装方便,实用性强;同时施工现场整洁,有利于整个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随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整个行业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全性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架体本身要稳固、轻便、外观优美。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主要构成部件:脚手板,其重量占据了整个架体重量的30%左右。目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所使用的脚手板大部分都是钢构件,但在保证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其重量都非常大,而且其结构复杂,有许多复杂的小构件组成,在生产、运输和安装时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不便,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施工效率。脚手板越重,整个架体的重量也越重,提升时架体的提升系统受到的压力也会越大,出现问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存在安全隐患。虽然行业内也有采用铝合金的脚手板,但是构造复杂,强度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全钢式脚手板,具备相对较为轻巧的全钢式脚手板,因简洁的构造、优秀的整体性,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安装、使用和升降过程中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的优点,解决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所使用的脚手板大部分都是钢构件,但在保证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其重量都非常大,而且其结构复杂,有许多复杂的小构件组成,在生产、运输和安装时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不便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钢式脚手板,包括两个相平设置的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筋板连接焊接口,所述矩形管焊接固定在筋板连接焊接口内,两个所述矩形管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矩形管上。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位于连接机构上侧。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正对于支撑管。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矩形管之间的角钢,所述角钢呈“7字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套口,所述套口套入角钢外部,且所述角钢与套口过盈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管、加固管的一侧设置有花纹钢板,所述花纹钢的边缘侧壁均与矩形管、加固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全钢式脚手板在安装时通过第二螺栓孔内的螺栓与立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立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立杆接头,所述立杆接头固定连接下一个立杆。进一步地,所述立杆另一侧安装有水平桁架,所述水平桁架下部设置有下吊点桁架。进一步地,所述下吊点桁架的一侧与设置在立杆上的导轨相匹配,在机体上升时,外力对下吊点桁架提供向上的拉力,拉力通过和下吊点桁架相连的水平桁架作用到整个架体上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在架体正常使用时,架体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通过全钢式脚手板传递至立杆和水平桁架组成的桁架结构,再从和导轨连接的立杆通过导座和顶撑传递至建筑主体中;当架体提升时,上吊点和电葫芦对下吊点桁架提供向上的拉力,拉力通过和下吊点桁架相连的水平桁架作用到整个架体,此时相对较为轻巧的全钢式脚手板,因简洁的构造、优秀的整体性,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安装、使用和升降过程中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建筑主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会得以保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全钢式脚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全钢式脚手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全钢式脚手板的安装立体图。图中:1-角钢、2-加固管、3-花纹钢板、4-第一螺栓孔、5-第二螺栓孔、6-筋板连接焊接口、7-下吊点桁架、8-水平桁架、9-立杆接头、10-矩形管、11-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全钢式脚手板,包括两个相平设置的矩形管10,矩形管10的两端均连接有加固管2,加固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筋板连接焊接口6,矩形管10焊接固定在筋板连接焊接口6内,两个矩形管10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管,支撑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矩形管10上,支撑管增加了整个全钢式脚手板的稳固性,使全钢式脚手板稳定性更强。在本实施例中,矩形管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孔5,第二螺栓孔位于连接机构上侧,便于将全钢式脚手板固定在立杆上,以实现提高立杆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例中,加固管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4,第一螺栓孔4正对于支撑管,第一螺栓孔4便于全钢式脚手板的侧面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矩形管10之间的角钢1,角钢1呈“7字状”,支撑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套口,套口套入角钢1外部,且角钢1与套口过盈配合连接,从而实现了支撑管与矩形管10间的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矩形管10、加固管2的一侧设置有花纹钢板3,花纹钢3的边缘侧壁均与矩形管10、加固管2相连接,花纹钢板3实现了全钢式脚手板内部通口的封闭,便于工作人员在全钢式脚手板上行走。在本实施例中,全钢式脚手板在安装时通过第二螺栓孔5内的螺栓与立杆一侧固定连接,立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立杆接头9,立杆接头9固定连接下一个立杆,从而使立杆的高度不断增加,立杆另一侧安装有水平桁架8,水平桁架8下部设置有下吊点桁架7,下吊点桁架7的一侧与设置在立杆上的导轨11相匹配,在机体上升时,外力对下吊点桁架7提供向上的拉力,拉力通过和下吊点桁架7相连的水平桁架8作用到整个架体上升。本技术方案在架体正常使用时,架体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通过全钢式脚手板传递至立杆和水平桁架8组成的桁架结构,再从和导轨11连接的立杆通过导座和顶撑传递至建筑主体中;当架体提升时,上吊点和电葫芦对下吊点桁架7提供向上的拉力,拉力通过和下吊点桁架7相连的水平桁架8作用到整个架体,此时相对较为轻巧的全钢式脚手板,因简洁的构造、优秀的整体性,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安装、使用和升降过程中施工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钢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平设置的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筋板连接焊接口,所述矩形管焊接固定在筋板连接焊接口内,两个所述矩形管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矩形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钢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平设置的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筋板连接焊接口,所述矩形管焊接固定在筋板连接焊接口内,两个所述矩形管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矩形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钢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位于连接机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钢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正对于支撑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钢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矩形管之间的角钢,所述角钢呈“7字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钢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涛李永献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