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41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下方设置有第一L型槽,所述第一凸起左侧为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下方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槽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下方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左侧设置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内插接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接槽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所述第二折角左侧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打钉定位槽,所述第二凹槽下方设置有第二L型槽,所述第二L型槽设置在第三凸起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较于传统维护幕墙面板的抗风强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
本技术属于维护幕墙面板插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
技术介绍
幕墙是厂房、装配式房屋建筑中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起到保温、隔热和装饰的作用。幕墙通常是由多块荧幕墙面板拼接而成,目前市场常规金属墙体荧幕墙板,安装过程中,因内板存在向外滑移、错位,影响外表面平整度质量的缺陷;特别在纯平板的时候,较为明显。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有效避免原有板型搭接时,内板向外滑移、错位,影响外表面平整度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包括内幕墙面板、外幕墙面板、第一凸起、第一L型槽、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头、第二凸起、第一凹槽、密封条、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头、第二凹槽、第一折角、第二折角、第三凸起、第二L型槽,所述内幕墙面板和外幕墙面板之间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靠近内幕墙面板一侧,所述第一凸起下方设置有第一L型槽,所述第一凸起左侧为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下方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槽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下方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第二凸起左侧设置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内插接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接槽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所述第二折角左侧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打钉定位槽,所述第二凹槽下方设置有第二L型槽,所述第二L型槽设置在第三凸起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L型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插接槽和第一插接头互锁,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插接槽与第二插接头互锁,所述第三凸起与第二L型槽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内幕墙面板和外幕墙面板的芯材为岩棉聚氨酯侧缝、纯聚氨酯、纯岩棉其中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L型槽与第三凸起之间可设置有缝搭接和无缝搭接两种形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槽、第二插接头,且通过第一插接槽与第一插接头之间配合,第二插接槽与第二插接头配合,从而实现内幕墙面板、外幕墙面板互锁,且通过设置第一折角、第二折角,相比较于传统维护幕墙面板的抗风强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幕墙面板;2-外幕墙面板;3-第一凸起;4-第一L型槽;5-第一插接槽;6-第一插接头;7-第二凸起;8-第一凹槽;9-密封条;10-第二插接槽;11-第二插接头;12-第二凹槽;13-第一折角;14-第二折角;15-第三凸起;16-第二L型槽;17-打钉定位槽;18-芯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包括内幕墙面板1、外幕墙面板2、第一凸起3、第一L型槽4、第一插接槽5、第一插接头6、第二凸起7、第一凹槽8、密封条9、第二插接槽10、第二插接头11、第二凹槽12、第一折角13、第二折角14、第三凸起15、第二L型槽16,所述内幕墙面板1和外幕墙面板2之间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3靠近内幕墙面板1一侧,所述第一凸起3下方设置有第一L型槽4,所述第一凸起3与第一L型槽4相匹配,所述第一凸起3左侧为第一插接槽5,所述第一插接槽5下方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插接头6,所述第一插接槽5和第一插接头6互锁,所述第一插接槽5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7,所述第二凸起7下方设置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二凸起7与第一凹槽8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7与第一凹槽8之间设置有密封条9,所述第二凸起7左侧设置有第二插接槽10,所述第二插接槽10内插接有第二插接头11,所述第二插接槽10与第二插接头11互锁,所述第二插接头11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插接槽10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角13和第二折角14,所述第一折角13和第二折角14增强了幕墙面板的抗风强度,所述第二折角14左侧设置有第三凸起15,所述第三凸起15与第二凹槽12之间形成打钉定位槽17,所述第二凹槽12下方设置有第二L型槽16,所述第二L型槽16设置在第三凸起15下方,所述第三凸起15与第二L型槽16相匹配,所述第二L型槽16与第三凸起15之间可设置有缝搭接和无缝搭接两种形式。具体的,所述内幕墙面板1和外幕墙面板2的芯材18为岩棉聚氨酯侧缝、纯聚氨酯、纯岩棉其中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幕墙面板(1)、外幕墙面板(2)、第一凸起(3)、第一L型槽(4)、第一插接槽(5)、第一插接头(6)、第二凸起(7)、第一凹槽(8)、密封条(9)、第二插接槽(10)、第二插接头(11)、第二凹槽(12)、第一折角(13)、第二折角(14)、第三凸起(15)、第二L型槽(16)、打钉定位槽(17)、芯材(18),所述内幕墙面板(1)和外幕墙面板(2)之间设置第一凸起(3),所述第一凸起(3)靠近内幕墙面板(1)一侧,所述第一凸起(3)下方设置有第一L型槽(4),所述第一凸起(3)左侧为第一插接槽(5),所述第一插接槽(5)下方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插接头(6),所述第一插接槽(5)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7),所述第二凸起(7)下方设置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二凸起(7)与第一凹槽(8)之间设置有密封条(9),所述第二凸起(7)左侧设置有第二插接槽(10),所述第二插接槽(10)内插接有第二插接头(11),所述第二插接头(11)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插接槽(10)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角(13)和第二折角(14),所述第二折角(14)左侧设置有第三凸起(15),所述第三凸起(15)与第二凹槽(12)之间形成打钉定位槽(17),所述第二凹槽(12)下方设置有第二L型槽(16),所述第二L型槽(16)设置在第三凸起(15)下方,所述内幕墙面板(1)、外幕墙面板(2)内设置有芯材(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外双互锁插接幕墙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幕墙面板(1)、外幕墙面板(2)、第一凸起(3)、第一L型槽(4)、第一插接槽(5)、第一插接头(6)、第二凸起(7)、第一凹槽(8)、密封条(9)、第二插接槽(10)、第二插接头(11)、第二凹槽(12)、第一折角(13)、第二折角(14)、第三凸起(15)、第二L型槽(16)、打钉定位槽(17)、芯材(18),所述内幕墙面板(1)和外幕墙面板(2)之间设置第一凸起(3),所述第一凸起(3)靠近内幕墙面板(1)一侧,所述第一凸起(3)下方设置有第一L型槽(4),所述第一凸起(3)左侧为第一插接槽(5),所述第一插接槽(5)下方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插接头(6),所述第一插接槽(5)左侧设置有第二凸起(7),所述第二凸起(7)下方设置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二凸起(7)与第一凹槽(8)之间设置有密封条(9),所述第二凸起(7)左侧设置有第二插接槽(10),所述第二插接槽(10)内插接有第二插接头(11),所述第二插接头(11)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插接槽(10)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折角(1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领王省孙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众和博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