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管道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顶壁螺纹连接有顶盖,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连接有排泥泵,且排泥泵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环形过滤网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刮刀,且刮刀呈环形结构,排泥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泥管,进泥管的下端延伸至刮刀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工对淤泥进行收集和处理,省时省力,方便对管道内壁上的淤泥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管道的通畅,清淤效果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
本技术涉及水利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按目的或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止洪水灾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涝、渍灾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水利工程,或称灌溉和排水工程;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水力发电工程;改善和创建航运条件的航道和港口工程;为工业和生活用水服务,并处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保护和增进渔业生产的渔业水利工程。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620561104.4)水利管道清淤接口,通管,积泥沙桶,挡泥板,旋转柄,泥沙桶底盖组成,通管,积泥沙桶均为壳型结构,两者固定连接;通管内形成的水流通道与积泥沙桶内形成的泥沙容腔相连通;挡泥板设置于通管与积泥沙桶之间的通道部位,使得水流从水流通道通过时,受到挡泥板对底层水流的阻挡。该对比文件中当泥沙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将泥沙桶底盖拧下,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清理泥沙,底盖对泥沙和淤泥的储存容量有限,当泥沙和淤泥的收集量较多时,则需要反复的对底盖内的泥沙进行倾倒,费时费力,而且当淤泥附着在底盖的内壁上,不便于清理,清淤效果不是很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具有无需人工对淤泥进行收集和处理,省时省力,方便对管道内壁上的淤泥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管道的通畅,清淤效果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壁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连接有排泥泵,且排泥泵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所述环形过滤网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刮刀,且刮刀呈环形结构,所述排泥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泥管,所述进泥管的下端延伸至刮刀的下方,所述排泥泵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泥管,且排泥管延伸至连接管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驱动电机、线筒、转轴和吊绳,顶盖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锁紧螺栓与其中一个固定板的侧壁相固定,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另一侧,并且固定连接有转轴。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线筒,线筒的外部缠绕有吊绳,所述吊绳的下端延伸至连接管的内部,并且系有绳环,绳环固定在排泥泵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底壁两侧均固定有法兰,且连接管通过法兰连接有水管,刮刀的直径等于水管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环形过滤网的直径与刮刀的直径相等,过滤网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进泥管的下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刮刀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排泥管呈S型结构,且排泥管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有连接管和法兰,方便清淤接口与水利管道相安装,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转轴、线筒和吊绳,实现了排泥泵的升降,便于排泥泵进入到水利管道的内部,并配合有排泥管和进泥管,实现了定期的对淤泥进行清理,避免淤泥堆积在水管的内部造成堵塞影响水流速度,便于将淤泥排出管道的外部,无需人工对淤泥进行收集和处理,省时省力;2、通过设置有环形过滤网,便于管道中的淤泥进行过滤,并配合有刮刀,刮刀可将水管一端内壁上的淤泥刮下,方便对管道内壁上的淤泥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管道的通畅,清淤效果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二连接杆和刮刀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顶盖和吊绳的俯视图;图中:1连接管、2法兰、3顶盖、4驱动电机、5线筒、6吊绳、7固定板、8排泥泵、9连接板、10第一连接杆、11环形过滤网、12第二连接杆、13刮刀、14排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的顶壁螺纹连接有顶盖3,顶盖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连接有排泥泵8,且排泥泵8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两个第一连接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11;环形过滤网1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两个第二连接杆12的底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刮刀13,且刮刀13呈环形结构,排泥泵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泥管,进泥管的下端延伸至刮刀13的下方,排泥泵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4,且排泥管14延伸至连接管1的外部。本技术中,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7、驱动电机4、线筒5、转轴和吊绳6,顶盖3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7,驱动电机4通过锁紧螺栓与其中一个固定板7的侧壁相固定,驱动电机4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板7的另一侧,并且固定连接有转轴。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4可以采用型号为YE2-112M-4的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或者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供电。本技术中,转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线筒5,线筒5的外部缠绕有吊绳6,吊绳6的下端延伸至连接管1的内部,并且系有绳环,绳环固定在排泥泵8的顶部。本技术中,连接管1的底壁两侧均固定有法兰2,且连接管1通过法兰2连接有水管,刮刀13的直径等于水管的内径。本技术中,环形过滤网11的直径与刮刀13的直径相等,过滤网11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进泥管的下端贯穿通孔延伸至刮刀13的下方。本技术中,排泥管14呈S型结构,且排泥管1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连接管1通过法兰2与水管相安装,通过启动驱动电机4工作,驱动电机4工作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线筒5转动,从而使得吊绳6的一端带动排泥泵8下降,使得排泥泵8进入到水管中,水进入到水管中,环形过滤网11可对水中的淤泥进行过滤,使得淤泥留在水管的一端,从而便于对淤泥进行过滤,通过启动排泥泵8,排泥泵8将水管一端的淤泥通过进泥管和排泥管14排出,实现了定期的对淤泥进行清理,避免淤泥堆积在水管的内部造成堵塞影响水流速度,而通过再次启动驱动电机4工作,驱动电机4工作时带动吊绳6运动,从而使得吊绳6带动排泥泵8下降,实现了刮刀13的升降,刮刀13可将水管一端内壁上的淤泥刮下,方便对管道内壁上的淤泥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管道的通畅,清淤效果好,且能够将淤泥排出管道的外部,无需人工对淤泥进行收集和处理,省时省力,适合推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顶壁螺纹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连接有排泥泵(8),且排泥泵(8)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11);/n所述环形过滤网(1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底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刮刀(13),且刮刀(13)呈环形结构,所述排泥泵(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泥管,所述进泥管的下端延伸至刮刀(13)的下方,所述排泥泵(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4),且排泥管(14)延伸至连接管(1)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顶壁螺纹连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连接有排泥泵(8),且排泥泵(8)的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11);
所述环形过滤网(1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底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刮刀(13),且刮刀(13)呈环形结构,所述排泥泵(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泥管,所述进泥管的下端延伸至刮刀(13)的下方,所述排泥泵(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4),且排泥管(14)延伸至连接管(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清淤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7)、驱动电机(4)、线筒(5)、转轴和吊绳(6),顶盖(3)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7),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锁紧螺栓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根坤,
申请(专利权)人:沈剑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