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7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连接有立板,且立板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底部连接有蝶阀,且蝶阀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侧连接有止回阀,且止回阀顶部安装有用水管,所述立板顶部连接有双罐机构,所述双罐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一罐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双罐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与市政管网连接,则使第一罐体大于用户供水,当用水量增大时,则使进水管处压力下降,从而使第一罐体中形成负压,则使大气进入第一罐体,从而使压力与大气相同,负压被消除,在第二罐体的作用下,可以对水量进行一定数量的储存备用,避免市政管网停水时出现断水现象,保证装置的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尤其涉及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设定压力必须高于小区直供区压力需求,一般不低于1.2Kg)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装置不具备对装置增加罐体保证负压效果并且具有储水效果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无负压供水装置加装过滤网并且方便拆装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无负压供水装置的罐体表面进行保温隔热并且防腐蚀的机构,导致无负压供水装置运行效果差,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了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装置不具备对装置增加罐体保证负压效果并且具有储水效果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无负压供水装置加装过滤网并且方便拆装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无负压供水装置的罐体表面进行保温隔热并且防腐蚀的机构,导致无负压供水装置运行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连接有立板(2),且立板(2)一侧安装有水泵(3),所述水泵(3)底部连接有蝶阀(4),且蝶阀(4)一侧安装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另一侧连接有止回阀(6),且止回阀(6)顶部安装有用水管(7),所述立板(2)顶部连接有双罐机构(8),所述双罐机构(8)内部包括有第一罐体(801),且第一罐体(801)顶端连接有负压消除管(802),所述负压消除管(802)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单元(803),且压力传感单元(803)外部连接有第二罐体(804),所述第二罐体(804)顶端固定安装有铭牌(805),且第二罐体(80...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连接有立板(2),且立板(2)一侧安装有水泵(3),所述水泵(3)底部连接有蝶阀(4),且蝶阀(4)一侧安装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另一侧连接有止回阀(6),且止回阀(6)顶部安装有用水管(7),所述立板(2)顶部连接有双罐机构(8),所述双罐机构(8)内部包括有第一罐体(801),且第一罐体(801)顶端连接有负压消除管(802),所述负压消除管(802)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单元(803),且压力传感单元(803)外部连接有第二罐体(804),所述第二罐体(804)顶端固定安装有铭牌(805),且第二罐体(804)一侧连接有进水管(806),所述水泵(3)关于底座(1)的中轴线相对称,且水泵(3)等距设置有两组,所述进水管(806)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9),所述第一罐体(801)外壁安装有隔热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罐体结构无负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801)的中轴线与第二罐体(804)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罐体(801)的中轴线与底座(1)的中轴线相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眭银李克思陈昌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明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