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59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该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包括多个加固桩和路堤填筑体;所述加固桩沿竖直方向贯穿软土地基,并且底部插设于所述软土地基底部的非软土地基中;所述加固桩与所述软土地基和非软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所述路堤填筑体填筑于所述复合地基上。该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具有施工简单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斜坡软土地基路堤的防护与加固,为路堤全生命周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
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斜坡软土成分复杂,具有顺坡性、膨胀性和流滑性,典型特征是地基软土和下覆土层均倾斜分布,对边坡稳定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填筑路基工程时更易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变形,且容易在软土和下覆地层的分界面上形成滑动面,使边坡整体下滑,加剧填方工程的不稳定性,影响施工安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的处理措施,通过在路堤填筑体坡脚地基中设置加固桩承担路堤填筑体及软土地基的侧向下滑力;在加固桩上方设置约束板防止上部软土的挤出并将上部压力传递给加固桩;同时配合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软土地基中形成复合地基解决地基沉降,来达到对斜坡软土地基的处理。但是,上述斜坡软土路堤的加固结构未考虑软土地基和下部非软土地层由于倾斜造成分层滑动面的影响,导致斜坡软土路基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该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具有施工简单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斜坡软土地基路堤的防护与加固,为路堤全生命周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该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包括多个加固桩和路堤填筑体;所述加固桩沿竖直方向贯穿软土地基,并且底部插设于所述软土地基底部的非软土地基中;所述加固桩与所述软土地基和所述非软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所述路堤填筑体填筑于所述复合地基上。优选地,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复合地基的格构梁;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桩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加固桩为高压旋喷扩底桩,并包括等径桩段和扩径桩段;所述等径桩段贯穿所述软土地基设置;所述扩径桩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等径桩段的底端,并设置于所述非软土地基内;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于所述等径桩段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加固桩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等径桩段和所述格构梁之间的顶部连接桩段。优选地,所述加固桩还包括从上至下贯穿中心设置的刚性桩芯。优选地,所述刚性桩芯由钢筋编织而成。优选地,所述加固桩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扩径桩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等径桩段的直径;所述顶部连接桩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扩径桩段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格构梁具有与每个所述加固桩一一对应且固定连接的结点。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中,加固桩贯穿软土地基后插入非软土地基中,通过加固桩改善了土体结构和各土层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加固桩与软土地基和非软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并在复合地基的上部形成路堤填筑体,能够有效地避免软土层和下部地层分界面之间出现滑移,增强滑裂面上的抗滑能力,能够增加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能力,并提高斜坡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且加固桩和路堤填筑体具有施工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采用的格构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采用的加固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软土地基;2-非软土地基;3-加固桩;4-路堤填筑体;5-格构梁;31-等径桩段;32-扩径桩段;33-顶部连接桩段;34-刚性桩芯;51-结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如图1结构所示的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包括多个加固桩3和路堤填筑体4;图1结构所示的只是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的一个横截面,加固桩3的设置数量和分布形式可以根据所需加固的斜坡软土路堤进行确定,加固桩3的长度以能够穿透软土地基1且插入非软土地基2为准,每个加固桩3的具体长度可以不同,如图1结构所示,每个加固桩3的具体长度也可以相同,加固桩3的长度也需要以实际地层情况进行确定;每个加固桩3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加固桩3贯穿软土地基1设置,并且加固桩3的底部插设于软土地基1底部的非软土地基2中;加固桩3与软土地基1和非软土地基2形成复合地基;路堤填筑体4填筑于复合地基上。上述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中,加固桩3贯穿软土地基1后插入非软土地基2中,加固桩3嵌入风化层等非软土地基2中,加强了上部软土地基1和下部非软土地基2之间的连接,通过加固桩3改善了土体结构和各土层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加固桩3与软土地基1和非软土地基2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并在复合地基的上部形成路堤填筑体4,能够有效地避免软土层和下部地层分界面之间出现滑移,增强滑裂面上的抗滑能力,能够增加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能力,并提高斜坡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且加固桩3和路堤填筑体4具有施工简单的特点。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结构所示,上述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还可以包括形成于复合地基中的格构梁5;格构梁5固定连接于加固桩3的顶部。格构梁5位于加固桩3和路堤填筑体4之间,用于将加固桩3的桩顶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格构梁5能够进一步增强复合地基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有利于提高路基与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具体地,如图1和图3结构所示,加固桩3可以为高压旋喷扩底桩,并包括相对直径较小的等径桩段31和相对直径较大的扩径桩段32;等径桩段31贯穿软土地基1设置;扩径桩段固定连接于等径桩段31的底端,并设置于非软土地基2内;格构梁5固定连接于等径桩段31的顶部。如图3结构所示,加固桩3还可以包括固定连接于等径桩段31和格构梁5之间的顶部连接桩段33。加固桩3的横截面形状均可以为圆形;扩径桩段32的直径大于等径桩段31的直径;顶部连接桩段33的直径大于扩径桩段32的直径。由于上述高压旋喷扩底桩的桩身与土体胶结在一起,能够改善土体结构和各土层之间的连接关系,桩底的扩径桩段32具有比等径桩段31的直径大的扩大直径部分,通过扩径桩段32增大了下部非软土地基2对路基的承载力和摩擦力,通过上述高压旋喷扩底桩对地基进行处理后,提高了复合地基的内摩擦角。同时,高压旋喷扩底桩扩大桩底嵌入非软土地基,加强了上部软土地基1和下部非软土地基2的连接,同时对桩端潜在滑移界面进行了注浆加固,延迟或消除斜坡的滑动性,约束坡体顺坡向滑移,增强路基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的结构增强效果,上述加固桩3还可以包括从上至下贯穿中心设置的刚性桩芯34;刚性桩芯34可以由钢筋编织而成。如图1和图3结构所示,通过高压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加固桩和路堤填筑体;/n所述加固桩沿竖直方向贯穿软土地基,并且底部插设于所述软土地基底部的非软土地基中;/n所述加固桩与所述软土地基和所述非软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n所述路堤填筑体填筑于所述复合地基上;/n所述加固桩为高压旋喷扩底桩,并包括等径桩段和扩径桩段;/n所述等径桩段贯穿所述软土地基设置;/n所述扩径桩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等径桩段的底端,并设置于所述非软土地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加固桩和路堤填筑体;
所述加固桩沿竖直方向贯穿软土地基,并且底部插设于所述软土地基底部的非软土地基中;
所述加固桩与所述软土地基和所述非软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
所述路堤填筑体填筑于所述复合地基上;
所述加固桩为高压旋喷扩底桩,并包括等径桩段和扩径桩段;
所述等径桩段贯穿所述软土地基设置;
所述扩径桩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等径桩段的底端,并设置于所述非软土地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复合地基的格构梁;
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固桩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坡软土路堤稳定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固定连接于所述等径桩段的顶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长明刘柏林时洪斌刘春晓毛忠良唐沛张成钢丁新红邓文庆孙立民陈晓莉胡佳伟杨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