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7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50
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包括外保护套和置于外保护套内部的限位顶板、工作锚具、锥形夹片、顶除帽、复位弹簧、锚索插筒和限位底板,限位顶板和限位底板分别固定于外保护套的两侧。工作锚具抵持于限位顶板的右侧,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上开有穿孔,连杆穿过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连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顶除帽抵持于锥形夹片的端面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顶除帽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于限位底板上。该可回收式锚索结构的结构简单,锚索回收方便,且回收的锚索保持平直的状态,便于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
本技术涉及边坡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
技术介绍
锚索加固支护是建筑基坑的一种重要支护方式,多用于安全等级要求较高或工程规模较大的基坑工程,大多为临时性支护,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这些临时性支护结构不再发挥作用,普通锚索无法进行回收,与所建筑的构筑物一起埋藏于地下,占用了大量的地下空间,形成地下垃圾,造成地下环境污染污染,给相邻地块的开挖造成极大影响。可回收式锚索是锚索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专利公告号为CN200964593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该锚索采用U型承载体结构,其U型承载体结构复杂,制作成本很高,钢绞线制成U型后,既影响了钢绞线本身的强度,又增加了索体的成本,且回收后钢绞线呈波浪状,不能恢复钢绞线原有的线状,因而钢绞线不能重复使用;专利公告号为CN108867637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锚索的锚具及其锁固方法和回收锚索的方法,其中锚具包括导向壳体、锥套以及用于安装锚索的锁紧装置,而锚索的锁紧和解锁需要转动锁紧装置才能到达目的,而在实际工程中锁紧装置中会注入浆液,转动的阻力极大且螺纹进入砂子后难以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可回收式锚索结构,该可回收式锚索结构的结构简单,锚索回收方便,且回收的锚索保持平直的状态,便于二次利用。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包括外保护套和置于外保护套内部的限位顶板、工作锚具、锥形夹片、顶除帽、复位弹簧、锚索插筒和限位底板,限位顶板和限位底板分别固定于外保护套的两侧。工作锚具抵持于限位顶板的右侧,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上开有穿孔,连杆穿过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连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工作锚具上开有锥形孔,锥形夹片插入锥形孔中,顶除帽抵持于锥形夹片的端面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顶除帽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于限位底板上。限位顶板和限位底板上开有用以锚索穿过的工作孔,锚索插筒的封闭端经限位底板的工作孔插入,锚索插筒依次穿过复位弹簧、顶除帽、工作锚具并从限位顶板的工作孔处穿出。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锚具的右端面上设有钩舌,限位底板的翼板上开有与钩舌匹配的沟槽,工作锚具可沿连杆滑动至限位底板处,钩舌可卡入限位底板的沟槽中形成锁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保护套和锚索插筒采用PVC材料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了可回收式锚索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穿束:将锚索插入锚索插筒中使得锚索插筒从外保护套左端掉落,然后将外保护套前端封闭成锥形;S2、锚固:将一次注浆管绑缚于外保护套侧壁上并随外保护套插入钻孔前端;S3、注浆:将水泥浆液经一次注浆管注入钻孔中,水泥浆液凝固后形成水泥注浆体,使用锚具对锚索进行张拉锚固;S4、回收:后端张拉锚索,工作锚具在锚索的牵拉下向限位底板移动,工作锚具右端面固定的钩舌随之进入限位底板中并插入限位底板的沟槽中形成锁定,持续张拉锚索,复位弹簧被持续压缩,而弹力也随之增加,复位弹簧的弹力通过顶除帽作用与锥形夹片上,当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锥形夹片与工作锚具、锚索之间的摩擦力时,锥形夹片被顶除帽从锥形孔中顶出,锚索被从工作锚具中抽出,进而被从注浆体中抽出,达到回收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回收式锚索结构的结构简单,锚索回收方便,且回收的锚索保持平直的状态,便于二次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可回收式锚索结构的在役状态剖视结构图;图2是可回收式锚索结构的剖面结构图;图3是所述的限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的工作锚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的限位顶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围岩,2-一次注浆管,3-钻孔,4-外保护套,5-锚索,6-水泥注浆体,7-限位顶板,8-工作锚具,9-锥形夹片,10-顶除帽,11-限位底板,12-复位弹簧,13-砼冠梁,14-钩舌,15-连杆,16-沟槽,17-锁定螺母,18-锚索插筒,19-锥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包括外保护套4和置于外保护套内部的限位顶板7、工作锚具8、锥形夹片9、顶除帽10、复位弹簧12、锚索插筒18和限位底板11,外保护套和锚索插筒采用PVC材料制成。限位顶板7和限位底板11分别固定于外保护套4的两侧。工作锚具8抵持于限位顶板7的右侧,限位顶板7、工作锚具8和限位底板11上开有穿孔,连杆15穿过限位顶板7、工作锚具8和限位底板11,连杆15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17。工作锚具8上开有锥形孔19,锥形夹片9插入锥形孔19中,顶除帽10抵持于锥形夹片9的端面上,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顶除帽10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于限位底板11上。限位顶板7和限位底板11上开有用以锚索5穿过的工作孔,锚索插筒18的封闭端经限位底板11的工作孔插入,锚索插筒18依次穿过复位弹簧12、顶除帽10、工作锚具8并从限位顶板7的工作孔处穿出。如图4-5所示,工作锚具8的右端面上设有钩舌14,限位底板11的翼板上开有与钩舌匹配的沟槽16,工作锚具8可沿连杆15滑动至限位底板11处,钩舌14可卡入限位底板的沟槽16中形成锁定。本技术的可回收式锚索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S1、穿束:将锚索插入锚索插筒中使得锚索插筒从外保护套左端掉落,然后将外保护套前端封闭成锥形;S2、锚固:将一次注浆管绑缚于外保护套侧壁上并随外保护套插入钻孔前端;S3、注浆:将水泥浆液经一次注浆管注入钻孔中,水泥浆液凝固后形成水泥注浆体,使用锚具对锚索进行张拉锚固;S4、回收:后端张拉锚索,工作锚具在锚索的牵拉下向限位底板移动,工作锚具右端面固定的钩舌随之进入限位底板中并插入限位底板的沟槽中形成锁定,持续张拉锚索,复位弹簧被持续压缩,而弹力也随之增加,复位弹簧的弹力通过顶除帽作用与锥形夹片上,当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锥形夹片与工作锚具、锚索之间的摩擦力时,锥形夹片被顶除帽从锥形孔中顶出,锚索被从工作锚具中抽出,进而被从注浆体中抽出,达到回收的目的。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套和置于外保护套内部的限位顶板、工作锚具、锥形夹片、顶除帽、复位弹簧、锚索插筒和限位底板,限位顶板和限位底板分别固定于外保护套的两侧;/n所述的工作锚具抵持于限位顶板的右侧,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上开有穿孔,连杆穿过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连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工作锚具上开有锥形孔,锥形夹片插入锥形孔中,顶除帽抵持于锥形夹片的端面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顶除帽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于限位底板上;/n所述的限位顶板和限位底板上开有用以锚索穿过的工作孔,锚索插筒的封闭端经限位底板的工作孔插入,锚索插筒依次穿过复位弹簧、顶除帽、工作锚具并从限位顶板的工作孔处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式锚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套和置于外保护套内部的限位顶板、工作锚具、锥形夹片、顶除帽、复位弹簧、锚索插筒和限位底板,限位顶板和限位底板分别固定于外保护套的两侧;
所述的工作锚具抵持于限位顶板的右侧,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上开有穿孔,连杆穿过限位顶板、工作锚具和限位底板,连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工作锚具上开有锥形孔,锥形夹片插入锥形孔中,顶除帽抵持于锥形夹片的端面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顶除帽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于限位底板上;
所述的限位顶板和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芳罗骋华万军利周文皎袁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