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辉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5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包括预应力管桩、立柱架、空心钻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空心钻杆端部的钻头,所述第一节管桩的内腔中设有内导管,该内导管与管桩通过螺栓连接。从地面到砂层之间有较厚的粉质粘土层或粘土层时,管桩内设置内导管从而防止了粉质粘土或粘土进入管桩的空腔内堵塞其内壁空腔。中通法有效破坏了砂层中的机械自锁现象,整个过程的钻引孔与静压沉桩是同步进行的,而且两种施工设备连成一体不分开,钻引孔不需移动且在预应力管桩的空腔内引孔,引孔时不会对桩身周围土层产生扰动,从而不会对施工管桩及桩周附近已施工管桩承载力产生影响,直至预应力管桩的桩端穿透密实的砂层,达到设计标高及桩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桩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因其桩体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文明施工条件好、便于检测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建(构)筑物桩基础工程中。随着预应力管桩应用的普及,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经常遇到难以穿越的复杂地层,如致密砂层、砂砾层等。为解决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困难和障碍,现在大多采用辅助引孔施工。采用常规的钻孔、冲孔工艺引孔,存在成孔直径偏大、施工速度慢、泥浆护壁使得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困难、引孔成本高等问题;当采用长螺旋砂层地区引孔时,受地下水位的不利影响,容易造成塌孔,长螺旋钻在钻进过程中螺旋叶片对桩周土体切割造成扰动,使原有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强度降低,并对引孔后施工的管桩及桩周附近已施工的管桩的承载力产生影响,且达不到预期目的。经过理论分析,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周侧摩阻力应随着压桩深度逐步上升,但实际情况是当管桩进入砂层地区时,摩阻力会从100T瞬间增加至500T甚至更大,导致沉桩困难。而施工现场通过提拔管桩,管桩却可以拔出,说明管桩进入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包括预应力管桩(2)、立柱架(10)、空心钻杆(11)以及设置在所述空心钻杆端部的钻头(14),其特征在于:管桩(2)的内腔中设有内导管(3),该内导管与管桩(2)通过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6 CN 20191107558521.一种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包括预应力管桩(2)、立柱架(10)、空心钻杆(11)以及设置在所述空心钻杆端部的钻头(14),其特征在于:管桩(2)的内腔中设有内导管(3),该内导管与管桩(2)通过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导管(3)的顶端焊接法兰盘(1),该法兰盘上开有螺纹孔(4)与管桩(2)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导管(3)选用无缝钢管,其长度与管桩(2)的长度相等;内导管(3)的外径与管桩(2)内空腔直径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钻杆(1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接头螺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静压沉桩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钻杆(11)的顶部与动力头(5)连接;空心钻杆(11)的下端设有钻头(1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中通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