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瑞鑫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12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其结构包括底座、压梁、带动架,带动架嵌固于底座的上端位置,压梁与带动架活动卡合,通过升降杆进行上升,能够使升降杆拉动与连接杆相连接的联动条进行上升,故而使结合架能够在联动条的配合下带动底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底板能够在与红土桩上表面分离时不带起红土,通过清除机构扎入红土内部时红土对清除机构产生的推力,能够使清除机构在伸缩杆配合下沿着下固块进行上升,且当下伸条与红土分时,通过自身的重量能够沿着向下滑动,从而使清除机构能够将下固块外表面的红土推落,有效的避免了下伸条的下端会黏附红土,且难以进行清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
技术介绍
建筑压桩机主要使用于对软土层进行压桩的设备,能够通过滑落组带动压桩台向下滑动,从而能够使压梁压入软土层内部,待压梁压入至极致时,通过下压头与外管分离,再继续沿着外管下压,从而能够对外管内部的软土层压实,再通过下压头与外管进行衔接即可将外管外出,从而能够完成软土层压桩工作,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红土遇水粘性会增大,以至于下压头在对外管内部的软红土的进行下压时,会在上升时将被压实的红土带起,从而使红土桩上层被压实的部分再次出现松弛的情况,导致建筑压桩机要重新对其进行压实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其结构包括底座、压梁、带动架,所述带动架嵌固于底座的上端位置,所述压梁与带动架活动卡合;所述压梁包括控制头、下压头、外管,所述下压头的一端与控制头相连接,所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其结构包括底座(1)、压梁(2)、带动架(3),所述带动架(3)嵌固于底座(1)的上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梁(2)与带动架(3)活动卡合;/n所述压梁(2)包括控制头(21)、下压头(22)、外管(23),所述下压头(22)的一端与控制头(21)相连接,所述下压头(22)的另一端与外管(23)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其结构包括底座(1)、压梁(2)、带动架(3),所述带动架(3)嵌固于底座(1)的上端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梁(2)与带动架(3)活动卡合;
所述压梁(2)包括控制头(21)、下压头(22)、外管(23),所述下压头(22)的一端与控制头(21)相连接,所述下压头(22)的另一端与外管(23)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22)包括升降杆(a1)、连接杆(a2)、转动机构(a3)、接触板(a4)、框体(a5),所述升降杆(a1)与框体(a5)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a2)与升降杆(a1)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机构(a3)与连接杆(a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触板(a4)嵌固于转动机构(a3)的底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a3)包括框架(a31)、结合架(a32)、底板(a33)、联动条(a34),所述结合架(a32)与底板(a33)与框架(a31)间隙配合,所述底板(a33)嵌固于结合架(a32)的底部位置,所述联动条(a34)安装于结合架(a32)与框架(a31)的内壁上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机械用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a3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鑫
申请(专利权)人:黄瑞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