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
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通常在工厂中制作好预制建筑结构,然后将预制建筑结构运输至施工现场使用。现有的预制建筑结构多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但实心结构存在重量过大不易运输、原材料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空心结构虽然能够节省原材料,但其抗震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无法保证。此外,在建筑施工时,通常在预制建筑结构的顶部连接钢筋后浇筑承台以承担上层建筑。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预制建筑结构,既能够减轻重量、节省原料,又能够保证其抗震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同时也能够增加承台的配筋率,提高承台的承力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预制建筑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建筑结构,所述预制建筑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笼体、预埋管以及多根套管,所述预埋管设置在所述预制建筑结构的中部,且所述预埋管内部中空,所述第一笼体围设所述预埋管;多根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预埋管的端部,所述套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制建筑结构的端部。本技术提供的预制建筑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内设置有第一笼体(30)、预埋管(80)以及多根套管(90),所述预埋管(80)设置在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的中部,且所述预埋管(80)内部中空,所述第一笼体(30)围设所述预埋管(80);多根所述套管(90)设置在所述预埋管(80)的端部,所述套管(9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内设置有第一笼体(30)、预埋管(80)以及多根套管(90),所述预埋管(80)设置在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的中部,且所述预埋管(80)内部中空,所述第一笼体(30)围设所述预埋管(80);多根所述套管(90)设置在所述预埋管(80)的端部,所述套管(9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0)的端部为中空状,用于连接外部钢筋;及/或,
所述套管(90)的端部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外部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0)沿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的轴向设置;及/或,
所述套管(90)的直径为10mm至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体(30)包括第一径向筋体(32)及多根第一轴向筋体(31),所述第一轴向筋体(31)沿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的轴向设置;多根所述第一轴向筋体(31)形成第一笼体(30)的框架,所述第一径向筋体(32)螺旋围绕所述第一笼体(30)的框架,所述第一径向筋体(32)与所述第一轴向筋体(31)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建筑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结构(100)的端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护角套(60);
所述护角套(60)包括有定位环(61),所述定位环(61)位于所述护角套(60)的端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笼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