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295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染料框,所述染料框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电阻加热管,所述加热层上端固定安装有导热层,所述染料框顶端中部活动安装有进料管,所述染料框外部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加热箱,所述染料框外部另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烘干筒,所述烘干筒内部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阻加热管,所述染料框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染料框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观察口,这样便于观察染料框内部的染料染色变化,且还在染料框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器,且温度器通过导线与显示屏相连接,这样便于观察染料框内部的染料的颜色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线即由一种纤维或组分不变的高聚物纺成的纱、丝、线统称为纯纺纱线,如棉纱线、毛纱线、锦纶线、涤纶变形丝、粘胶纱等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专利技术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传统的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目前我们常用的纺纱线的染色装置,且染色的纺织线都为了染过色后在通过纺织这样可以防止掉色了情况,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染色装置在加热染料框内部的时会出现染料温度过高而使染料发生异常造成染出来的线颜色出现偏差,且现有的染料装置在染料出来后会出现内外染色不均的现象,同时在染料后还要进行烘干,这样操作起来非常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造作繁杂和染料不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染料框,所述染料框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染料框(2),所述染料框(2)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层(5),所述加热层(5)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电阻加热管(3),所述加热层(5)上端固定安装有导热层(4),所述染料框(2)顶端中部活动安装有进料管(11),所述染料框(2)外部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加热箱(16),所述染料框(2)外部另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烘干筒(23),所述烘干筒(23)内部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阻加热管(24),所述染料框(2)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器(17),所述底板(1)顶端一侧前端、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在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线的染色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染料框(2),所述染料框(2)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层(5),所述加热层(5)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电阻加热管(3),所述加热层(5)上端固定安装有导热层(4),所述染料框(2)顶端中部活动安装有进料管(11),所述染料框(2)外部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加热箱(16),所述染料框(2)外部另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烘干筒(23),所述烘干筒(23)内部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阻加热管(24),所述染料框(2)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器(17),所述底板(1)顶端一侧前端、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在靠近染料框(2)一侧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半轴套(14),所述第一半轴套(14)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二转筒(13),所述固定杆(12)外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15),所述底板(1)顶端另一侧前端、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柱(6),所述安装柱(6)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二半轴套(18),所述第二半轴套(18)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转筒(10),所述第一转筒(10)前端穿过第二半轴套(18)活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9),所述底板(1)顶端在位于安装柱(6)的前端通过安装座(7)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涟水建强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