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22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它包括熔窑(1),其特征在于:在熔窑(1)内沿玻璃液流动方向分为加料部(1a)、第一熔化部(1b)、第二熔化部(1c)以及澄清部(1d),在第一熔化部(1b)上对称设有一组燃烧器(2),在第二熔化部(1c)上对称设有一组加热电极(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开了电极加热距离的约束,在不增加电极的作用距离情况下,可大幅提高熔窑的熔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
: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
技术介绍
:在电子显示玻璃(TFT-LCD玻璃)制造领域,熔窑由加料部、熔化部、澄清部及其它部分组成,垂直横截面包括池底、池壁、胸墙、碹顶,胸墙上设有排烟口,池底及池壁需进行风冷,池底与池壁用于盛装熔化的玻璃液,玻璃液液面与加料部碹顶之间为上部空间,玻璃液液面与熔化部碹顶之间为燃烧空间,熔窑整体悬空支撑固定。为满足工艺要求,玻璃液熔化温度高达1680℃,先用富氧燃烧器加热原料至熔融导电状态,再用加热电极继续加热至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富氧燃烧器安装于池壁上部,并高于玻璃液液面,加热电极安装于池壁下部的两侧,并低于玻璃液液面。为生产更宽幅面的电子显示玻璃,提高熔窑熔化能力有迫切的市场需求。目前,考虑安全因素,在用加热电极的电压已使用至极限,已无法通过增加电压提高熔化能力,也就是无法通过增加窑体宽度,只能通过增加窑体长度,来提高熔窑的熔化能力,而仅增加熔窑长度会导致加热效率大幅降低。有技术,为增加熔窑熔化能力,在增加窑体宽度后,在池底上设置加热电极,以缩短加热电极之间距离,这种情况下,加热电极被完全没入玻璃液中,一是加热电极不可更换,二是加热电流的路径不利于加热。增加熔窑熔化部宽度已成为电子显示玻璃行业的发展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它包括熔窑,其特征在于:在熔窑内沿玻璃液流动方向分为加料部、第一熔化部、第二熔化部以及澄清部,在第一熔化部上对称设有一组燃烧器,在第二熔化部上对称设有一组加热电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一组燃烧器上方的第一熔化部上还设有一组排烟口。所述第一熔化部的宽度大度与第二熔化部的宽度。技术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开了电极加热距离的约束,在不增加电极的作用距离情况下,可大幅提高熔窑的熔化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它包括熔窑1,所述熔窑1的宽度为原熔窑的两倍。在熔窑1内沿玻璃液13流动方向,分为依次连通的加料部1a、第一熔化部1b、第二熔化部1c及澄清部1d,所述加料部1a、第一熔化部1b及澄清部1d的宽度相同,且为原熔窑宽度的两倍,而第二熔化部1c的宽度较小并与原熔窑宽度相同。在玻璃液13上方的第一熔化部1b的两侧池壁1a上,对称分布一组燃烧器2,所述的燃烧器2为富氧燃气枪,所述富氧燃气枪喷出的火焰2a水平分布。所述的一组燃烧器2为分为两排并对称分布在第一熔化部1b两侧的池壁上。在每排燃烧器2上方的熔窑1的胸墙1f上均设有一组排烟口4,且该组排烟口4与分布在对面的一排燃烧器2相对应分布。所述排烟口4一端与熔窑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熔窑1外部连通。在玻璃液13液面下方的第二熔化部1c两侧池壁上,设有一组对称分布的加热电极3,通过两侧的加热电极3对流入第二熔化部1c内的玻璃液13进行再次加热。图中的波浪线为电流示意线。由于所述加料部1a、第一熔化部1b及澄清部1d的宽度相同为原熔窑宽度的两倍,而第二熔化部1c的宽度较小并与原熔窑宽度相同,熔窑的加热面积之合增加了很多,既熔窑的熔化能力提高了很多。加料部1a、第一熔化部1b及澄清部1d上方的碹顶1e为宽度大于第二熔化部1c上方的碹顶1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它包括熔窑(1),其特征在于:在熔窑(1)内沿玻璃液流动方向分为加料部(1a)、第一熔化部(1b)、第二熔化部(1c)及澄清部(1d),在第一熔化部(1b)上对称设有一组燃烧器(2),在第二熔化部(1c)上对称设有一组加热电极(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显示玻璃生产的分部加热熔窑,它包括熔窑(1),其特征在于:在熔窑(1)内沿玻璃液流动方向分为加料部(1a)、第一熔化部(1b)、第二熔化部(1c)及澄清部(1d),在第一熔化部(1b)上对称设有一组燃烧器(2),在第二熔化部(1c)上对称设有一组加热电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冲左泽芳方强曹志强张治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