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20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搅拌箱A、自动干粉加药机、混凝搅拌箱B、反应箱、沉淀箱A、沉淀箱B和清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及处理设备,将传统的三联箱和澄清器取代为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取消三联箱、澄清器、石灰石加药系统、絮凝剂加药系统、助凝剂加药系统、有机硫加药系统和盐酸加药系统等众多设备;设置一台全自动加药机,根据进水水质来调节加药量,从而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流畅、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所需加的药剂种类少、药剂投加量小、排泥量少,经济、环保、可持续,符合国家环保发展战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治理
,尤其包括一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锅炉主要燃料为煤炭,煤炭燃烧后的烟气含有较多的硫化物,需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目前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主要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法,在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时从脱硫系统中排出废水,以维持脱硫系统吸收液物料的平衡。脱硫装置浆液内的水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会富集重金属元素和氯离子等,一方面加速了脱硫设备的腐蚀,另一方面影响石膏的品质;因此,脱硫装置要排放一定量的废水。而排放产生的废水,含有的杂质成份多且复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威胁环境水体安全。脱硫废水传统处理工艺一般经中和、沉降、絮凝、澄清处理后,最终排放;而传统工艺主要处理设备为“三联箱+澄清器”,系二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但实际运行时系统设备易堵塞、药剂贮存及投加种类多、泥浆多、系统复杂,且实际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这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搅拌箱A、自动干粉加药机、混凝搅拌箱B、反应箱、沉淀箱A、沉淀箱B和清水箱;所述混凝搅拌箱A上设有进水口,混凝搅拌箱A的顶部设置加药平台,混凝搅拌箱B顶部设置走道平台;所述混凝搅拌箱A顶部的加药平台和混凝搅拌箱B顶部的走道平台连接成连体式平台,加药平台占连体式平台位置的一半;所述连体式平台上设有玻璃钢格栅走道板,加药平台上设有自动干粉加药机;自动干粉加药机中设有振动器,防止药剂凝集成块,自动干粉加药机中还设有料位计(料斗中无药剂时,可自动声光报警)和就地操作控制箱;混凝搅拌箱A和混凝搅拌箱B中间设有隔板;所述混凝搅拌箱A上设有立式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所述混凝搅拌箱B设有立式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所述混凝搅拌箱A和混凝搅拌箱B的内壁均设有井字型立式多级搅拌器承托支架,用于固定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和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所述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和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上均设有三层叶轮,加大搅拌力度,促进药剂快速充分溶解;混凝搅拌箱A的出水口和混凝搅拌箱B的底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且距开口通常紧贴底部,开口上边缘距底板30~50cm,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A和混凝搅拌箱B的连通口;混凝搅拌箱B底部侧边设有排污口,混凝搅拌箱B的上部的过流孔和反应箱的上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B和反应箱的连通口;反应箱底部和沉淀箱A底部连通;所述反应箱的底部为倒锥形且设有泥斗,反应箱中倒锥形底部的泥斗上设有排泥口;所述沉淀箱A和沉淀箱B串联,沉淀箱A和沉淀箱B的上部清水区均设有溢流槽和溢流堰板,溢流槽底部设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为沉淀箱A和沉淀箱B的连通口,沉淀箱A的出水通过溢流槽底部过流口进入沉淀箱B;沉淀箱B的进水口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通至填料层底部,将进水沿导流板导入沉淀箱的底部,增加进水的过流面积及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沉淀箱B上部清水区的溢流槽设有过流口为沉淀箱B和清水箱的连通口;沉淀箱A底部和沉淀箱B底部均为倒锥形,方便收集污泥;沉淀箱A和沉淀箱B的倒锥形底部各设有并列的两组泥斗,每个倒锥形底部的泥斗上设有排泥口;清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口,清水箱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沉淀箱A和沉淀箱B的沉淀区域中间部位设有填料层,填料层顶部设有压条,填料层起吸附过滤作用;所述沉淀箱A和沉淀箱B的填料层下设有承托层。作为优选,所述泥斗呈锥形,所述排泥口为法兰式排泥口。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箱A和沉淀箱B为串联式,设置两级沉淀。作为优选,所述混凝搅拌箱A、混凝搅拌箱B、反应箱、沉淀箱A、沉淀箱B和清水箱为一体化箱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及处理设备,将传统的三联箱和澄清器取代为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取消三联箱、澄清器、石灰石加药系统、絮凝剂加药系统、助凝剂加药系统、有机硫加药系统和盐酸加药系统等众多设备;设置一台全自动加药机,根据进水水质来调节加药量,从而达标排放;本技术工艺流畅、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所需加的药剂种类少、药剂投加量小、排泥量少,经济、环保、可持续,符合国家环保发展战略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进水口1、混凝搅拌箱A2、自动干粉加药机3、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混凝搅拌箱B6、反应箱7、排污口8、沉淀箱A9、填料层10、承托层11、溢流堰板12、过流口13、导流板14、溢流槽15、泥斗16、沉淀箱B17、清水箱18、溢流口19、出水口20、排泥口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所示,这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搅拌箱A2、自动干粉加药机3、混凝搅拌箱B6、反应箱7、沉淀箱A9、沉淀箱B17和清水箱18;所述混凝搅拌箱A2上设有进水口1,混凝搅拌箱A2的顶部设置加药平台,混凝搅拌箱B6顶部设置走道平台;所述混凝搅拌箱A2顶部的加药平台和混凝搅拌箱B6顶部的走道平台连接成连体式平台,加药平台占连体式平台位置的一半;所述连体式平台上设有玻璃钢格栅走道板,加药平台上设有自动干粉加药机3;自动干粉加药机3中设有振动器,防止药剂凝集成块,自动干粉加药机3中还设有料位计(料斗中无药剂时,可自动声光报警)和就地操作控制箱;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中间设有隔板;所述混凝搅拌箱A2上设有立式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所述混凝搅拌箱B6设有立式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所述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的内壁均设有井字型立式多级搅拌器承托支架,用于固定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和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所述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和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上均设有三层叶轮,加大搅拌力度,促进药剂快速充分溶解;混凝搅拌箱A2的出水口和混凝搅拌箱B6的底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且开口通常紧贴底部,开口上边缘距底板30~50cm,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的连通口;混凝搅拌箱B6底部侧边设有排污口8,混凝搅拌箱B6的上部的过流孔和反应箱7的上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B6和反应箱7的连通口;反应箱7底部和沉淀箱A9底部连通;所述反应箱7的底部为倒锥形且设有泥斗16,反应箱7中倒锥形底部的泥斗16上设有排泥口21;所述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串联,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的上部清水区均设有溢流槽15和溢流堰板12,溢流槽15底部设有过流口13,所述过流口13为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的连通口,沉淀箱A9的出水通过溢流槽15底部过流口13进入沉淀箱B17;沉淀箱B17的进水口侧设有导流板14,导流板14通至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搅拌箱A(2)、自动干粉加药机(3)、混凝搅拌箱B(6)、反应箱(7)、沉淀箱A(9)、沉淀箱B(17)和清水箱(18);/n混凝搅拌箱A(2)上设有进水口(1),混凝搅拌箱A(2)的顶部设置加药平台,混凝搅拌箱B(6)顶部设置走道平台;所述混凝搅拌箱A(2)顶部的加药平台和混凝搅拌箱B(6)顶部的走道平台连接成连体式平台,加药平台占连体式平台位置的一半;所述连体式平台上设有玻璃钢格栅走道板,加药平台上设有自动干粉加药机(3);自动干粉加药机(3)中设有振动器,自动干粉加药机(3)中还设有料位计和就地操作控制箱;/n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中间设有隔板;所述混凝搅拌箱A(2)上设有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所述混凝搅拌箱B(6)设有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所述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的内壁均设有井字型立式多级搅拌器承托支架;所述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和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上均设有三层叶轮;/n混凝搅拌箱A(2)的出水口和混凝搅拌箱B(6)的底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且开口紧贴底部,开口上边缘距底板30~50cm,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的连通口;混凝搅拌箱B(6)底部侧边设有排污口(8),混凝搅拌箱B(6)的上部的过流孔和反应箱(7)的上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B(6)和反应箱(7)的连通口;/n反应箱(7)底部和沉淀箱A(9)底部连通;所述反应箱(7)的底部为倒锥形且设有泥斗(16),反应箱(7)中倒锥形底部的泥斗(16)上设有排泥口(21);/n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串联,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的上部清水区均设有溢流槽(15)和溢流堰板(12),溢流槽(15)底部设有过流口(13),所述过流口(13)为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的连通口;沉淀箱B(17)的进水口侧设有导流板(14),导流板(14)通至填料层(10)底部;沉淀箱B(17)上部清水区的溢流槽(15)设有过流口(13)为沉淀箱B(17)和清水箱(18)的连通口;沉淀箱A(9)底部和沉淀箱B(17)底部均为倒锥形;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的倒锥形底部各设有并列的两组泥斗(16),每个倒锥形底部的泥斗(16)上设有排泥口(21);清水箱(18)底部设有出水口(20),清水箱(18)上部设有溢流口(19);所述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的沉淀区域中间部位设有填料层(10),填料层(10)顶部设有压条;所述沉淀箱A(9)和沉淀箱B(17)的填料层(10)下设有承托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药一体化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搅拌箱A(2)、自动干粉加药机(3)、混凝搅拌箱B(6)、反应箱(7)、沉淀箱A(9)、沉淀箱B(17)和清水箱(18);
混凝搅拌箱A(2)上设有进水口(1),混凝搅拌箱A(2)的顶部设置加药平台,混凝搅拌箱B(6)顶部设置走道平台;所述混凝搅拌箱A(2)顶部的加药平台和混凝搅拌箱B(6)顶部的走道平台连接成连体式平台,加药平台占连体式平台位置的一半;所述连体式平台上设有玻璃钢格栅走道板,加药平台上设有自动干粉加药机(3);自动干粉加药机(3)中设有振动器,自动干粉加药机(3)中还设有料位计和就地操作控制箱;
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中间设有隔板;所述混凝搅拌箱A(2)上设有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所述混凝搅拌箱B(6)设有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所述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的内壁均设有井字型立式多级搅拌器承托支架;所述第一多级叶轮搅拌器(4)和第二多级叶轮搅拌器(5)上均设有三层叶轮;
混凝搅拌箱A(2)的出水口和混凝搅拌箱B(6)的底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且开口紧贴底部,开口上边缘距底板30~50cm,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A(2)和混凝搅拌箱B(6)的连通口;混凝搅拌箱B(6)底部侧边设有排污口(8),混凝搅拌箱B(6)的上部的过流孔和反应箱(7)的上部进水口为同一开口,该开口为混凝搅拌箱B(6)和反应箱(7)的连通口;
反应箱(7)底部和沉淀箱A(9)底部连通;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灿胡达清郭利锋林盛虎王润得赵国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