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20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初级过滤装置可在污水首次进入设备时,就对污水进行过滤,使大径的废渣被过滤掉,避免设备堵塞导致损坏,设有的除油装置通过第一油水过滤网进行油水初步过滤,再利用离心进一步对油水进行分离,进一步降低污水的含油量,最后通过吸附套管对离心后的污水进行吸附,大大提高污水的洁净度,中和装置可以使污水与中和剂充分接触,提高中和效率,节约成本,气体净化排放装置,可自动对中和装置内的气体进行排放,同时避免外界气体进入中和装置中影响中和反应,同时对有毒气体进行过滤吸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污水处理效率高、设备使用寿命长、污水处理的成本低廉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减水剂废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按照外观形态分为水剂和粉剂,而共聚物减水剂则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坍落度经时损失小,增强效果显著,混凝土和易性优良,无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均一,用于配制高标号混凝土时,混凝土粘聚性好且易于搅拌,含气量适中,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无不利影响,抗冻耐久性好;能降低水泥早期水化热,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夏季施工;然而减水剂的制作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工业废水的产生,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渍以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同时水体排放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其通过对废水分离过滤,中和沉淀后进行再利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污水排放问题,但是该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一级处理方式,该方式导致污水处理效果较差,同时该技术方案无废渣过滤步骤,进而导致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废渣会使处理设备堵塞,导致设备损坏,同时极大的影响了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除油装置(2)、初级过滤装置(3)、中和装置(4)、气体净化排放装置(5)、沉淀池(6)以及蓄水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2)、初级过滤装置(3)、中和装置(4)、沉淀池(6)以及蓄水箱(7)皆固定于壳体(1)内部,所述初级过滤装置(3)设于壳体(1)内部首端,所述初级过滤装置(3)上端与污水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初级过滤装置(3)末端通过管道与除油装置(2)连接,所述除油装置(2)通过管道与中和装置(4)连接,所述中和装置(4)上端侧壁固定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5),所述气体净化排放装置(5)设于壳体(1)外侧,所述中和装置(4)下端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除油装置(2)、初级过滤装置(3)、中和装置(4)、气体净化排放装置(5)、沉淀池(6)以及蓄水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2)、初级过滤装置(3)、中和装置(4)、沉淀池(6)以及蓄水箱(7)皆固定于壳体(1)内部,所述初级过滤装置(3)设于壳体(1)内部首端,所述初级过滤装置(3)上端与污水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初级过滤装置(3)末端通过管道与除油装置(2)连接,所述除油装置(2)通过管道与中和装置(4)连接,所述中和装置(4)上端侧壁固定有气体净化排放装置(5),所述气体净化排放装置(5)设于壳体(1)外侧,所述中和装置(4)下端通过管道与沉淀池(6)贯通连接,所述沉淀池(6)一侧通过管道与蓄水箱(7)贯通连接,另一侧通过管道与废料收集舱贯通连接,所述蓄水箱(7)通过管道与外界输水管连接;
所述蓄水箱(7)以及沉淀池(6)皆采用现有技术以及现有技术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装置(3)包括输入管道(31)、固体螺旋输送滑槽(32)、过滤内芯(33)、初级蓄水罐体(34)、出水口(35)以及过滤罐体(36),所述过滤罐体(36)固定于初级蓄水罐体(34)上端,且初级蓄水罐体(34)与过滤罐体(36)贯通连接,所述输入管道(31)固定于过滤罐体(36)上端面上,且输入管道(31)与过滤罐体(36)贯通连接,所述初级蓄水罐体(34)下端通过连接管道与除油装置(2)贯通连接,所述过滤内芯(33)为无底有顶圆柱壳体,所述过滤内芯(33)上端为圆锥状,所述过滤内芯(33)固定于过滤罐体(36)内侧壁上,所述固体螺旋输送滑槽(32)为螺旋状,所述固体螺旋输送滑槽(32)螺旋固定于过滤内芯(33)外侧壁上,所述过滤内芯(33)以及固体螺旋输送滑槽(32)皆为网状,所述固体螺旋输送滑槽(32)末端设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贯穿过滤罐体(36)伸于过滤罐体(36)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聚物减水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2)包括除油进水口(21)、除油壳体(22)、第一导油槽(23)、第一输油管道(24)、第二导油槽(25)、第二输油管道(26)、离心滤网(27)、电机固定架(28)、离心电机(29)、吸附套管(210)、除油出水口(211)、第二油水过滤网(212)以及第一油水过滤网(213),所述除油壳体(22)固定于壳体(1)内侧,且位于初级过滤装置(3)后侧,所述除油壳体(22)上端设有除油进水口(21),所述第一油水过滤网(213)内嵌于除油壳体(22)内侧壁上侧,且与除油壳体(22)内侧壁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导油槽(23)固定于除油壳体(22)外侧壁上,且对应第一油水过滤网(213)的位置,所述第一导油槽(23)上贯通连接有第一输油管道(24),所述第一输油管道(24)贯穿壳体(1)伸于壳体(1)外侧,所述离心电机(29)通过电机固定架(28)固定于除油壳体(22)下端面上,所述离心电机(29)的输出轴(214)贯穿除油壳体(22)下端面伸于除油壳体(22)内侧,所述离心滤网(27)固定于离心电机(29)的输出轴(214)固定连接,且离心滤网(27)设于第一油水过滤网(213)下侧,所述第二油水过滤网(212)内嵌于除油壳体(22)内侧壁上侧,且与除油壳体(22)内侧壁贯穿连接,所述第二油水过滤网(212)呈环形且与离心滤网(27)下侧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油槽(25)固定于除油壳体(22)外侧壁上,且对应第二油水过滤网(212)的位置,所述第二导油槽(25)上贯通连接有第二输油管道(26),所述第二输油管道(26)贯穿壳体(1)伸于壳体(1)外侧,所述吸附套管(210)固定于离心滤网(27)下端且套于离心电机(29)的输出轴(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利荣陈望能秦国新笪俊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海宁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