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明专利>正文

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17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燃烧室设置于主机内部并与主机同轴设置,燃烧嘴套筒、导焰筒水平设置于燃烧室上下位置,蒸汽管竖向设置于燃烧室夹套内穿过水套与催化反应室,催化反应室顶部设有聚氢输出层,其一侧设有出氢口,燃烧室底部设有进风助燃结构和进氢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燃烧室的辐射热作为热源为水套中的甲醇—水混合溶液、催化剂提供受热反应条件,溶液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三层催化反应室均转化成可燃烧的氢气和甲烷气,并且转化后的氢气进入燃烧室燃烧,作为热源使混合溶液与催化剂保持工作温度,在不断补充混合溶液在水套中的量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循环反应提供转换的氢气从而供燃烧器燃料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
本技术涉及
,具体是指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消耗能源,这些能源大部分是石化燃料,目前能源消耗70%来自工业,氢能以其热值高、清洁环保,可以作为新型能源用于替代石化燃料,另外,甲醇与水蒸气重整是制取氢气的一种反应技术,其转换反应后成分为H2、CO、CO2、CH4,氢气热值高达142351KJ/kg,是所有石化燃料、化工燃料、生物燃料中最高的,现有技术中,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后的成分中CO2占据1/4含量,CO2是碳氧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不能燃烧,因此,如何利用占据1/4含量的CO2使其成为可燃气,也是相关领域内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包括主机、燃烧室、储氢缓冲罐、水套、催化反应室、蒸汽管多管、导焰筒、燃烧嘴套筒、进风助燃结构,所述燃烧室设置于主机内部并与主机同轴设置,所述主机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腔体夹套由上至下分为水套、催化反应室、反应气体室,所述燃烧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燃烧室、储氢缓冲罐、水套、催化反应室、蒸汽管多管、导焰筒、燃烧嘴套筒、进风助燃结构,所述燃烧室设置于主机内部并与主机同轴设置,所述主机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腔体夹套由上至下分为水套、催化反应室、反应气体室,所述燃烧嘴套筒、导焰筒水平设置于燃烧室上下位置,所述燃烧嘴套筒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用于放置燃烧烧嘴,另一端穿过催化反应室与外界连通,所述导焰筒一端与燃烧室连通,另一端穿过水套与外界连通,所述蒸汽管多管竖向设置于燃烧室夹套内穿过水套与催化反应室,其一端伸入反应气体室内,另一端伸入水套顶部,所述催化反应室顶部设有聚氢输出层,其一侧设有出氢口,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燃烧室、储氢缓冲罐、水套、催化反应室、蒸汽管多管、导焰筒、燃烧嘴套筒、进风助燃结构,所述燃烧室设置于主机内部并与主机同轴设置,所述主机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腔体夹套由上至下分为水套、催化反应室、反应气体室,所述燃烧嘴套筒、导焰筒水平设置于燃烧室上下位置,所述燃烧嘴套筒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用于放置燃烧烧嘴,另一端穿过催化反应室与外界连通,所述导焰筒一端与燃烧室连通,另一端穿过水套与外界连通,所述蒸汽管多管竖向设置于燃烧室夹套内穿过水套与催化反应室,其一端伸入反应气体室内,另一端伸入水套顶部,所述催化反应室顶部设有聚氢输出层,其一侧设有出氢口,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进风助燃结构和进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氢机混合气转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室由下至上依次为下层反应室、中层反应室、上层反应室,所述下层反应室内装有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中层反应室装有CO—水蒸气变换反应催化剂,上层反应室装有C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