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承组件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15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组件和工程机械,涉及回转装置技术领域。该回转支承组件包括第一回转体、第二回转体、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传动机构和辅助机构均安装在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之间;辅助机构包括移动件和环形的导轨,导轨沿传动机构的周向设置在传动机构的外侧,移动件安装在导轨中;当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相对回转时,移动件相对于导轨沿导轨的周向移动;当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相对倾斜时,沿与移动件的倾斜趋势相反的方向,导轨和移动件相互抵接,以将移动件限定在导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回转支承组件应用于工程机械时,回转支承组件中的上底盘易于前翘或后翘,导致传动机构易长期偏心受力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支承组件和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回转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组件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组件是一种使工程机械等机械的回转部分能够绕其回转中心线做回转运动,从而可以转向的机构。回转支承组件通常包括上底盘和下底盘,上底盘或者下底盘上安装有回转电机,回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回转齿轮。对应的,下底盘或者上底盘上安装有直径大于回转齿轮的回转齿圈,回转齿轮位于回转齿圈的内侧并与回转齿圈啮合。回转齿轮与回转齿圈组成传动机构,用于将回转电机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输给上底盘或者下底盘。具体的,回转电机可以驱动回转齿轮自转,从而可以带动回转齿轮旋转并沿回转齿圈的周侧行走,进而可以实现上底盘和下底盘之间回转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回转支承组件应用于工程机械中时,由于工程机械工作环境复杂,因而其工作过程中重心会不断变化,回转支承组件中的上底盘易于前翘或后翘,即,上底盘易于相对于下底盘倾斜,进而导致回转齿轮与回转齿圈长期偏心受力而易于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支承组件和工程机械,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回转支承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支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组件包括第一回转体(1)、第二回转体(2)、传动机构(3)和辅助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3)和所述辅助机构(4)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回转体(1)和所述第二回转体(2)之间;/n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移动件和环形的导轨(40),所述导轨(40)沿所述传动机构(3)的周向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3)的外侧,所述移动件安装在所述导轨(40)中;/n当所述第一回转体(1)和所述第二回转体(2)相对回转时,所述移动件相对于所述导轨(40)沿所述导轨(40)的周向移动;当所述第一回转体(1)和所述第二回转体(2)相对倾斜时,沿与所述移动件的倾斜趋势相反的方向,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组件包括第一回转体(1)、第二回转体(2)、传动机构(3)和辅助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3)和所述辅助机构(4)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回转体(1)和所述第二回转体(2)之间;
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移动件和环形的导轨(40),所述导轨(40)沿所述传动机构(3)的周向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3)的外侧,所述移动件安装在所述导轨(40)中;
当所述第一回转体(1)和所述第二回转体(2)相对回转时,所述移动件相对于所述导轨(40)沿所述导轨(40)的周向移动;当所述第一回转体(1)和所述第二回转体(2)相对倾斜时,沿与所述移动件的倾斜趋势相反的方向,所述导轨(40)和所述移动件相互抵接,以将所述移动件限定在所述导轨(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0)包括环形的第一竖向侧壁(400),所述第一竖向侧壁(400)的高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回转体(1)和所述第二回转体(2)之间的回转中心轴;
所述移动件为圆柱状的滚轮(41),所述滚轮(41)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竖向侧壁(400)的内侧,且所述滚轮(41)的其中一端抵接在所述导轨(40)的第一竖向侧壁(4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支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齿轮(30)和齿圈(31),所述齿轮(30)啮合在所述齿圈(3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支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0)设置在所述齿圈(31)的外侧,且所述导轨(40)与所述齿圈(31)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支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0)还包括环形的第二竖向侧壁(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樱彭桂皎陈海同谭燕姬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卓典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卓典机器人海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