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140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两个吊爪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在吊板的两侧,两根第一连杆相互铰接,且两第一连杆的一自由端滑动连接在吊板的下端面上,两第一连杆的另一自由端分别与两根第二连杆相铰接;两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自由端相互铰接,两第二连杆的另一自由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吊爪上,驱动手柄竖直插接在吊板上,且驱动手柄的底端与两第二连杆的铰接结合处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吊运时能够同时固定顶骨架的五个自由度,安全性能较高,并且吊运完成后能够做到吊运工装能够自动脱离顶骨架,并且此项设计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成本低廉、工艺性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客车制造业,顶骨架是车身最上层的刚性构件,起着防雨防尘、承受着各项弯剪力矩、定向载荷等诸多作用,是客车车身五大片合拼时的一大重要组成部件。顶骨架的材质正常是碳素结构钢,长度达8米,标准重心确定困难,并且重量较大,合拼时,顶骨架的起吊、周转,一般需利用行车来实现,而行车与顶骨架之间,起连接、固定、扣合作用的设备,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客车厂,在吊运顶骨架时,只用一、两根方管放入顶骨架中间的洞口,再通过行车吊运至半空。根据相关理论,此种状态下,半空中的顶骨架仅仅被限制了3个自由度,仍有3个自由度未被固定,危险系数较高,极易发生掉落事故。并且在吊运工作、车身合拼工作完成后,需要工人上车顶,手动地把顶骨架洞口中的方管拿出,既不符合安全规章,也影响了生产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本技术在提升客车顶骨架吊运时的安全性、减少车间工时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客车顶骨架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爪(11)、吊板(12)、驱动手柄(13)、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两个吊爪(11)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在吊板(12)的两侧,两根第一连杆(21)相互铰接,且两第一连杆(21)的一自由端滑动连接在吊板(12)的下端面上,两第一连杆(21)的另一自由端分别与两根第二连杆(22)相铰接;两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侧自由端相互铰接,两第二连杆(22)的另一自由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吊爪(11)上,驱动手柄(13)竖直插接在吊板(12)上,且驱动手柄(13)的底端与两第二连杆(22)的铰接结合处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爪(11)、吊板(12)、驱动手柄(13)、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两个吊爪(11)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在吊板(12)的两侧,两根第一连杆(21)相互铰接,且两第一连杆(21)的一自由端滑动连接在吊板(12)的下端面上,两第一连杆(21)的另一自由端分别与两根第二连杆(22)相铰接;两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侧自由端相互铰接,两第二连杆(22)的另一自由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吊爪(11)上,驱动手柄(13)竖直插接在吊板(12)上,且驱动手柄(13)的底端与两第二连杆(22)的铰接结合处相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顶骨架吊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2)的末端设有滚轮(221),在吊爪(11)的内壁上设有竖直布置的导向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涣樊文堂诸萍李江陈青生刘桂林袁秀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