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08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包括输送线、工件夹取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加工设备;所述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段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输送段,相邻两个加工设备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输送段以及所述工件夹取机构;第二输送段的一端延伸至工件夹取机构处;第二输送段衔接于第一输送段;工件夹取机构用于夹取第二输送段上的工件至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其可通过输送线将至少两个加工设备进行衔接,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产品生产时,一般会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以生产玻璃屏幕为例,其可能会经过粗加工、精加工等不同的加工工序,而不同的加工需要不同的加工设备来完成,因而需要将工件转移至不同设备。但是,现有的工件转移通常是通过人工来转移,或者通过机械手进行转移,而在加工工序较多的情况下,不同的设备衔接连贯性较差,导致整个生产过程转移效率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其可通过输送线将至少两个加工设备进行衔接,实现自动化。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包括输送线、工件夹取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加工设备;所述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段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输送段,相邻两个加工设备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输送段以及所述工件夹取机构;第二输送段的一端延伸至工件夹取机构处;第二输送段衔接于第一输送段;工件夹取机构用于夹取第二输送段上的工件至加工设备。优选的,所述自动智能加工系统还包括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上设有用于承托工件盘的顶盘以及顶盘驱动机构,所述顶盘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顶盘沿电动小车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电动小车沿所述输送线输送。优选的,相邻两个加工设备之间设有托料架,所述托料架衔接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端部;托料架的中部设有形成为供所述电动小车行走的走道;所述托料架的两侧用于承托顶盘上的工件盘。优选的,所述顶盘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固接于电动小车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盘固接。优选的,所述工件夹取机构包括多轴机器人以及夹取件,所述夹取件与所述多轴机器人的动力输出端联接。优选的,所述夹取件包括夹取架以及至少两个气动手指,所述至少两个气动手指固接于夹取架上并绕夹取架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夹取架与所述多轴机器人的动力输出端联接。优选的,所述多轴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优选的,该自动智能加工系统还包括货架,所述第一输送段的两端均分布有所述货架。优选的,所述加工设备为CNC加工设备。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输送线的第一输送段可依次输送工件,工件经不同的第二输送线输送至相邻的两个加工设备之间,工件夹取机构将工件转移至两个不同的加工设备进行不同的加工,每组加工设备件两个工序的同时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也可是第一输送段将工件经第二输送段输送至加工设备加工后,再由第二输送段输送至第一输送段,经第一输送段输送至下一个位置的第二输送段的加工设备,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从而提高整个加工过程的连续性,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件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托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加工设备;20、工件夹取机构;21、多轴机器人;22、夹取架;23、气动手指;30、电动小车;31、顶盘;40、托料架;41、走道;51、第一输送段;52、第二输送段;60、货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包括输送线、工件夹取机构20以及至少两个加工设备10,具体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段5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输送段52,在相邻两个加工设备10之间均设有第二输送段52以及工件夹取机构20,各个第二输送段52的一端延伸至工件夹取机构20处,各个第二输送段52衔接于第一输送段51,即各个第二输送段52间隔衔接于第一输送段51的各个位置,至少两个加工设备10沿第一输送段51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上述工件夹取机构20用于夹取第二输送段52上的工件至加工设备10。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自动智能加工系统时,其输送线的第一输送段51可依次输送工件,工件经不同的第二输送线输送至相邻的两个加工设备10之间,工件夹取机构20将工件转移至两个不同的加工设备10进行不同的加工,每组加工设备10件两个工序的同时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也可是第一输送段51将工件经第二输送段52输送至加工设备10加工后,再由第二输送段52输送至第一输送段51,经第一输送段51输送至下一个位置的第二输送段52的加工设备10,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从而提高整个加工过程的连续性,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智能加工系统还包括电动小车30,在具有电动小车30的情况下,上述输送线可以是输送导轨,电动小车30沿输送导轨行走。具体在电动小车30上设有顶盘31以及顶盘31驱动机构,在顶盘31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顶盘31可沿电动小车30的高度方向运动,顶盘31可用于承托工件盘,在工件盘内摆放工件,电动小车30沿输送线输送工件。在此结构基础上,可将装载有工件的工件盘放置在电动小车30的顶盘31上,启动电动小车30,电动小车30沿第一输送段51运行,运动至对应位置第二输送段52时,沿第二输送段52行进至工件夹取机构20处,顶盘31驱动机构可带动顶盘31向上运动,将顶盘31上的工件盘举起,工件夹取机构20依次夹取工件至两侧的加工设备10处,进行加工即可,如此往复,实现连续生产。进一步地,在相邻两个加工设备10之间设有托料架40,将托料架40衔接于第二输送段52的端部,具体托料架40的中部设有形成为走道41,走道41可供电动小车30行走的走道41;托料架40的两侧用于承托顶盘31上的工件盘。即在件工件输送时,顶盘31驱动机构带动顶盘31向上运动,在电动小车30沿第二输送段52行走至托料架40的走道41内后,顶盘31驱动机构便可带动顶盘31向下运动,顶盘31上的工件盘边缘便可由托料架40的侧边进行承托,工件盘便可放置在托料架40上。进一步地,上述顶盘31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将驱动气缸的缸体固接于电动小车30上,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顶盘31固接。如此,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便可带动顶盘31上下运动。优选的,上述工件夹取机构20包括多轴机器人21以及夹取件,将夹取件与多轴机器人21的动力输出端联接,如此多轴机器人21便可带动夹取件在多个方向运动,实现工件的转移。在本实施例中,多轴机器人21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六轴机器人,即具有在X轴、Y轴、Z轴方向的直线运动自由度,便于工件的夹取以及工件在夹取件和加工设备10之间的转移。此外,六轴机器人也具有绕X轴、Y轴以及Z轴的转动自由度,便于调整工件的角度。进一步的,上述夹取件包括夹取架22以及至少两个气动手指23,上述至少两个气动手指23固接于夹取架22上,至少两个气动手指23可绕夹取架22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夹取架22与多轴机器人21的动力输出端联接。如此,在实现工件夹取时,多轴机器人21可带动夹取架22转动,夹取架22上的至少两个气动手指23可依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工件夹取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加工设备;所述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段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输送段,相邻两个加工设备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输送段以及所述工件夹取机构;第二输送段的一端延伸至工件夹取机构处;第二输送段衔接于第一输送段;工件夹取机构用于夹取第二输送段上的工件至加工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工件夹取机构以及至少两个加工设备;所述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段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输送段,相邻两个加工设备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输送段以及所述工件夹取机构;第二输送段的一端延伸至工件夹取机构处;第二输送段衔接于第一输送段;工件夹取机构用于夹取第二输送段上的工件至加工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智能加工系统还包括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上设有用于承托工件盘的顶盘以及顶盘驱动机构,所述顶盘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顶盘沿电动小车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电动小车沿所述输送线输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加工设备之间设有托料架,所述托料架衔接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端部;托料架的中部设有形成为供所述电动小车行走的走道;所述托料架的两侧用于承托顶盘上的工件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智能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和鑫杨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多多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