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0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包括进油盖,快速锁紧器,进油管,车载油罐体,耳板,双油品中间隔板,车载底座,U型衬架,缓冲杆,缓冲弹簧,挡板,安装底座,固定螺栓,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和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油管,机械阀门,排油管,法兰盘,密封圈,滤杂芯和拆卸螺钉的设置,有利于对排出的油液进行滤杂,可保证油液干净性;滤杂芯和拆卸螺钉的设置,有利于拆卸清理滤杂芯,便于更换或者清理,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
本技术属于油罐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
技术介绍
罐类车辆是油品运输最主要的常规工具。随着经济发展,油品需求尤其是柴油和汽油的需求迅速增加。为满足同时对两种油品的运输需求,传统油罐均简单的分成两个不相通的舱,分别装载汽油、柴油。但是现有的车载油罐还存在着不可进行移动,不具备夜间警示功能和不具备排油滤杂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以解决现有的车载油罐存在着不可进行移动,不具备夜间警示功能和不具备排油滤杂功能的问题。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包括进油盖,快速锁紧器,进油管,车载油罐体,耳板,双油品中间隔板,车载底座,U型衬架,缓冲杆,缓冲弹簧,挡板,安装底座,固定螺栓,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和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所述的进油盖分别通过快速锁紧器安装在进油管的上端;所述的进油管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车载油罐体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进口处;所述的车载油罐体的上部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耳板;所述的双油品中间隔板纵向无缝焊接在车载油罐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车载底座横向螺栓连接在车载油罐体的底部;所述的U型衬架分别螺栓连接在车载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缓冲杆分别纵向贯穿U型衬架的下部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分别纵向套接在缓冲杆的外壁;所述的挡板和安装底座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缓冲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安装底座的内部四角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的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和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分别与车载油罐体相连接;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和车载底座相连接;所述的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包括导油管,机械阀门,排油管,法兰盘,密封圈,滤杂芯和拆卸螺钉,所述的导油管一端螺纹连接机械阀门,另一端螺纹连接排油管;所述的排油管的后端焊接在法兰盘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法兰盘的后表面胶接有密封圈;所述的滤杂芯设置在排油管的内部,并通过拆卸螺钉紧固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包括防护警示牌,衔接板,太阳能电池板,警示灯排,拆卸板和拆卸螺栓,所述的防护警示牌纵向螺钉连接在衔接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衔接板的右侧上下两部分别螺钉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警示灯排;所述的衔接板纵向螺钉连接在拆卸板的右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拆卸螺栓分别螺栓连接在拆卸板的内部四角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包括固定长螺母,固定衬座,调节螺杆,锁紧螺母,旋转柄和移动脚轮,所述的固定长螺母纵向镶嵌在固定衬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杆纵向贯穿锁紧螺母的内部,并螺纹连接在固定长螺母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柄横向螺栓连接在调节螺杆的上端;所述的移动脚轮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杆具体采用不锈钢杆,所述的缓冲弹簧具体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设置在U型衬架和安装底座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导油管具体采用金属软管。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圈具体采用橡胶圈。优选的,所述的滤杂芯具体采用纵截面为圆形的不锈钢纤维芯。优选的,所述的法兰盘分别通过密封圈安装在车载油罐体的前部左右两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防护警示牌具体采用三角形危险警示牌。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警示灯排之间导线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具体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警示灯排具体采用红色LED灯排。优选的,所述的拆卸板纵向通过拆卸螺栓安装在车载油罐体的右表面上部。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螺杆和锁紧螺母之间螺纹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脚轮采用多个带刹车片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衬座分别螺栓连接在车载底座的左端前后两部以及车载底座的右端前后两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导油管,机械阀门,排油管,法兰盘,密封圈,滤杂芯和拆卸螺钉的设置,有利于对排出的油液进行滤杂,可保证油液干净性。2.本技术中,所述的滤杂芯和拆卸螺钉的设置,有利于拆卸清理滤杂芯,便于更换或者清理,方便操作。3.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警示牌,衔接板,拆卸板和拆卸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警示提示后方车辆,以保证安全运输性。4.本技术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警示灯排的设置,有利于夜间警示工作,保证运输安全性。5.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长螺母,固定衬座,调节螺杆,锁紧螺母,旋转柄和移动脚轮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移动杆功能,可便于进行车载拆除移动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进油盖,快速锁紧器和进油管的设置,有利于拆卸密封,便于进行进油操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耳板的设置,有利于提放,便于转移操作。8.本技术中,所述的U型衬架,缓冲杆,缓冲弹簧,挡板,安装底座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减震功能,保证运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油盖;2、快速锁紧器;3、进油管;4、车载油罐体;5、耳板;6、双油品中间隔板;7、车载底座;8、U型衬架;9、缓冲杆;10、缓冲弹簧;11、挡板;12、安装底座;13、固定螺栓;14、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1、导油管;142、机械阀门;143、排油管;144、法兰盘;145、密封圈;146、滤杂芯;147、拆卸螺钉;15、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151、防护警示牌;152、衔接板;153、太阳能电池板;154、警示灯排;155、拆卸板;156、拆卸螺栓;16、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161、固定长螺母;162、固定衬座;163、调节螺杆;164、锁紧螺母;165、旋转柄;166、移动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包括进油盖1,快速锁紧器2,进油管3,车载油罐体4,耳板5,双油品中间隔板6,车载底座7,U型衬架8,缓冲杆9,缓冲弹簧10,挡板11,安装底座12,固定螺栓13,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15和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16,所述的进油盖1分别通过快速锁紧器2安装在进油管3的上端;所述的进油管3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进口处;所述的车载油罐体4的上部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耳板5;所述的双油品中间隔板6纵向无缝焊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车载底座7横向螺栓连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底部;所述的U型衬架8分别螺栓连接在车载底座7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缓冲杆9分别纵向贯穿U型衬架8的下部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包括进油盖(1),快速锁紧器(2),进油管(3),车载油罐体(4),耳板(5),双油品中间隔板(6),车载底座(7),U型衬架(8),缓冲杆(9),缓冲弹簧(10),挡板(11),安装底座(12),固定螺栓(13),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15)和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16),所述的进油盖(1)分别通过快速锁紧器(2)安装在进油管(3)的上端;所述的进油管(3)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进口处;所述的车载油罐体(4)的上部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耳板(5);所述的双油品中间隔板(6)纵向无缝焊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车载底座(7)横向螺栓连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底部;所述的U型衬架(8)分别螺栓连接在车载底座(7)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缓冲杆(9)分别纵向贯穿U型衬架(8)的下部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10)分别纵向套接在缓冲杆(9)的外壁;所述的挡板(11)和安装底座(12)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缓冲杆(9)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安装底座(12)的内部四角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所述的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和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15)分别与车载油罐体(4)相连接;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16)和车载底座(7)相连接;所述的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包括导油管(141),机械阀门(142),排油管(143),法兰盘(144),密封圈(145),滤杂芯(146)和拆卸螺钉(147),所述的导油管(141)一端螺纹连接机械阀门(142),另一端螺纹连接排油管(143);所述的排油管(143)的后端焊接在法兰盘(144)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法兰盘(144)的后表面胶接有密封圈(145);所述的滤杂芯(146)设置在排油管(143)的内部,并通过拆卸螺钉(147)紧固连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包括进油盖(1),快速锁紧器(2),进油管(3),车载油罐体(4),耳板(5),双油品中间隔板(6),车载底座(7),U型衬架(8),缓冲杆(9),缓冲弹簧(10),挡板(11),安装底座(12),固定螺栓(13),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15)和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16),所述的进油盖(1)分别通过快速锁紧器(2)安装在进油管(3)的上端;所述的进油管(3)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进口处;所述的车载油罐体(4)的上部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耳板(5);所述的双油品中间隔板(6)纵向无缝焊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车载底座(7)横向螺栓连接在车载油罐体(4)的底部;所述的U型衬架(8)分别螺栓连接在车载底座(7)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缓冲杆(9)分别纵向贯穿U型衬架(8)的下部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10)分别纵向套接在缓冲杆(9)的外壁;所述的挡板(11)和安装底座(12)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缓冲杆(9)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安装底座(12)的内部四角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所述的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和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15)分别与车载油罐体(4)相连接;所述的可升降调节移动脚轮结构(16)和车载底座(7)相连接;所述的排油滤杂清理芯结构(14)包括导油管(141),机械阀门(142),排油管(143),法兰盘(144),密封圈(145),滤杂芯(146)和拆卸螺钉(147),所述的导油管(141)一端螺纹连接机械阀门(142),另一端螺纹连接排油管(143);所述的排油管(143)的后端焊接在法兰盘(144)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法兰盘(144)的后表面胶接有密封圈(145);所述的滤杂芯(146)设置在排油管(143)的内部,并通过拆卸螺钉(147)紧固连接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用于双油品运输的车载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夜间警示防护牌结构(15)包括防护警示牌(151),衔接板(152),太阳能电池板(153),警示灯排(154),拆卸板(155)和拆卸螺栓(1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侠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耀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