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食品盒,可放置在料理装置上进行加热,该料理装置的放置台上设有第一凸起件,所述放置台上方设有出液口,该食品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上的封盖,所述盒体和所述封盖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封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以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放置时所述通孔位于对应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该食品盒在料理装置上时,通孔自动对准出液口,无需使用者在进行调整,有效防止液体漏出,因食用前无需撕开封盖,加入足量液体加热时,封盖也可有效的防止沸腾的液体飞溅,有效防止了烫伤或弄脏周边环境,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盒
本技术涉及食品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所售的快餐,采用电磁炉加热时,一般需要将盒内注入水或者油,而针对该种快餐,常用的如图1所示的料理装置加热,其上部设有通孔,人们将快餐封盖撕开后,通过料理装置注水并加热,但上述使用方法常出现接水不便的情况,如无法对准餐盒,水滴外漏,或者是接水之后加热时,加热沸腾时会使得液体飞溅,容易烫伤,但加水过少又无法有效地加热食物或导致口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方便,有效对准出液,同时还可以防止加热飞溅的食品盒。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盒,可放置在料理装置上进行加热,该料理装置的放置台上设有第一凸起件,所述放置台上方设有出液口,该食品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上的封盖,所述盒体和所述封盖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封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以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放置时所述通孔位于对应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件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由所述底板向远离所述封盖方向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底板和所述凸出部围设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板上包括内层和外层,以及设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金属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凹槽为圆形,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封盖的中心处。<br>一种食品盒,可放置在料理装置上进行加热,该料理装置的放置台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放置台上方设有出液口,该食品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上的封盖,所述盒体和所述封盖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封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件,以使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件对应放置时所述通孔位于对应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凸起件与所述第二凹槽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凸起件上设有金属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食品盒,通过第一凹槽和通孔的设置,使得该食品盒放置在料理装置上时,通孔自动对准出液口,无需使用者在进行调整,有效防止液体漏出,因食用前无需撕开封盖,加入足量液体加热时,封盖也可有效的防止沸腾的液体飞溅,有效防止了烫伤或弄脏周边环境,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干净。本技术所述的食品盒,通过第二凸起件和通孔的设置,使得该食品盒放置在料理装置上时,通孔自动对准出液口,无需使用者在进行调整,有效防止液体漏出,因食用前无需撕开封盖,加入足量液体加热时,封盖也可有效的防止沸腾的液体飞溅,有效防止了烫伤或弄脏周边环境,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干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料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食品盒实施例一的立体图一;图3为本技术食品盒实施例一的立体图二;图4为本技术食品盒实施例二的立体图一;图5为本技术食品盒实施例二的立体图二;图6为本技术食品盒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对应于食品盒实施例二的料理装置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食品盒实施例三的立体图一;图9为本技术食品盒实施例三的立体图二;图10为对应与食品盒实施例三的料理装置的立体图。以上各图中,1a、料理装置a;11、第一凸起件;1b、料理装置b;12、第三凸起件;13、第四凸起件;1c、料理装置c;14、第二凹槽;15、出液口2、食品盒;21、盒体;211、第一凹槽;212、底板;213、侧板;2131、凸出部;214、第三凹槽;2141、第一引导面;215、第四凹槽;2151、第二引导面;216、第二凸起件;22、封盖;2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考图2-3,本技术提出一种食品盒2的实施例一,可放置在料理装置1a上进行加热,料理装置1a的放置台上设有第一凸起件11,所述放置台上方设有出液口15,该食品盒2包括盒体21,以及设于盒体21上的封盖22,所述盒体21和所述封盖22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封盖22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孔221,所述盒体21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件11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211,以使所述第一凹槽211与所述第一凸起件11对应放置时所述通孔221位于对应于所述出液口15的下方。本技术所述的食品盒2,通过第一凹槽211和通孔221的设置,使得该食品盒2放置在料理装置1c上时,通孔221自动对准出液口15,无需使用者在进行调整,有效防止液体漏出,因食用前无需撕开封盖22,加入足量液体加热时,封盖22也可有效的防止沸腾的液体飞溅,有效防止了烫伤或弄脏周边环境,使用方便快捷并且安全干净。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凹槽211的形状可以与图2-3中所示不同,如矩形、多边形等形状,此处仅为与图1中第一凸起件11相适应。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出液口15设于所述第一凸起件11的中心的正上方,此种设置也为料理机领域的多数设置,所以图2-3中所示的食品盒2的实施例一的通孔221位于所述封盖2的中心处,上述设置使得仅需一个定位即可满足通孔221和出液口15的对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211与所述第一凸起件11间隙配合,上述设置使得该食品盒2在使用时,放置更加便捷,仅需使得所述第一凹槽211与所述第一凸起件11基本一致,即可有效的对准。进一步的,所述盒体21包括底板212和侧板213,所述侧板213包括由所述底板212向远离所述封盖22方向延伸的凸出部2131,所述第一凹槽211由所述底板212和所述凸出部2131围设而成,上述设置使得该食品盒2结构简单,生产加工件单方便。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封盖22和所述盒体2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式,本产品多用于一次性的餐盒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盒,可放置在料理装置上进行加热,该料理装置的放置台上设有第一凸起件,所述放置台上方设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该食品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上的封盖,所述盒体和所述封盖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封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以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放置时所述通孔位于对应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盒,可放置在料理装置上进行加热,该料理装置的放置台上设有第一凸起件,所述放置台上方设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该食品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上的封盖,所述盒体和所述封盖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封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以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件对应放置时所述通孔位于对应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件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由所述底板向远离所述封盖方向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底板和所述凸出部围设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内层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智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