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成龙专利>正文

一种转向承重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82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承重车桥,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横向放置的主梁,上述主梁上套设有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滑动梁,上述滑动梁上侧的两端部均设有承重托盘,上述滑动梁前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滑动梁后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均设有连杆,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与连杆的相对端铰接,上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轮胎总成,多个上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轮胎总成内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自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不具备转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承重车桥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承重车桥。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转向承重车桥通常有两种:一种利用机械力主动使车轮偏转一定角度的转向车桥。另一种当车辆向前移动时,轮胎的阻力将导致车桥响应于车辆的转弯而自动转向或“自转向”。针对上述的自转向承重车桥,当前进方向改变成相反方向时,需要锁死自转向车桥的转向功能并自动归正轮胎方向,然而上述自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时不能响应车辆的转弯而调整轮胎转向,必然增大车辆的转向阻力,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并对行驶的路面与自身车体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由于市场上现有自转向承重车桥,转向立轴位于自身承重梁的中轴线前端位置,这种构造势必产生径向破坏性作用的扭矩,进而限制了现有市场上的自转向车桥的承载重量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转向承重车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转向承重车桥,解决了现有自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不具备转向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承重车桥,包括横向放置的主梁,上述主梁上套设有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滑动梁,上述滑动梁上侧的两端部均设有承重托盘,上述滑动梁前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滑动梁后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均设有连杆,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与连杆的相对端铰接,上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轮胎总成,多个上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轮胎总成内侧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轮胎总成包括轮毂,还包括轮毂套设的轮胎体,上述轮毂朝向主梁的一侧设有转向半轴总成,多个上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转向半轴总成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梁的两端均纵向贯穿设有转向立轴,贯穿上述主梁的转向立轴与转向半轴总成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向半轴总成包括凹形连接件,上述凹形连接件包括底部,还包括底部上相对设置的纵向部,上述底部环侧相对设有耳式连接座,两个上述耳式连接座形成的直线与两个上述凹形连接件的纵向部形成的直线垂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凹形连接件罩设在上述主梁的端部,上述转向立轴的上下端对应嵌入同侧凹形连接件的两个纵向部,上述转向立轴的上侧贯穿凹形连接件的上侧,贯穿上述凹形连接件上侧的上述转向立轴上设有锁片,上述凹形连接件的两个耳式连接座对应与同侧的两个连杆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重托盘与滑动梁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滑动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侧连接的两个上述连杆朝向同侧轮胎总成的一端向前侧倾斜,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侧连接的两个上述连杆朝向同侧轮胎总成的一端向后侧倾斜。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一种转向承重车桥,包括横向放置的主梁,上述主梁上套设有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滑动梁,上述滑动梁上侧的两端部均设有承重托盘,上述滑动梁前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滑动梁后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上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均设有连杆,上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与连杆的相对端铰接,上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轮胎总成,多个上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轮胎总成内侧铰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滑动梁上的承重托盘与现有多连轴车辆固定连接,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朝车辆前进方向设置,当车辆在前进方向行驶状态下,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进入工作状态,回正固定锁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杆,同时,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终止工作,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以及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端连接的连杆位置自由变化,当行进方向左右改变时,多连轴车辆通过承重托盘驱动滑动梁在主梁上做轴向移动,并且滑动梁通过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端连接的连杆,带动轮胎总成发生转向,以响应多连轴车辆转弯。当车辆由前进方向行驶状态进入相反方向行驶状态时,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停止工作,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端连接的连杆位置可自由变化,同时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进入工作,回正固定锁死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杆,当此时的行进方向左右改变时,多连轴车辆通过承重托盘驱动滑动梁在主梁上做轴向移动,并且滑动梁通过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两端连接的连杆,带动轮胎总成发生偏传方向动作以响应多连轴车辆转弯。本技术通过滑动梁与主梁套装构造,使滑动梁可以在主梁上做轴向移动,调整控制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工作状态,进而完成响应多连轴车辆各种行驶状态变换和转弯,提高车辆的车身与轮胎寿命,降低车辆转向时的阻力,保护转弯行驶的路面不被破坏。上述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时,能响应车辆的转弯而调整轮胎转向。本技术解决了现有自转向承重车桥反方向行驶不具备转向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承重车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轮胎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转向半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滑动梁、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承重托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滑动梁、主梁、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承重托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滑动梁,2-承重托盘,3-主梁,4-转向立轴,5-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6-连杆,7-转向半轴总成,701-凹形连接件,702-耳式连接座,8-轮胎总成,801-轮毂,802-轮胎体,9-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10-锁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承重车桥,包括横向放置的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套设有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滑动梁,所述滑动梁上侧的两端部均设有承重托盘,所述滑动梁前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所述滑动梁后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所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所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均设有连杆,所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与连杆的相对端铰接,所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轮胎总成,多个所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轮胎总成内侧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承重车桥,包括横向放置的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套设有可沿其轴线滑动的滑动梁,所述滑动梁上侧的两端部均设有承重托盘,所述滑动梁前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所述滑动梁后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所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所述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两侧均设有连杆,所述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与连杆的相对端铰接,所述主梁的两侧均设有轮胎总成,多个所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轮胎总成内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承重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总成包括轮毂,还包括轮毂套设的轮胎体,所述轮毂朝向主梁的一侧设有转向半轴总成,多个所述连杆远离前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或后置双出杆式转向对中液压缸的一侧与同侧的转向半轴总成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承重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两端均纵向贯穿设有转向立轴,贯穿所述主梁的转向立轴与转向半轴总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承重车桥,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成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