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80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包括底板,设于底板顶面一侧的立板,立板顶部靠近底板中心一侧设有压板,压板倾斜向上设置;底板顶面设有油墨桶,油墨桶可朝靠近或远离立板的方向移动,油墨桶的顶部两侧穿设有传墨辊,油墨桶的顶部设有遮挡盖,遮挡盖靠近立板的一侧与油墨桶枢接配合,且遮挡盖与油墨桶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油墨桶朝远离立板的一侧移动时、遮挡盖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开启;油墨桶朝向立板方向移动时、开启遮挡盖经压板复位盖合;其可在待机状态时,对传墨部位进行遮挡,使得油墨处于封闭空间内,可有效防止有机成分挥发,减少浪费及污染;而在需要供墨时,则可自动开启遮挡,并使油墨与传墨辊接触、从而实现供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
本技术涉及供墨结构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供墨装置大多是分开墨槽和油墨桶,然后再通过油墨泵将两者导通,当墨槽内的油墨即将用完的时候,油墨桶内的油墨通过油墨泵供给墨槽,这种常见的供墨装置容易导致墨槽底部的油墨从没被用过,长时间的沉淀粘附在墨槽上,不易清洗;再有就是墨槽内的油墨无论印刷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油墨中的有机成分挥发,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其结构新颖,可在待机状态时,使油墨收于油墨桶内,且可对传墨部位进行遮挡,使得油墨处于封闭空间内,可有效防止有机成分挥发,减少浪费及污染;而在需要供墨时,则可自动开启遮挡,并使油墨与传墨辊接触、从而实现供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包括底板,固定设于所述底板顶面一侧的立板,所述立板顶部靠近所述底板中心一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底板顶面设有油墨桶,所述油墨桶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立板的方向移动,所述油墨桶的顶部两侧穿设有传墨辊,所述油墨桶的顶部设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靠近所述立板的一侧与所述油墨桶枢接配合,且所述遮挡盖与所述油墨桶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油墨桶朝远离所述立板的一侧移动时、所述遮挡盖在所述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开启;所述油墨桶朝向所述立板方向移动时、开启所述遮挡盖经所述压板复位盖合;所述油墨桶内固定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传墨辊的下方,所述隔板的下方设有活塞,所述活塞沿所述油墨桶竖向延伸,所述活塞的下方设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油墨桶的底部,所述推杆电机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油墨桶顶部之间为传墨室,所述隔板与所述活塞之间为储墨室,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立板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墨室与所述储墨室通过所述通孔连通,且所述通孔处设有用于封堵隔绝的封堵结构;靠近所述通孔的所述油墨桶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及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且所处高度高于所述传墨辊的底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通孔内。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板垂直,所述油墨桶的底部固定设有滑动座,所述油墨桶经所述滑动座沿所述导向条移动;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导向条平行,所述油墨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油墨桶沿所述导向条移动。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条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固定设有挡块,当所述油墨桶移动至所述挡块时,所述传墨辊与印刷机构的墨辊抵持传墨。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通孔设于倾斜较低一侧。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封堵结构包括挡板,所述隔板的顶面设有导向架,所述挡板经所述导向架紧贴所述隔板顶面移动,且所述挡板用于封堵所述通孔;所述挡板靠近所述通孔的壁面上嵌设有磁铁块,所述油墨桶外壁对应所述通孔嵌设有电磁铁,接电的所述电磁铁的磁性与所述磁铁块的磁性相同,接电的所述电磁铁用于推开所述挡板、解除所述挡板对所述通孔的封堵。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遮挡盖的顶面呈弧形凸起结构。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条为T型凸条结构,所述滑动座的滑槽与所述导向条形状相适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其结构新颖,隔板将油墨桶内部分为传墨室及储墨室,隔板上设置通孔、通孔处设有封堵结构,封堵结构在需要供墨时解除对通孔的封堵,推杆电机带动活塞升起,将储墨室内的油墨供入传墨室内,对传墨辊进行油墨供给;而在待机时,推杆电机带动活塞下降,油墨沿隔板、经通孔回流至储墨室内,封堵结构重新对通孔进行封堵,使得油墨存于储墨室内,防止油墨的挥发,减少浪费及污染;且油墨桶可进行移动,遮挡盖与油墨桶之间枢接配合、且枢接位通过拉伸弹簧进行配合,油墨桶朝远离立板的方向移动时,可使遮挡盖脱离压板,从而实现遮挡盖的开启,露出传墨辊、并使传墨辊与印刷机的墨辊抵持接触,实现传墨;而油墨桶朝靠近立板的方向移动时,翻开的遮挡盖受到压板的限定,从而实现闭合,进一步对传墨室及传墨辊进行遮挡,即使有余留的油墨粘附在传墨室内比或传墨辊上,也可防止有机物的挥发,进一步减少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的待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的运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的待机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的待机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底板;110、立板;120、压板;130、导向条;140、齿条;150、挡块;200、油墨桶;210、遮挡盖;220、拉伸弹簧;230、隔板;240、活塞;250、推杆电机;260、传墨室;270、储墨室;280、通孔;290、滑动座;300、传墨辊;400、封堵结构;410、挡板;420、磁铁块;430、电磁铁;440、导向架;510、第一液位传感器;520、第二液位传感器;600、驱动电机;610、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包括底板100,固定设于所述底板100顶面一侧的立板110,所述立板110顶部靠近所述底板100中心一侧设有压板120,所述压板120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底板100顶面设有油墨桶200,所述油墨桶200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立板110的方向移动,所述油墨桶200的顶部两侧穿设有传墨辊300,所述油墨桶200的顶部设有遮挡盖210,所述遮挡盖210靠近所述立板110的一侧与所述油墨桶200枢接配合,且所述遮挡盖210与所述油墨桶200之间通过拉伸弹簧220连接,所述油墨桶200朝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移动时、所述遮挡盖210在所述拉伸弹簧220的作用下开启;所述油墨桶200朝向所述立板110方向移动时、开启所述遮挡盖210经所述压板120复位盖合;所述油墨桶200内固定设有隔板230,所述隔板230位于所述传墨辊300的下方,所述隔板230的下方设有活塞240,所述活塞240沿所述油墨桶200竖向延伸,所述活塞240的下方设有推杆电机250,所述推杆电机25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油墨桶200的底部,所述推杆电机250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活塞24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30与所述油墨桶200顶部之间为传墨室260,所述隔板230与所述活塞240之间为储墨室270,所述隔板230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底板(100),固定设于所述底板(100)顶面一侧的立板(110),所述立板(110)顶部靠近所述底板(100)中心一侧设有压板(120),所述压板(120)倾斜向上设置;/n所述底板(100)顶面设有油墨桶(200),所述油墨桶(200)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立板(110)的方向移动,所述油墨桶(200)的顶部两侧穿设有传墨辊(300),所述油墨桶(200)的顶部设有遮挡盖(210),所述遮挡盖(210)靠近所述立板(110)的一侧与所述油墨桶(200)枢接配合,且所述遮挡盖(210)与所述油墨桶(200)之间通过拉伸弹簧(220)连接,所述油墨桶(200)朝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移动时、所述遮挡盖(210)在所述拉伸弹簧(220)的作用下开启;所述油墨桶(200)朝向所述立板(110)方向移动时、开启所述遮挡盖(210)经所述压板(120)复位盖合;/n所述油墨桶(200)内固定设有隔板(230),所述隔板(230)位于所述传墨辊(300)的下方,所述隔板(230)的下方设有活塞(240),所述活塞(240)沿所述油墨桶(200)竖向延伸,所述活塞(240)的下方设有推杆电机(250),所述推杆电机(25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油墨桶(200)的底部,所述推杆电机(250)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活塞(24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30)与所述油墨桶(200)顶部之间为传墨室(260),所述隔板(230)与所述活塞(240)之间为储墨室(270),所述隔板(230)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80),所述传墨室(260)与所述储墨室(270)通过所述通孔(280)连通,且所述通孔(280)处设有用于封堵隔绝的封堵结构(400);/n靠近所述通孔(280)的所述油墨桶(200)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510)及第二液位传感器(520),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510)位于所述通孔(280)的上方、且所处高度高于所述传墨辊(300)的底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520)位于所述通孔(28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100),固定设于所述底板(100)顶面一侧的立板(110),所述立板(110)顶部靠近所述底板(100)中心一侧设有压板(120),所述压板(120)倾斜向上设置;
所述底板(100)顶面设有油墨桶(200),所述油墨桶(200)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立板(110)的方向移动,所述油墨桶(200)的顶部两侧穿设有传墨辊(300),所述油墨桶(200)的顶部设有遮挡盖(210),所述遮挡盖(210)靠近所述立板(110)的一侧与所述油墨桶(200)枢接配合,且所述遮挡盖(210)与所述油墨桶(200)之间通过拉伸弹簧(220)连接,所述油墨桶(200)朝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移动时、所述遮挡盖(210)在所述拉伸弹簧(220)的作用下开启;所述油墨桶(200)朝向所述立板(110)方向移动时、开启所述遮挡盖(210)经所述压板(120)复位盖合;
所述油墨桶(200)内固定设有隔板(230),所述隔板(230)位于所述传墨辊(300)的下方,所述隔板(230)的下方设有活塞(240),所述活塞(240)沿所述油墨桶(200)竖向延伸,所述活塞(240)的下方设有推杆电机(250),所述推杆电机(25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油墨桶(200)的底部,所述推杆电机(250)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活塞(24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30)与所述油墨桶(200)顶部之间为传墨室(260),所述隔板(230)与所述活塞(240)之间为储墨室(270),所述隔板(230)远离所述立板(110)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80),所述传墨室(260)与所述储墨室(270)通过所述通孔(280)连通,且所述通孔(280)处设有用于封堵隔绝的封堵结构(400);
靠近所述通孔(280)的所述油墨桶(200)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510)及第二液位传感器(520),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510)位于所述通孔(280)的上方、且所处高度高于所述传墨辊(300)的底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520)位于所述通孔(28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供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