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件张紧结构及印刷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印刷件张紧结构及印刷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印刷机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在印刷机对印刷件(例如纸张,画布等)印刷过程中,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印刷件(例如纸张)运动进入色组,进而对印刷件进行印刷。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承载印刷件的装载装置和色组之间,以及色组和驱动装置之间均存在一定距离,因此会出现印刷件位于装载装置和色组之间以及色组和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过长,这样在受到印刷件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印刷件出现松弛,进而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印刷件张紧结构及印刷机,能够张紧印刷件,避免印刷件因出现松弛而影响印刷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件张紧结构,用以张紧印刷机上的印刷件,所述印刷机包括:色组、驱动装置和用以装载所述印刷件的装载装置,所述色组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将所述印刷件从所述装载装置持续拉出,使所述印刷件持续经过所述色组,向所述驱动装置运动;沿所述印刷件的运行路径上,在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能够牵拉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以对位于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进行张紧。 >较优地,沿所述印刷件的运行路径上,在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印刷机的壁板上;所述牵拉装置包括压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压轮之间,所述印刷件依次绕经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压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并形成S形,所述压轮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印刷机的架体上,并能够将绕在所述压轮上的所述印刷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方向牵拉。较优地,所述牵拉装置还包括连接板和导轨;所述压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印刷机的架体上,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导轨上,并能够沿所述导轨运动,以带动所述压轮牵拉所述印刷件。较优地,所述牵拉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连接板连接,用以驱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导轨上运动。较优地,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较优地,所述牵拉装置还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驱动部件上,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使所述驱动部件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驱动所述连接板运动。一种印刷机,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印刷件张紧结构。本技术的印刷件张紧结构,通过采用所述牵拉装置能够牵拉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以对位于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进行张紧的技术方案,能够张紧印刷件,避免印刷件因出现松弛而影响印刷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印刷件张紧结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1、印刷件;2、色组;3、驱动装置;4、牵拉装置;41、压轮;42、连接板;43、导轨;44、驱动部件;45、齿轮;46、齿条;5、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架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移动工作椅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件1张紧结构,用以张紧印刷机上的印刷件1,印刷机包括:色组2、驱动装置3和用以装载印刷件1的装载装置,色组2位于装载装置(图未示出)和驱动装置3之间,驱动装置3能够将印刷件1从装载装置持续拉出,使印刷件1持续经过色组2,向驱动装置3运动。沿印刷件1的运行路径上,在装载装置和色组2之间,和/或色组2和驱动装置3之间设置有牵拉装置4,牵拉装置4能够牵拉印刷件1位于装载装置和色组2之间的部分和/或色组2和驱动装置3之间的部分,以对位于印刷件1位于装载装置和色组2之间的部分和/或色组2和驱动装置3之间的部分进行张紧,需要说明的是牵拉装置4对印刷件1的牵拉能够使印刷件朝向远离原有的运动路径方向拉伸,进而达到使印刷件1张紧的目的。因此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印刷机上的印刷件1保持张紧状态,不仅能够保证印刷质量,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印刷件1松弛导致印刷件出现折叠或粘连的现象发生。具体地,如图1所示,沿印刷件1的运行路径上,在装载装置和色组2之间和/或色组2和驱动装置3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5和第二导向轮6,第一导向轮5和第二导向轮6均可转动连接在印刷机的壁板(图未示出)上。牵拉装置4包括压轮41,在水平方向上,第二导向轮6位于第一导向轮5和压轮41之间,印刷件1依次绕经第一导向轮5、压轮41和第二导向轮6,并形成S形,也就是说印刷件1可从第一导向轮5远离第二导向轮6的一侧绕过第一导向轮5,然后再从压轮41远离第二导向轮6的一侧绕过压轮41,再然后从第二导向轮6靠近第一导向轮5(即远离压轮41)的一侧绕过第二导向轮6,这样印刷件1就形成了S形。压轮41可活动连接在印刷机的架体7上,并能够将绕在压轮41上的印刷件1朝向远离第一导向轮5和第二导向轮6的方向牵拉。由于第一导向轮5和第二导向轮6均可转动连接在印刷机底壁板上,因此当印刷件1运动时可通过摩擦作用驱动第一导向轮5和第二导向轮6转动,以避免印刷件1与第一导向轮5和第二导向轮6出现滑动摩擦而损伤印刷件1。优选地,如图1所示,牵拉装置4还包括连接板42和导轨43。压轮41可转动连接在连接板42上,导轨43固定连接在印刷机的架体7上,连接板42连接在导轨43上,并能够沿导轨43运动,以带动压轮41牵拉印刷件1。由于压轮41可转动连接在连接板42上,在印刷件1运动时能够通过摩擦作用驱动压轮41转动,以避免印刷件1与压轮41出现滑动摩擦而损伤印刷件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牵拉装置4还包括驱动部件44,驱动部件44和连接板42连接,用以驱动连接板42在导轨43上运动。其中驱动部件44可以是电机,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设备。具体地,如图中所示,牵拉装置4还包括齿轮45和齿条46;齿轮45连接在驱动部件44上,齿条46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2上,齿轮45与齿条46啮合,使驱动部件44通过齿轮45和齿条46驱动连接板42运动。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连接板42带动压轮41运动轨迹的直线性。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印刷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描述的印刷件张紧结构。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张紧印刷件,进而保证印刷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件张紧结构,用以张紧印刷机上的印刷件,所述印刷机包括:色组、驱动装置和用以装载所述印刷件的装载装置,所述色组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将所述印刷件从所述装载装置持续拉出,使所述印刷件持续经过所述色组,向所述驱动装置运动,其特征在于:/n沿所述印刷件的运行路径上,在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能够牵拉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以对位于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进行张紧;/n沿所述印刷件的运行路径上,在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印刷机的壁板上;/n所述牵拉装置包括压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压轮之间,所述印刷件依次绕经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压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并形成S形,所述压轮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印刷机的架体上,并能够将绕在所述压轮上的所述印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件张紧结构,用以张紧印刷机上的印刷件,所述印刷机包括:色组、驱动装置和用以装载所述印刷件的装载装置,所述色组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将所述印刷件从所述装载装置持续拉出,使所述印刷件持续经过所述色组,向所述驱动装置运动,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印刷件的运行路径上,在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能够牵拉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以对位于所述印刷件位于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的部分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部分进行张紧;
沿所述印刷件的运行路径上,在所述装载装置和所述色组之间和/或所述色组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印刷机的壁板上;
所述牵拉装置包括压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鸿艺,杨占国,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日技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