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复合膜及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79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装复合膜,包括包装复合膜本体,所述包装复合膜本体上设置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包括用于隔离外界空气的外侧隔离层、包含有吸附剂的中间吸附层和供内侧空气与所述中间吸附层流通的内侧透气层,所述外侧隔离层设置于外侧,所述内侧透气层设置于内侧,所述中间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与内侧透气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吸附剂(干燥剂)与包装袋膜一体化设置,不仅可以拓展包装袋的功能,而且不用再受包装方法限制吸附剂(干燥剂)的摆放方式以及位置,可以直接将产品放入包装袋里面封口即可完成包装工序,方便快捷,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吸附剂(干燥剂)被儿童误食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复合膜及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复合膜及包装袋。
技术介绍
包装袋用于包装各种用品,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现有包装袋膜都只存在于阻隔性功能水平,对被包装物进行额外功能性保护如吸湿,吸氧,吸收催熟性气体的吸附作用很微弱。许多产品对存储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食品类等产品,往往需要在包装袋内投放包状的干燥剂来使食品的保质期延长。一方面,产品包装运输过程中需要将干燥剂包装在包装袋内进行干燥防潮,这对于工厂在包装过程中工人要多增加一道放入干燥剂的工序。而且个别功能性的干燥剂对包装产品的过程有特定的要求,如不能直接接触产品包装、使用挡板隔开、给与干燥剂吸收空间等使得包装过程繁琐,或因为工人操作不当造成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水汽侵害或干燥剂没有发挥吸湿防潮的作用。另一方面,包装袋中的干燥剂被小孩误食的情况屡见不鲜,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复合膜及包装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复合膜,包括包装复合膜本体,所述包装复合膜本体上设置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包括用于隔离外界空气的外侧隔离层、包含有吸附剂的中间吸附层和供内侧空气与所述中间吸附层流通的内侧透气层,所述外侧隔离层设置于外侧,所述内侧透气层设置于内侧,所述中间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与内侧透气层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中间吸附层包括疏松结构层,所述吸附剂为吸附颗粒,所述吸附颗粒散布于所述疏松结构层内。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吸附区还包括用于隔开外侧隔离层和中间吸附层的、疏松柔软的平滑包裹层,所述平滑包裹层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与中间吸附层之间和/或所述中间吸附层与内侧透气层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中间吸附层包括疏松柔软的平滑包裹层,所述吸附剂附着在所述平滑包裹层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吸附剂以结晶的形式附着在所述平滑包裹层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疏松结构层采用结构疏松的纤维材料织造而成。优选的,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纤维材料为聚酯纤维。优选的,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平滑包裹层采用压缩棉织造而成。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内侧透气层为防水透气膜。具体的,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吸附剂采用干燥剂、脱氧剂、乙烯吸收剂及除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装复合膜,所述包装复合膜本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一圈用于使包装复合膜本体折叠封合成密封袋的双面胶,所述双面胶围成的圈内具有所述吸附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由以上所述的包装复合膜制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装复合膜,包括包装复合膜本体,所述包装复合膜本体上设置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包括用于隔离外界空气的外侧隔离层、包含有吸附剂的中间吸附层和供内侧空气与所述中间吸附层流通的内侧透气层,所述外侧隔离层设置于外侧,所述内侧透气层设置于内侧,所述中间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与内侧透气层之间。本技术将吸附剂(干燥剂)与包装袋膜一体化设置,不仅可以拓展包装袋的功能,包装袋可以将整个货物包裹起来使得吸附剂(干燥剂)能全方位对产品进行(防潮)保护,而且不用再受包装方法限制吸附剂(干燥剂)的摆放方式以及位置,可以直接将产品放入包装袋里面封口即可完成包装工序,方便快捷,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吸附剂(干燥剂)被儿童误食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装复合膜,包括包装复合膜本体,所述包装复合膜本体上设置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包括用于隔离外界空气的外侧隔离层1、包含有吸附剂的中间吸附层2和供内侧空气与所述中间吸附层2流通的内侧透气层3,所述外侧隔离层1设置于外侧,所述内侧透气层3设置于内侧,所述中间吸附层2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1与内侧透气层3之间。其中,所述吸附剂一般以固体的形式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1与内侧透气层3之间,具体的,所述吸附剂采用干燥剂、脱氧剂、乙烯吸收剂及除味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以适应不同产品所需的功能效果。比如脱氧剂,可以采用铁粉,硅藻土、碳粉、微量氢氧化钠的混合配方等;干燥剂,可以采用氯化钙砂粒或蒙脱石、硅胶砂粒等;除味剂,用于去除异味,可以采用活性炭粉、氧化铝颗粒或纳米陶瓷砂粒等;乙烯吸收剂,可以采用高锰酸钾配方的氧化铝颗粒。所述外侧隔离层1采用低透气性的包装膜,可以直接采用常用的包装袋膜、镀铝包装膜等,对于防水性要求,一般水蒸气透过率小于5g/㎡*24h。所述内侧透气层3,用于供吸附剂吸收内侧透气膜内侧的空气中的目标物,目标物可以为水汽、氧气、乙烯、异味气体、甲醛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内侧透气层3采用单向透气膜,一般可采用透气性PE材料(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或PE复合型材料,都是具有透气性,一般水蒸气透过率能大于1000g/㎡*24h。PE材料(膜)具有较好的热封性能,要求温度在110℃~130℃左右,对热封设备的要求比较友好,有利于保障热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所述内侧透气层3也可采用PP材料(聚丙烯,polypropylene,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PP材料(膜)相对来说需要更高的热封温度,这对热封设备的要求较高,而且会影响生产效率。较佳的,本技术提供的包装复合膜,所述中间吸附层2包括疏松结构层,所述吸附剂为吸附颗粒,所述吸附颗粒散布于所述疏松结构层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疏松结构层是一种多孔蓬松的柔性结构,所述吸附颗粒散布在所述疏松结构层的孔隙中,所述疏松结构层主要对所述吸附颗粒起到一定的分散和固定作用,并能提高吸附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保障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复合膜,包括包装复合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复合膜本体上设置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包括用于隔离外界空气的外侧隔离层、包含有吸附剂的中间吸附层和供内侧空气与所述中间吸附层流通的内侧透气层,所述外侧隔离层设置于外侧,所述内侧透气层设置于内侧,所述中间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与内侧透气层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复合膜,包括包装复合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复合膜本体上设置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包括用于隔离外界空气的外侧隔离层、包含有吸附剂的中间吸附层和供内侧空气与所述中间吸附层流通的内侧透气层,所述外侧隔离层设置于外侧,所述内侧透气层设置于内侧,所述中间吸附层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与内侧透气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吸附层包括疏松结构层,所述吸附剂为吸附颗粒,所述吸附颗粒散布于所述疏松结构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区还包括用于隔开外侧隔离层和中间吸附层的、疏松柔软的平滑包裹层,所述平滑包裹层设置于所述外侧隔离层与中间吸附层之间和/或所述中间吸附层与内侧透气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吸附层包括疏松柔软的平滑包裹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卓欣
申请(专利权)人:干霸干燥剂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