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79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层、吸水层、保温层、导水层、底层,所述防水层贴设于吸水层的上端,所述防水层上设有用于蒸发或者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所占的面积不超过防水层面积的10%,通过设置防水层、吸水层,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出汗,水分会沿底层、导水层、保温层、吸水层的方向依次运动,并将水分吸收在吸水层中,从而达到吸湿的效果,在吸水层的外部设置设有排水孔的通孔,可以将蒸发率限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而减少了蒸发吸热,提高了面料整体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1410467808.0公开了一种防水吸湿面料,其织物组织为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得到的经二重组织、纬二重组织或双层组织;所述防水吸湿面料的织物组织包括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里组织的材质包括吸湿纤维,所述吸湿纤维包括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表组织的材质包括合成纤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水吸湿面料为经二重组织、纬二重组织或双层组织,这样的组织结构能够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水吸湿面料同时具有性质不同的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的材质包括合成纤维,使面料的正面具有防水的功能,所述里组织材质包括吸湿纤维,使面料的反面具有吸湿的功能。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互不影响,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水吸湿面料达到正面防水、反面吸湿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现有的面料在吸湿排湿的过程中均在面料的表面蒸发,蒸发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会导致使用者体温下降,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解决现有的面料在吸湿排湿的过程中均在面料的表面蒸发,蒸发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会导致使用者体温下降,保温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层、吸水层、保温层、导水层、底层,所述防水层贴设于吸水层的上端,所述防水层上设有用于蒸发或者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所占的面积不超过防水层面积的10%,所述吸水层的下端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棉质和羊毛材质混纺的结构,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与导水层贴合,所述导水层的中设置部分导水纤维连接至吸水层,所述导水层的下端与底层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采用90%竹炭纤维和10%亚麻混纺的结构,所述竹炭纤维主要纤维方向为垂直于面料的方向。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均采用短纤维的棉花纤维和羊毛纤维,其纤维的主要方向与面料方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层中连接至吸水层的导水纤维不超过总量的10%。进一步的,所述底层采用涤纶和棉质混纺的结构,其含量比为1:1。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层中大部分的纤维均为上下方向,垂直于面料的方向。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层的纱线为由珍珠纤维、棉纤维、竹纤维构成的混纺纱,其成分比为1: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吸水保温服装面料通过设置防水层、吸水层、保温层、导水层、底层的复合结构改进了现有的面料在吸湿排湿的过程中均在面料的表面蒸发,蒸发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会导致使用者体温下降,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设置防水层、吸水层,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出汗,水分会沿底层、导水层、保温层、吸水层的方向依次运动,并将水分吸收在吸水层中,从而达到吸湿的效果,在吸水层的外部设置设有排水孔的通孔,可以将蒸发率限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而减少了蒸发吸热,提高了面料整体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面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水层;2、吸水层;3、保温层;4、导水层;5、底层;11、排水孔;41、导水纤维。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层1、吸水层2、保温层3、导水层4、底层5,所述防水层1贴设于吸水层2的上端,所述防水层1上设有用于蒸发或者排水的排水孔11,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11所占的面积为防水层1面积的10%,所述吸水层2的下端设置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采用棉质和羊毛材质混纺的结构,所述保温层3均采用短纤维的棉花纤维和羊毛纤维,其纤维的主要方向与面料方向平行。所述吸水层2采用90%竹炭纤维和10%亚麻混纺的结构,所述竹炭纤维主要纤维方向为垂直于面料的方向,本实施例中,亚麻纤维的主要作用为支撑,同时亚麻也具有一定的导水性。所述保温层3的下方与导水层4贴合,所述导水层4的中设置部分导水纤维41连接至吸水层2,所述导水层4中连接至吸水层2的导水纤维41不超过总量的10%,所述导水层4中大部分的纤维均为上下方向,垂直于面料的方向,所述导水层4的纱线为由珍珠纤维、棉纤维、竹纤维构成的混纺纱,其成分比为1:1:1。所述导水层4的下端与底层5贴合,所述底层5采用涤纶和棉质混纺的结构,其含量比为1:1。通过设置防水层、吸水层2,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出汗,水分会沿底层5、导水层4、保温层3、吸水层2的方向依次运动,并将水分吸收在吸水层2中,从而达到吸湿的效果,在吸水层2的外部设置设有排水孔11的通孔,可以将蒸发率限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而减少了蒸发吸热,提高了面料整体的保温效果。实施例二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的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排水孔11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为长条形的开缝状结构或者网状结构。所述导水层4与底层5还可以为部分混纺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吸湿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层、吸水层、保温层、导水层、底层,所述防水层贴设于吸水层的上端,所述防水层上设有用于蒸发或者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所占的面积不超过防水层面积的10%,所述吸水层的下端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棉质和羊毛材质混纺的结构,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与导水层贴合,所述导水层的中设置部分导水纤维连接至吸水层,所述导水层的下端与底层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层、吸水层、保温层、导水层、底层,所述防水层贴设于吸水层的上端,所述防水层上设有用于蒸发或者排水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所占的面积不超过防水层面积的10%,所述吸水层的下端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棉质和羊毛材质混纺的结构,所述保温层的下方与导水层贴合,所述导水层的中设置部分导水纤维连接至吸水层,所述导水层的下端与底层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采用90%竹炭纤维和10%亚麻混纺的结构,所述竹炭纤维主要纤维方向为垂直于面料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保温服装面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质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彩浪服装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