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68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包括上模和用于与上模可拆卸连接的下模,上模上设置有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下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分别设置有下大径槽和下小径槽,上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一上切割槽,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一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一下切割槽,上模上对应上小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二上切割槽,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二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二下切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橡皮绳进行剪切,加工效率高,且工艺精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
技术介绍
变压器大修、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检修时都需要对老旧密封圈进行更换。而且,电力系统内所用变压器品牌多、型号杂,不同电压等级、型号、厂家,甚至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个电压等级同一个型号的变压器所使用的密封圈都有差异,很多所使用的密封圈尺寸并非常规尺寸,密封圈备品很难充分储备。在临时需要对变压器进行渗油消缺或者变压器进行大修时,需要用橡皮绳制作相应的密封圈予以替代。传统橡皮绳密封圈制作方法为:1、先用美工刀对橡皮绳进行切割,切割时注意切割角度,对两头的切割面进行对比,尽量保证切割面角度一致;2、再用磨光机、砂纸进行打磨;3、对比两头剖面角度是否一致,假如不一致,继续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对角度进行修复;4、进行粘合。传统橡皮绳密封圈制作方法仅使用美工刀进行剪切,靠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切割,切割出来的剖面不平整,有凹坑,有凸起,而且切割出来的剖面角度很难掌控,有时候有个剖面切出来的角度50度,另外一个剖面切出来的角度35度,致使两个进行对接的剖面角度不一致,无法进行对接粘连。而且传统制作工艺需要在橡皮绳切割之后,还需要用磨光机或者砂纸进行打磨,一方面,打磨后去除切面表面的凹坑、凸起,保证切面的光滑、平整,利于粘合面充分接触,粘合牢固;另外一方面,通过打磨,改善两个切面的倾斜角度,使两个切割面的角度趋于一致,保证密封圈的精准度。总而言之,传统的制作方法耗时长,且工艺精细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的橡皮绳密封圈制作方法耗时长,且工艺精细度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橡皮绳进行剪切,加工效率高,且工艺精细度高的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包括上模和用于与上模可拆卸连接的下模,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所述的下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分别设置有下大径槽和下小径槽,所述的上大径槽与下大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大的橡皮绳的第一夹紧通道,所述的上小径槽与下小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小的橡皮绳的第二夹紧通道,所述的上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一上切割槽,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一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一下切割槽,所述的上模上对应上小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二上切割槽,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二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二下切割槽。上模和下模为可拆卸连接,上模上设置有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下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分别设置有下大径槽和下小径槽,上大径槽与下大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大的橡皮绳的第一夹紧通道,上小径槽与下小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小的橡皮绳的第二夹紧通道,第一夹紧通道和第二夹紧通道的设置便于不同规格的橡皮绳放入,直径较大的橡皮绳放在第一夹紧通道内,直径较小的橡皮绳放在第二夹紧通道内,上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一上切割槽,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一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一下切割槽,上模上对应上小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二上切割槽,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二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二下切割槽,第一上切割槽和第二上切割槽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来设计生产,常用的倾斜角度为30度,具体制作时,先将上模和下模分离并摆放好,然后根据橡皮绳的规格将橡皮绳放置在上模上的上大径槽或上小径槽,然后将下模与上模对应并拢并固定,固定好后,工作人员通过美工刀从第一上切割槽或第二上切割槽处对橡皮绳进行切割直到将橡皮绳割断,以此对橡皮绳的两端进行切割,最后再将橡皮绳的两端进行粘合即可,使用该方法切割出来的橡皮绳剖面的角度一致,剖面平整,没有凹坑、凸起,可进行直接粘连。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上螺纹孔,所述的下模上对应上螺纹孔设置有下螺纹孔,所述的上模和下模通过与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相配合的紧固螺栓连接。上模上设置有上螺纹孔,下模上对应上螺纹孔设置有下螺纹孔,上模和下模通过与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相配合的紧固螺栓连接,通过紧固螺栓进行上模和下模的连接固定,稳定性好,拆卸也十分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上螺纹孔分布在上模的两端,两个下螺纹孔对应分布在下模的两端,使得工作人员在对橡皮绳进行切割时,上模和下模不会发生偏移,提高制作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大径槽的直径为10mm,所述的小径槽的直径为6mm。大径槽的直径为10mm,小径槽的直径为6mm,这两个尺寸规格的橡皮绳使用频率较多,实用性强。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紧槽,所述的上螺纹孔上的夹紧槽连通至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内,所述的下螺纹孔上的夹紧槽连通至下大径槽和下小径槽内,所述的夹紧槽内设置有夹紧球,所述的紧固螺栓上的螺杆的端部设置有与夹紧球相配合的导向台。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紧槽,上螺纹孔上的夹紧槽连通至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内,下螺纹孔上的夹紧槽连通至下大径槽和下小径槽内,夹紧槽内设置有夹紧球,紧固螺栓上的螺杆的端部设置有与夹紧球相配合的导向台,当橡皮绳处于第一夹紧通道或第二夹紧通道后,要通过紧固螺栓将上模和下模固定起来,此时将紧固螺栓旋入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内,当紧固螺栓在旋入时,导向台会抵在夹紧球上从而将夹紧球往靠近橡皮绳方向移动,当紧固螺栓固定好后,紧固螺栓上的螺杆会一直抵在夹紧球上,从而使得夹紧球会紧紧地抵在橡皮绳上,能够防止橡皮绳在切割时产生晃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台呈圆台形,所述的导向台的直径大的一侧连接在紧固螺栓上。导向台呈圆台形,导向台的直径大的一侧连接在紧固螺栓上,呈圆台形的导向台的设置使得紧固螺栓在旋入时,导向台能够稳定地抵在夹紧球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紧球由弹性材料制成。夹紧球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夹紧球具有弹性,从而使得夹紧球既可以紧紧地抵在橡皮绳上也不会对橡皮绳造成损伤。因此,本技术的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具备下述优点:本技术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橡皮绳进行剪切,加工效率高,并且切割出来的橡皮绳剖面的角度一致,剖面平整,没有凹坑、凸起,可进行直接粘连,工艺精细度高,在进行制作时的稳定性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上模和下模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图示说明:1-上模,21-上大径槽,22-下大径槽,23-第一夹紧通道,31-第一上切割槽,32-第一下切割槽,41-上螺纹孔,42-下螺纹孔,51-上小径槽,52-下小径槽,53-第二夹紧通道,61-第二上切割槽,62-第二下切割槽,7-下模,81-紧固螺栓,82-导向台,91-夹紧槽,92-夹紧球,10-辅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包括上模1和用于与上模1可拆卸连接的下模7,上模1上设置有上大径槽21和上小径槽51,下模7上对应上大径槽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用于与上模可拆卸连接的下模,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所述的下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分别设置有下大径槽和下小径槽,所述的上大径槽与下大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大的橡皮绳的第一夹紧通道,所述的上小径槽与下小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小的橡皮绳的第二夹紧通道,所述的上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一上切割槽,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一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一下切割槽,所述的上模上对应上小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二上切割槽,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二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二下切割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用于与上模可拆卸连接的下模,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所述的下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和上小径槽分别设置有下大径槽和下小径槽,所述的上大径槽与下大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大的橡皮绳的第一夹紧通道,所述的上小径槽与下小径槽结合时形成用于放置直径小的橡皮绳的第二夹紧通道,所述的上模上对应上大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一上切割槽,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一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一下切割槽,所述的上模上对应上小径槽倾斜设置有第二上切割槽,所述的下模上设置有与第二上切割槽相配合的第二下切割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皮绳专用切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上螺纹孔,所述的下模上对应上螺纹孔设置有下螺纹孔,所述的上模和下模通过与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相配合的紧固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立钟中马赟王琪王嘉曦左文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