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过滤器以及偏振光过滤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364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止偏振光过滤器上产生漏光。仅让入射光中的规定方向的偏振光方向透过的偏振光过滤器(1),以偏振光过滤器(1)的入射面(1S)以及透过面(1R)的相互正交的两个轴作为X轴和Y轴、以偏振光过滤器(1)的厚度方向作为Z轴时,在把YZ平面朝向X轴的方向倾斜规定角度而成的多个平面上形成有偏振光分离膜的多个第一倾斜偏振光分离膜(21),和以相同角度朝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倾斜而成的多个第二倾斜偏振光分离膜(22),在入射面(1S)和透过面(1R)的内侧附近交叉成大致锯齿状,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以防止相对于入射光产生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仅让规定方向的偏振光方向的光通过的偏振光过滤器,以及用来制造该偏振光过滤器的偏振光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拾光器(光ピックァップ)、液晶投影仪等光学装置、或者数字相机等摄像装置等中,采用了偏振光过滤器,该偏振光过滤器仅让混杂有P偏振光以及S偏振光的光中的任一方偏振光光线透过。作为偏振光过滤器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偏振光过滤器,该偏振光过滤器使用多个形成有按照偏振光方向区分透过和反射的偏振光分离膜的偏振光光束分离器,将所述多个偏振光光束分离器粘合起来。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具有偏振光过滤器(专利文献1中为偏振光光束分离器阵列)的功能,把按照45度倾斜角形成偏振光分离膜的多个偏振光光束分离器排成一列、把相邻的偏振光光束分离器的偏振光分离膜相互正交地排列,并通过粘接剂进行粘合。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92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偏振光过滤器是将偏振光光束分离器彼此接合而成的,因此,当偏振光光束分离器的粘贴精度理想的情况下可以使偏振光分离膜彼此线接触,然而,接合面稍稍错开的话偏振光分离膜彼此就不能进行线接触,无法获得偏振光分离膜的连续性。如果在偏振光过滤器上产生间隙的话,从该间隙的部分入射的入射光不受偏振光分离膜的偏振光分离作用而作为漏光透过。这样,从间隙部分漏过的光成为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混合光而透过,所以,不能充分发挥作为偏振光过滤器的功能。另外,当接合偏振光光束分离器而生成偏振光过滤器时,如果偏振光过滤器中的一部分偏振光光束分离器向与入射光的行进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发生错位的话,发生错位的偏振光光束分离器与其它的偏振光光束分离器之间会产生台阶。产生所述台阶的话,偏振光光束分离器的边缘部分(棱线部分)变得明显化,偏振光分离膜与边缘部分一致,所以如果在明显化了的边缘部分产生裂口、缺损等的话,偏振光分离膜的一部分就会损失。这样,对于损失了的部分就会产生间隙,作为如上述那样从间隙部分漏过的光的透射光因没有受到偏振光分离作用而变成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混合光。因而,不能充分发挥作为偏振光过滤器的功能。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作为偏振光过滤器的功能的话,例如将偏振光过滤器用于液晶投影仪时,会从损失了的偏振光分离膜的部分透过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混合光,所以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变暗。另外,在偏振光过滤器的后段配置了偏光板的情况下,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混合光被该偏光板吸收。偏光板的寿命依存于累计的被吸收光的量,因此,发生混合光漏光的话,被配置在后段的偏光板吸收的光量增加,存在偏光板的寿命缩短的问题。另一方面,偏振光过滤器将多个偏振光光束分离器排列成一列而构成,如上所述,如果相邻的偏振光光束分离器之间产生台阶的话,偏振光过滤器整体上无法形成为平面状,整体上呈凹状或凸状歪曲。如果偏振光过滤器歪曲的话,整体上会发生透镜效果,无法发挥纯粹地透过P偏振光、反射S偏振光这样的功能。因此,构成偏振光过滤器时,需要以理想的粘贴精度将偏振光光束分离器彼此进行粘贴,然而偏振光光束分离器是非常微小的物体,使粘贴精度成为理想精度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记载了的那样,为了谋求光学系统整体的紧凑化,偏振光过滤器在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方面的要求高,所以将尺寸微小的偏振光光束分离器彼此以极高的精度进行粘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存在着对应于精度的提高成本也会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入射光不受偏振光分离作用而产生漏光。本专利技术的偏振光过滤器,在平板状的透明部件上形成有按照偏振光方向区分透过和反射的偏振光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当以所述偏振光过滤器的入射面以及透过面的相互正交的两个轴作为X轴和Y轴、以所述偏振光过滤器的厚度方向作为Z轴时,在把由所述Z轴和所述Y轴形成的平面朝向所述X轴的方向倾斜规定角度而成的多个平面上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作为第一偏振光分离膜,在以相同角度朝向与所述第一偏振光分离膜相反的方向倾斜而成的多个平面上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作为第二偏振光分离膜;所述多个第一偏振光分离膜与所述多个第二偏振光分离膜分别在所述偏振光过滤器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透过面的内侧交叉成十字形或丁字形;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偏振光分离膜,当其两端露到所述入射面和所述透过面上时,与对方的偏振光分离膜至少在所述偏振光过滤器内部的两个部位以上交叉成十字形或丁字形,当其两端中仅一端露到所述入射面或所述透过面上时,另一端与对方的偏振光分离膜交叉成丁字形,当其两端既没有露到所述入射面上也没有露到所述透过面上时,两端与对方的偏振光分离膜交叉成丁字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偏振光过滤器的制造方法,用来制造在平板状的透明部件上形成有按照偏振光方向区分透过和反射的偏振光分离膜的偏振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透明基板两面研磨工序、第一偏振光分离膜形成工序、垂直层合体生成工序、平行切断体生成工序、平行切断体两面研磨工序、第二偏振光分离膜形成工序、台阶层合体生成工序、斜方切断体生成工序、和斜方切断体两面研磨工序;所述平板透明基板两面研磨工序,对作为平板状的透明基板的平板透明基板的两面进行研磨;所述第一偏振光分离膜形成工序,在所述平板透明基板两面研磨工序中被研磨了的所述平板状的透明基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任何一面上,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所述垂直层合体生成工序,将形成有所述偏振光分离膜的所述平板透明基板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层合,使形成有所述偏振光分离膜的面与没有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的面接合,从而生成垂直层合体;所述平行切断体生成工序,把所述垂直层合体在垂直方向上等间隔地进行切断,生成平行切断体;所述平行切断体两面研磨工序,对所述平行切断体的切断面进行研磨;所述第二偏振光分离膜形成工序,在所述平行切断体两面研磨工序中被研磨了的所述平行切断体的表面或背面中的任何一面上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所述台阶层合体生成工序,以使在所述第二偏振光分离膜形成工序中形成了所述偏振光分离膜的所述平行切断体变成台阶形状的方式,把形成了所述偏振光分离膜的面与没有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的面接合而层合,由此生成台阶层合体;所述斜方切断体生成工序,把所述台阶层合体沿着所述台阶形状的倾斜角以规定间隔进行切断,生成斜方切断体;所述斜方切断体两面研磨工序,对所述斜方切断体的切断面进行研磨而生成所述偏振光过滤器;在所述斜方切断体生成工序中,将所述台阶层合体切断时的切断间隔T2,当以所述平行切断体的厚度作为T1时,按照满足“T2>T1/”的切断间隔进行切断。本专利技术可以对于入射光防止未受到偏振光分离作用产生漏光。附图说明图1是偏振光过滤器的轴测图。图2是偏振光过滤器的侧面图以及说明偏振光过滤器的功能的说明图。图3是制造偏振光过滤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从平板透明基板到制造平行切断体为止的过程的说明图。图5是台阶层合体以及将其切断时的说明图。图6是斜方切断体的侧面图。图7是实施例2中将台阶层合体切断时的说明图以及偏振光过滤器的侧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中,本专利技术的偏振光过滤器1在平板状的玻璃部件等的透明部件3上没有裂缝地连续地形成了偏振光分离膜2。偏振光分离膜2是将折射率低的膜与折射率高的膜相互层合成的电介质多层膜,具有按照偏振光方向把入射光区分为透过和反射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振光过滤器,所述偏振光过滤器在平板状的透明部件上形成有按照偏振光方向区分透过和反射的偏振光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当以所述偏振光过滤器的入射面以及透过面的相互正交的两个轴作为X轴和Y轴、以所述偏振光过滤器的厚度方向作为Z轴时, 在把由所述Z轴和所述Y轴形成的平面朝向所述X轴的方向倾斜规定角度而成的多个平面上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作为第一偏振光分离膜,在以相同角度朝向与所述第一偏振光分离膜相反的方向倾斜而成的多个平面上形成所述偏振光分离膜作为第二偏振光分离膜; 所述多个第一偏振光分离膜与所述多个第二偏振光分离膜分别在所述偏振光过滤器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透过面的内侧交叉成十字形或丁字形;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偏振光分离膜,当其两端露到所述入射面和所述透过面上时,与对方的偏振光分离膜至少在所述偏 振光过滤器内部的两个部位以上交叉成十字形或丁字形,当其两端中仅一端露到所述入射面或所述透过面上时,另一端与对方的偏振光分离膜交叉成丁字形,当其两端既没有露到所述入射面上也没有露到所述透过面上时,两端与对方的偏振光分离膜交叉成丁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叶孝彦川村宜司龙保民仓桥肇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