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忠和专利>正文

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6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包括框架、屏风板和封边,屏风板安装在框架两侧,框架四周卡装封边,框体由主框体和副框体上下插接而成,主框体两侧设有纵向的插槽,副框体两侧设有向下的插板,插板插入插槽后通过螺钉相互连接,多个屏风可通过不同的连接器组合成直角型、T型、十字型组合屏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时可方便地调整高度,结构更为简化,不仅能降低制作成本,且组装更为简单方便,使用也更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多功能屏风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风,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办公室用隔间屏风。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屏风大都由框架、屏风板和屏风布组成,屏风板安装在框架两侧,框架四周由封边进行装饰,其高度无法根据特定场合的需要进行调整,在形成直角形、T形、十字形组合屏风时,各面屏风之间需要通过立柱和连接码进行转位连接,结构复杂、耗材量大、不易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拆装方便的多功能屏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包括框架、屏风板和封边,屏风板安装在框架两侧,框架四周卡装封边,所述框体由主框体和副框体上下插接而成,主框体两侧设有纵向的插槽,副框体两侧设有向下的插板,插板插入插槽后通过螺钉相互连接。所述插槽与插板上开设有一排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屏风通过连接器构成直角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组成,两层板之间通过直立的隔板相连接,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框架相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呈切去顶角的直角形,隔板位于其两个外端之间。所述屏风通过连接器构成T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组成,两层板之间通过直立的隔板相连接,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框架相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呈各角及外侧边均具有侧耳的三角形,隔板位于其各角的侧耳之间。所述屏风通过连接器构成十字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组成,两层板之间通过直立的隔板相连接,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框架相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呈各边间隔地设有侧耳的八角形,隔板位于其各边的侧耳之间。所述连接器在屏风的连接侧纵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框架两侧的前后外边沿处各设有一排用于安装附件的挂孔。本技术屏风的框架由主框体和副框体上下插接而成,安装时可方便地调整高度,通过三个不同的连接器可以把屏风连接成直角型、T字型、和十字型组合屏风,其结构更为简化,不仅能降低制作成本,且组装更为简单方便,使用也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两扇屏风组成直角型屏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三扇屏风组成T型屏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四扇屏风组成十字型屏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屏风板                2——封边3——主框体                4——副框体5——插槽                  6——插板7——连接器                8——上层板9——下层板                10——隔板11——侧耳                 12——挂孔如图1、图2所示,该屏风主要由框架、屏风板1和封边2,屏风板1安装在框架两侧,框架四周卡装封边2,框体由主框体3和副框体4上下插接而成,主框体3的两侧设有纵向的插槽5,副框体4的两侧设有向下的插板6,插槽5与插板6上开设有一排相对应的连接孔,插板6插入插槽5后通过螺钉或其它插销相互连接,框架两侧的前后外边沿处各设有一排用于安装附件的挂孔12,可调节附件的安装高度。如图3、图4所示,两面屏风通过间隔设置的三个连接器7构成直-->角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7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8和下层板9组成,上层板8和下层板9呈切去顶角的直角形,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椭圆形通孔,直立的隔板10位于其两个外端之间,两层板之间通过隔板相连接,隔板10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屏风框架相连接。如图5、图6所示,三面屏风通过三个连接器7构成T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8和下层板9组成,上层板8和下层板9呈各角及外侧边均具有侧耳11的三角形,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三角形通孔,隔板10位于其各角的侧耳之间,两层板之间通过隔板相连接,隔板10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屏风框架相连接。如图7、图8所示,四面屏风通过三个连接器7构成十字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8和下层板9组成,上层板8和下层板9呈各边间隔地设有侧耳11的八角形,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等边八角形通孔,隔板10位于其各边的侧耳之间,两层板之间通过隔板相连接,隔板10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框架相连接。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包括框架、屏风板和封边,屏风板安装在框架两侧,框架四周卡装封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主框体和副框体上下插接而成,主框体两侧设有纵向的插槽,副框体两侧设有向下的插板,插板插入插槽后通过螺钉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包括框架、屏风板和封边,屏风板安装在框架两侧,框架四周卡装封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主框体和副框体上下插接而成,主框体两侧设有纵向的插槽,副框体两侧设有向下的插板,插板插入插槽后通过螺钉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与插板上开设有一排相对应的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风通过连接器构成直角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组成,两层板之间通过直立的隔板相连接,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并通过螺钉与框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呈切去顶角的直角形,隔板位于其两个外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节多功能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风通过连接器构成T形组合屏风,该连接器由相互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组成,两层板之间通过直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忠和
申请(专利权)人:蔡忠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